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現階段的教育而言,愛國主義教育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培養小學生熱愛祖國情感的語文教學,是新時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诖耍恼陆榻B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厚植愛國情懷的重要意義,接著分析了愛國情懷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體現形式,最后提出了挖掘教材內容、讀寫結合、實踐活動和榜樣示范四個方面的厚植愛國情懷的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愛國情懷;厚植策略
作者簡介:許保全(1975—),女,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莊頭小學。
新時期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積極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形成愛國情感,強化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一門人文性質比較強的學科,語文學科知識中涵蓋了許多歷史故事、文化知識,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愛國素材,用以提升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其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1]。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厚植愛國情懷的重要意義
(一)深化學生的國家認同感
開展愛國主義教學,能讓小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強化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F階段的愛國主義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豐富和多元,但無論愛國主義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如何變化,其目的都是讓學生將愛國主義內化,深化學生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同感[2]。
(二)增強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小學生的社會閱歷少,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做一件事情往往只依靠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生活經驗,他們理解的愛國情懷也相對表面和抽象。愛國情懷是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活動中,強化愛國教育,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愛國的認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弘揚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祖國的敬佩之情
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濃厚的歷史意蘊。語文教師向學生講解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往往可以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并對祖國產生強烈的敬佩之情。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將愛國教育厚植于傳統文化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國的偉大,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
二、愛國情懷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體現形式
(一)描繪自然美景的課文
我國的山水風景眾多,描寫我國山水的美文也不在少數,小學語文課文中就包含大量描寫我國山水的優秀文章,這些課文中其實蘊含著作者的愛國情懷,教師可以將其凸顯出來。此外,小學生在閱讀這些文章的時候,會對這些景觀產生強烈的向往之情。因此,教授這些課文的時候其實也是厚植學生愛國情懷的好時機[3]。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日月潭》展示了臺灣日月潭從清晨到中午的優美景色,講解此文時學生會對此產生向往之情。又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觀潮》一文,描寫了錢塘江來潮前以及潮起潮落的情形,學生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這些自然景象的雄偉壯麗。
(二)展現古代文化的課文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小學語文課文中也有大量展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如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頤和園》展現了頤和園的秀麗景色,也彰顯我國人民群眾的智慧。而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中,作者將圓明園曾經的輝煌與現階段的慘敗相比較,其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不言而喻,教師可以據此開展厚植愛國情懷的教學。
(三)直接描寫愛國情懷的課文
小學語文教材中,也有許多直接描寫愛國情懷的課文,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年少時期的故事。周恩來總理自小便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奮斗,并為之不懈努力。教師可在教學時凸顯周恩來總理的精神,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受到感染。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厚植愛國情懷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文學創作往往與時代背景、作者的內心情感有關[4],所以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深入了解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才能深刻解讀文本,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教授《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教師應當結合文章中心句,采用構建情境的形式,向學生強調文章中潛藏的愛國情懷[5]。一方面,抓住中心句子,可以突出愛國情懷。中心句是課文的重點,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關鍵。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便點明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歷史文化方面的損失,教師應當抓住這一中心句展開講解,并讓學生找出文章中說明圓明園歷史和文化地位的句子,探索為何圓明園有著如此高的評價,由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構建對應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感受對應的意境,讓學生更好地領會作者的情感。
(二)讀寫結合,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
語文教材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教師應該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從語文教材中挖掘素材,將其巧妙滲透到閱讀和寫作活動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6]。
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文內容,向學生推薦一些愛國主義的書籍,深化學生的愛國情懷。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考慮到高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相對深入一些,教師可以推薦其《詩經》《離騷》的經典篇目,并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背誦這些經典篇目。在這種形式的教學中,愛國教育不再流于形式,學生可以在日常學習中體悟我國傳統文化,由此會對傳統文化產生更強烈的認同感,更能理解文化精神,并在潛移默化中生發愛國情懷。
對于高年級小學生而言,寫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寫作訓練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抒發個人情感。為使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愛國主義,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寫作的核心主題,讓學生圍繞其進行寫作,在寫作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組織的游覽紅色旅游景區活動,在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說出在本次活動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詳細記錄下來,讓學生通過寫作的形式,對紅色景區產生更準確的認知,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將愛國情懷轉變為學習的動力[7]。
(三)開展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的愛國認知
文化育人是德育的一部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班級主題墻等進行愛國教育,安排以“愛國”為主題的板報制作等活動。例如教師組織“走進魯迅”的語文實踐活動時,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影視片段《覺醒年代》,讓學生理解魯迅所處的時代背景,接下來將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編排的四篇魯迅的文章串聯起來講解,從多個角度展現魯迅的形象,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愛國的內涵。課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魯迅先生的文集,如《朝花夕拾》等,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魯迅文章中的深刻情感。
除了語文課堂上的愛國教育,教師還可以組織演講、社會調研活動等,將愛國情懷培植逐漸滲透到實踐活動中,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愛國的內涵,積極投入實踐活動中,強化自身的愛國情懷。
(四)榜樣示范,科學引導
榜樣人物,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意義深遠的道理,并由此產生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感,甚至一些榜樣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可能對學生終生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例如在開展“我是小小講解員”的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前收集素材,利用語文課前五分鐘的時間,介紹一位英雄人物,由此讓學生受到榜樣的影響,激發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
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愛國演講活動,幫助學生將語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厚植學生愛國情懷的建議
(一)保持愛國主義教育比例適當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師開展教學時一昧強調如何愛國,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不宜過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而是應該結合現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有效教學。當然,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選擇合適的文章,并利用這些合適的文章開展有效的愛國主義教學上。
(二)確保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
教師開展的愛國主義教學應當兼顧趣味性、多元化。例如在講解邱少云同志的故事時,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需求,采用視頻輔助教學等方式,讓學生逐步了解邱少云的性格。隨著教學的推進,學生會逐漸體會到作者所描寫的悲壯情境,進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當講到最后一刻邱少云同志以身救國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革命音樂,以符合小學生認知的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對邱少云同志產生崇高和敬畏的情感,并由此認識到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三)加強對國家主權的宣傳
領土主權意識也是民族意識的重要部分。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時,強調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教授《日月潭》一文,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臺灣問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具體案例,告訴學生大陸與臺灣人民的淵源,讓學生認識到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隨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臺灣日月潭的美景,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從小便能在心中堅定信念,時刻謹記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維護祖國的和諧與統一。
結語
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的重要意義,始終保持一定的責任心,利用語文教育的優勢,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時候,形成堅定的愛國信念。與此同時,教師應當以職業道德規范自己,以愛國主義思想激勵自己,肩負起責任,以滿腔的熱情為社會培養更多有能力、高素質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許慶.探究語文課本中愛國素材的德育路徑:以小學高年級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為例[J].新課程導學,2019(01):71-72.
[2]陳穎穎. 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巧妙滲透[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06):107.
[3]危彥海.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06):118.
[4]孫祝娥.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21):94.
[5]韋靈艷.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讀天下(綜合),2019(18):181.
[6]佳明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138-139.
[7]晉彪.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探析[J].遼寧教育,2019(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