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領域正在不斷改革,希望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促進教育的發展。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下,出現了微課這樣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課堂上使用微課。與此同時,由于各種教育研究的不斷推動,微課體系也逐漸發展成熟,并且隨著微課的應用增多,教師對微課的運用也越來越熟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微課教學大力開展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對微課如何服務教學進行深入理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類型的微課進行教學。
一、微課教學的發展趨勢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接觸、學習新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但小學生依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也是小學教師教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教的內容上,那么就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微課就顯現出其優勢。許多教師也認識到了微課教學的優點,在微課的輔助下,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特點,讓教學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來吸引學生,通過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微課教學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語文知識以直觀、生動的形象展現給學生,使原本枯燥的文字變得有生命力。因此,現階段,微課教學已經勢不可擋,教師也在努力使微課教學保持先進性,并且適應教學發展與改革。
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時間更短,大多數都將教學時間維持在10~15分鐘。這種短時間的教學方法并不會阻礙教學任務的完成,反而會提高教學效率。因為短時間的微課不會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壓力,不會導致學生的疲勞,可以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保持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微課教學并不會設置過多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以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習題進行講授,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透徹某一個知識點,所以有較強的針對性,適合于重點和難點教學。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點不夠詳細
由于微課的應用大多數是以視頻形式呈現給學生的,因此,該課程模式下的顯著的缺點就是講課節奏過快、講解內容過于簡單,導致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高,教學效果不佳。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傾向于對生字詞進行講解,讓學生學會閱讀的簡單方法,并且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熱愛,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但是在一部分的語文課堂上,微課的學習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獲得了視覺上的享受,但在思考方面是欠缺的。單從這方面看,教師還要注重在微課中加入有教學價值的知識,這些知識要在學生的接受范圍內,又要對學生有一定的挑戰難度,確保學生真正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二)過度娛樂化
微課教學模式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發展的,該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模式的局限,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讓學生分散注意力,如果微課使用不當,會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一般說來,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一般通過板書進行筆記摘錄,從而集中精力學習知識,不會由于外界因素而影響自己,但是微課的應用難免會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懈怠,也讓他們更有理由使用網絡。部分學生還會以學習為理由在網上進行娛樂性活動,如打游戲、看電視節目等,這種現象大大降低了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教師要明確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講述知識,更要注重核心素質的培養,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可塑性,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教師要好好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積極性。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其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從而實現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整體素養。由于目前教師大多采用講授的形式,這一形式固然有其優勢,但對學生的限制太過嚴重,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授課形式將教師變成了教學的主體,是本末倒置的。
(四)微課教學方案制訂模糊
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和接受事物的能力尚未成熟,且小學階段各個年級都有很大的差異,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需要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情況并不是如此,許多教師在制訂微課教學方案時并沒有仔細研究學生的特點,對各個年級的微課教學計劃模糊不清,并不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及時理解和接受知識,造成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針對有一定思維能力的學生,教師應該多注重其“三觀”的正確養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背后的意義;而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多采用趣味性的知識幫助其理解,夯實基礎,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但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真正需求,在課堂教學時僅僅是播放一段視頻,并沒有考慮播放微課視頻的時間,也沒有鼓勵學生在微課視頻結束后進行反思。這就導致微課只是一段教學視頻,沒有起到應有的課程教育作用。與此同時,很多教師缺乏微課制作的技能,無法很好地制作微課視頻,這也是影響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制訂合理微課教學方案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認識事物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難理解語文中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所以在對整體知識進行學習時,有一定的困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度重視教學的過程,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情況。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之前,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要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足夠的了解,明確他們現階段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模式,站在他們的角度對微課的內容進行合理“預設”,如果難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范圍,就有可能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夠活躍,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不能夠參與到預先準備好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授《金色的草地》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先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觀看有關這篇文章的短視頻,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猜想,然后再由教師解讀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解析一些生字詞。
(二)提升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來說,微課教學是比較新鮮的事物,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微課。教師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如何制作微課并靈活使用微課,但是他們經常需要處理大量的工作,所以可以學會微課制作技能已經十分不易,但是微課制作過程中視頻拍攝、剪輯、后期動畫等環節對這些教師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語文教師在微課教學方案制作過程中的任務就是設計課題和具體的內容。其次,在開展微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計劃。因為微課教學模式是給學生提供服務的,學生成為微課教學方案的參與者就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微課視頻短小精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微課內容,在短時間內將重點知識教授給學生。
(三)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師生互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一個重要策略。但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有效的師生互動往往被忽略,有的教師并沒有真正體悟到師生互動的含義,僅僅將提問和回答這種互動當作全部的互動,使學生的自主性大大受挫,課堂的教學氣氛也處于沉悶狀態。通過微課形式的教學,可以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任務調整教學方案,并及時給予學生強化,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在教學時加入一定的情境互動,讓小學生積極地融入語文課堂中,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對語文學科的感受力。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調整預設情境,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饋給予適當的強化。例如,在利用微課教學《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微課中加互動的元素。教師可以在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后,提出“烏鴉是否能喝到水”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并說出理由。學生這時會有不一樣的觀點,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教師在這時繼續教學,揭開謎底,并讓學生理解其中的深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對小學語文課堂至關重要。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在對微課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靈活地將微課應用到教學中。教師需要制訂合適的微課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在微課中加入生活元素,讓課堂能夠與學生的生活保持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在微課學習中鍛煉自身的思維,培養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優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