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錦玉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對房屋建筑提出了更具環保性與節能性的要求。為此,建筑單位必須加強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傳統的施工技術在應用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對周邊環境造成損害,所以在環保理念愈發深入人心的當下,探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尤為關鍵。
綠色節能施工技術,顧名思義就是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節約資源為目的來實現工程施工的一種施工技術,它是對傳統施工技術的優化和革新,將“節能降耗”的理念融入傳統施工中,通過新型節能環保材料與相關技術的應用實現綠色施工,將房屋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內帶來的與環境相關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是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有效措施,對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
在實際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近一半的資金被用在購買各類建筑施工材料上,若想節約施工成本,必須從建筑材料入手。而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可以采取合理技術對材料進行合理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減少材料浪費,降低工程支出,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房屋建筑工程在使用傳統施工技術展開工程建造時,不可避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其中最明顯的是揚塵污染、建筑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及光污染。而綠色節能施工技術,采取科學的施工控制手段,從源頭上規避污染。如使用更為完備、安全的生產方式,用商品混凝土替代替現場混凝土攪拌,抑制粉塵污染,同時施工團隊可創新施工技術及施工模式,避免不良施工現象的發生,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2]。
我國雖然擁有豐富的資源儲備量,但人均占有量卻遠低于世界水平,為避免資源短缺問題惡化,節能環保早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宗旨。由于當前的建筑工程規模越來越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資源,如水資源、電能等,特別是在水資源的使用上,不合理的施工管理會加劇水資源的消耗,出現水資源浪費。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如使用循環水、嚴格控制混凝土澆水量、使用太陽能照明設備等,可以有效節約水資源、電能,避免出現資源浪費。
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融入,不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實現建筑工程的科學建設,還能有效化解人、建筑與自然三者間的矛盾,實現協調發展目標。就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是從材料選擇開始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面上的環保材料在種類和性質上有了質的飛躍,而材料作為影響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的核心要素,只有嚴把質量關,才能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質量。在實際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房建工程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鋼材、砂石、相關輔助材料(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建筑單位在正式開始施工前,應根據所選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秉承節能環保理念,在保障施工材料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性價比高、節能性與環保性強的施工材料,合理控制材料資金支出[3]。
建筑外圍結構、采暖制冷系統和裝飾裝修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及能源,且在施工中容易引發不同類型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使得建筑施工材料的能耗和污染指標也更為嚴格。
調查顯示,建筑行業的碳排放量在我國各行業碳排放量中占30%左右,因此各級政府必須正確認識應用環保材料的積極意義和價值,所以應合理應用可再生和循環材料,這樣在減少建筑垃圾的同時,也能降低碳排放量。如在墻體保溫材料的選擇上,需將重點放在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上,根據房建工程實況選擇玻璃棉、膨脹珍珠巖聚苯乙烯板等材料;在門窗輔助材料的選擇上,重點需放在防水性和密封性上,選擇防水密封效果優良的材料。
此外,高密度泡沫混凝土作為新型材料的典型代表,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青睞,該類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還可有效減少資源消耗,有效控制環境污染,因此值得在工程建設中推廣應用。
房屋建筑在施工及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消耗,為解決這一問題,施工團隊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使用新型綠色技術,如循環技術,以此對部分施工用水實施凈化處理,進行二次利用,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節約水資源,同時還可以在房屋建筑周邊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設置相應的集水坑,對雨水和生活廢水實行二次利用。再者,施工團隊可以借助太陽能技術來節約用電。由于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在使用時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利用太陽能充電板等設備可以將電能予以儲存利用,滿足部分建筑照明設備電能需求[4]。
3.3.1 屋面節能
屋頂作為房屋建筑外圍護結構,雖然其與外界環境的有效接觸面遠遠小于墻體,但在實際使用中,相比墻面,屋面更容易受到雨水、光照、冰雪堆積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可在提升屋面節能效果的同時保障屋面質量,避免因質量問題引發屋面滲漏,加速建筑內部熱量流失。為達到預期的屋面節能效果,首先要合理選擇屋面節能材料,選用保溫效果好、熱導性較差的屋面材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隔熱保溫,將外界環境因素對屋內的影響降到最低。在正式施工前,對選購的屋面保溫材料性能實行抽檢,只有檢測合格,且保溫材料性能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才能夠用來建設屋面。施工單位需要對屋頂的承重范圍與防水性能有清晰的認知,在施工完畢后,根據屋面實際情況選擇在屋面種植綠植或搭設太陽能板的方式,避免太陽暴曬對屋面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太陽能收集到的能源可以用來照明或采暖。
3.3.2 門窗節能
