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多小學語文老師說不出或說不清小升初作文考試的考點有哪些、閱卷如何評分,以至于作文教學不同程度地帶有“盲人摸象”的色彩。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研制小升初作文雙向細目表。該文從“確定‘考查內容’需要解決作文內容的精選問題”“明確‘考查目標’需要解決作文評分的細化問題”“精準‘定位考點’需要解決‘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的交叉點問題”三個方面,論述了研制小升初作文(寫人)雙向細目表需要解決的問題。
寫一篇400字左右的記實作文,是語文小升初考試的重點內容,占總分值的30%~40%。因此,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制約小升初語文考試的成績以及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然而,眾多天天在教小學生寫作文的老師,幾乎說不出或說不清小升初作文考試的考點有哪些、閱卷時是如何評分的。這意味著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狀況,即眾多小學老師的作文教學不同程度地帶有“盲人摸象”的色彩。顯然,這種狀況不應繼續下去了。需要研制能反映相關考試在“考什么,怎么考”方面大致規律的雙向細目表,來把握小升初作文考試的“考查內容”“考查目標”及“考點定位”,以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具有切實的針對性。當然,研制小升初作文雙向細目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逐一解決三個方面的大問題。下面,以“寫人”記實作文為例,具體說明。
一、確定“考查內容”需要解決作文內容的精選問題
盡管我們都知道,作文由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組成,但是具體到小升初作文考試,開頭、中間和結尾又分別有什么不同的內容要求呢?對于這個問題,經過專家指點,我決定分三步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步,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小學作文教學在內容上的總體要求。其具體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二是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從中我們可以明確,用常見表達方式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的作文,是小學作文教學內容上的總體要求。第二步,研讀教材和教參,明確作文開頭和結尾的內容要求。結果發現,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參,都強調開頭和結尾的重要性:一個好的開頭,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一個好的結尾,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無窮。至于寫法,還是以常見表達方式為主,如開頭的開門見山、巧設懸念、環境烘托以及結尾的抒發感情、啟發思考、巧用名言等。當然,不管是什么寫法,開頭和結尾都要符合題意,切忌走題。第三步,多方收集小升初作文考試資料、多方咨詢小升初作文閱卷老師,明確作文中間部分的內容要求。這里碰到不少難題。例如,作文的中間部分要寫幾個自然段,寫一個自然段行不行?許多參與過小升初作文閱卷的老師都表示,寫一個自然段肯定不好,至少應該寫兩個自然段。那么,這兩個自然段在內容上又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呢?有人覺得,好像沒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但是,如果沒有什么不同的要求,為什么不能合成一個自然段呢?我們帶著這一系列問題繼續多方查找資料、請教有關專家,最終獲得了明確答案:小升初作文(寫人)的中間部分應有兩個自然段,且有不同的內容要求——第一段側重正面描寫,主要借助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形象;第二段側重側面描寫,主要借助他人評議、與他人比較或者外部環境烘托等,豐富人物形象。這樣,我們終于研制出了雙向細目表的“考查內容”(具體參見表1縱坐標“考查內容”)。
二、明確“考查目標”需要解決作文評分的細化問題
廣泛收集、查閱發現,各地關于小升初作文的評分標準不盡統一,有的較為粗放,只有第一檔、第二檔、第三檔等籠統的評分要求;有的相對具體,有內容、表達、發展、卷面等方面的明確要求;有的則極為細致,涉及書寫、標題、選材、語言表達、結構、標點使用、字數各個方面,且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評分要求。如何綜合各地的小升初作文評分標準,研制出適用面較寬的雙向細目表呢?我們仍然分三步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小學五、六年級的習作目標。其具體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二是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三是要求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四是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從中我們可以明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整潔、分段表述等,是五、六年級習作的要求。其次,分析、比較多種統考作文評分標準,確定“考查目標”的通用標準。結果發現,盡管各地小升初作文的評分標準不盡統一,但是“內容”“表達”“卷面”和“發展”四個方面,是小升初作文考試普遍涉及的“考查目標”。最后,在比較、概括的基礎上,細化“考查目標”。例如,將“內容”細化為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篇目完整;將“表達”細化為語句通順、條理清晰、感情真實;將“發展”細化為有文采、有新意;將“卷面”細化為卷面整潔、書寫工整、分段表述、無錯別字。這樣,小升初作文雙向細目表的“考查目標”就成型了(具體參見表1橫坐標“考查目標”)。
三、精準“定位考點”需要解決“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的交叉點問題
盡管“考點”這個詞老師經常用,但是很多老師理解的“考點”其實只是“考查內容”,如“人物描寫”是“考點”;真正的“考點”是“考查內容”與“考查目標”的交叉點,即對“人物描寫是否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才是“考點”。因此,精準“定位考點”需要解決“考查內容”和“考查目標”相對應的交叉點問題,只有這樣,編制出的雙向細目表才能較好地反映小升初考試在“考什么”和“怎么考”方面的大致規律。不過,真正做起來難度也很大,乍看表格好像每個地方都是交叉點,每一個格子里都能打勾。但如果滿篇都是“考點”,也就無所謂“考點”了。
經專家指點,我們發現可以根據縱向坐標“考查內容”的順序,從上往下逐個分析其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關系,從而逐一精準“定位考點”。其一,“題目”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關系。在小升初作文考試中,常常會有學生出現漏寫題目(自擬題目的作文)或者改寫題目(命題作文)的情況,因此,“題目”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點只有一個,即“篇目完整”,這樣第一個“考點”就確定了。其二,“開頭”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關系。在制表之初,我們只是從寫法的角度考慮其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關系,列出了開門見山、巧設懸念、環境烘托、巧用名言等常見寫法,但由于學生在實際寫作時往往只會側重其中的某一種寫法,不可能多種寫法并用,這就給我們“定位考點”造成了困難。有關專家指點,應該把效果和寫法分開考慮,這讓我們豁然開朗。首先考慮“開頭”的效果,那對應的“考查目標”只有一個,即“符不符合題意”;然后考慮“開頭”的寫法,其對應的“考查目標”涉及“表達”“發展”“卷面”各個方面。“結尾”的考點定位,亦是如此。其三,“中間”與“考查目標”的對應關系。“題目”“開頭”“結尾”的問題解決了,“中間”的考點定位就簡單了,即除了“符合題意”和“篇目完整”,其余所有“考查目標”都與作文“中間”部分有著對應關系。至于“考查目標”中的卷面整潔、書寫工整、無錯別字等,則通篇都需要考慮。這樣,小升初作文(寫人)雙向細目表終于完成了(參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