建筑門窗作為建筑主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使用中會對房屋建筑的光照、透氣、保溫等效果造成影響。建筑單位需要加大重視力度,在實際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在門窗設計中的應用,除滿足基礎的結構功能作用外,還應達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選用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環保材料用于門窗施工,并在門窗施工完畢后,交由第三方機構對門窗的密封性與防水性加以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開始驗收。最后,由于門窗占比會影響房屋建筑的整體保溫隔熱性能,因此需對門窗的筑整體占比進行合理控制,南向建筑的門窗占比不得超出35%,東北向建筑的門窗占比不得超出20%。
3.3.3 墻體節能
外墻的外保溫工作是利用專業材料在建筑外墻的外圍形成一道保護殼,其對于整個建筑都有良好的保溫和保護性能。由于是針對墻體外側的施工,所以施工階段對于建筑內部的影響較小,且能夠便捷地對外保溫層進行檢修。此外,外界環境因素變化而產生的應力影響多數可以被外保溫層抵擋,這就保證了建筑本體的使用狀態和服務壽命,且對室內熱環境的保護效果要優于內保溫施工,特別適用于對室內環境質量要求較高以及寒冷的北方地區。
房屋建筑墻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保溫能力與防滲能力,在對房屋建筑墻體展開施工時,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上,選用更為環保節能的新型環保材料用來開展房屋建筑墻體施工。在部分冬季氣溫較低的區域,砌體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墻體無法達到預期的保暖效果,需要在墻體外側設置相應的保護層來加強墻體的保暖效果。為削弱墻體施工產生的污染,外墻保護層應選擇節能環保、無揮發性有害物質的保溫材料。此外,部分條件允許的房屋建筑,還可以在墻體外部種植綠植,采取覆蓋綠植的方式,阻擋夏季陽光暴曬帶來的外界熱量入侵,且綠植還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
在當前的房屋建筑中,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得以廣泛應用,既可以為房屋建筑的日常光照提供能源支持,又可以保護環境。而具體的節能應用則是將太陽能光伏組件安裝在建筑房頂,以此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為住宅區的道路照明等提供支持;而分戶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則可以為用戶提供溫度較高的水源;在光照較為充足的條件下,還可以使用太陽能空氣集熱器,該設備可以為房屋建筑取暖提供幫助,提高室內溫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創造更為舒適的條件。
但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太陽能作為一種節能技術,會受到當地氣候環境、光照條件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未來的節能技術應用中,相關人員還應對太陽能的收集轉換裝置作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使其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并最終達到高效節能、清潔環保的目的。
建筑單位要根據所選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以合理選擇施工材料或產品,為消除房屋建設施工中產生的環境污染,首先要盡可能選擇揮發性較差、污染程度低的材料或產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揚塵污染較為嚴重的施工區域安裝臨時過濾設備或排風設備進行局部凈化,抑制揚塵污染。
在實際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有毒的施工作業需盡量安排在非工作時間段進行,做好相應的通風工作,防止施工人員中毒,在有毒工作完成后需盡快排出室內有毒氣體,利用室外新鮮空氣實行現場通風。在施工設備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低噪音、少污染、性能高的設備,使用機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技術方式,降低施工中造成的空氣污染。
在非施工區域與施工區域間應設置相應的標準分隔設施,圍擋或硬質圍欄的標高不得低于2.5 m;部分雨水多發區域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要按照當地頒布的防汛要求,配置通暢、連續的排水設置以及其他應急設施。建設工程工地務必嚴格按照防汛要求,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市區(距居民區1 000 m 范圍內)禁用柴油沖擊樁機、振動樁機、旋轉樁機和柴油發電機,嚴禁敲打導管和鉆桿,控制高噪聲污染[5]。
施工單位須落實門前環境衛生責任制,指定專人負責日常管理。施工現場可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生活區應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施工場地生活垃圾應實行袋裝化,并委托環衛部門統一清運。鼓勵建筑廢料、渣土的綜合利用。對危險廢棄物必須設置統一的標識分類存放,收集到一定量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置。合理、節約使用水、電。大型照明燈須采用俯視角,避免光污染。加強綠化工作,搬遷樹木必須手續齊全;在綠化施工中科學、合理地使用余處置農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易產生泥漿的施工,須實行硬地坪施工;所有土堆、料堆須采取加蓋防止粉塵污染的遮蓋物或噴灑覆蓋劑等措施。施工現場使用的熱水鍋爐必須使用清潔燃料。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或焚燒油氈、油漆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制定科學有效的綠色節能技術應用目標是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最為基礎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施工期間,需根據實際工程的總體要求,制定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確定工程綠色施工建設的總體目標及階段性目標,以此有效增強施工管理的可行性,充分發揮施工管理的積極作用。
此外,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融合綠色節能新技術,必須明確實施綠色節能環保新技術的目標,即建筑物有效使用周期的主要原則是節約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在工作中,要強化新型綠色節能技術的實效性及指導性作用,解決節能新技術的效率問題,促進新技術的運用,努力建設新的機制,規范建立秩序,拓寬建筑業的發展前景,達到施工目標。
為促進建筑工程順利竣工,全面展現工程最終效果,必須對工程建設中的管理技術實行有效的監督和督促,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律。對于破壞工程建設的行為予以及時追究,確保工程的持續建設,加強對資源的保護,對于出現的污染類問題要及時予以制止,并且給出科學合理的方法解決。總之就是合理利用綠色節能技術,發揮綠色節能減排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與優勢[6]。
在建筑工程建設階段,相關工程人員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綠色節能技術展開新的安排與設計,根據當下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與環境的保護情況,在保障工程最終收益的同時,對綠色節能技術不斷優化,對于技術的引進、設備的完善,對土木工程中的技術予以高效應用。
將綠色節能技術應用在房屋建筑之中,有利于綠色環保型社會的構建。為促使建筑節能效果得到提升,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科學技術加以應用,采用高效保溫隔熱材料,同時落實更加嚴格的制度對材料進行審核與監督,通過對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保證建筑的環保節能功能得到切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