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成
(甘肅省隴劇院 甘肅 蘭州 730030)
作為一種傳統表演藝術,戲曲藝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壯大,并且逐漸成為中國表演藝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擊樂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1]。打擊樂本身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并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相關的表演技法也日趨成熟。為了有效提升戲曲表演效果,我們就必須高度重視打擊樂的運用。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其中自然涵蓋了擁有廣泛受眾的打擊樂作品。藝術實踐離不開藝術理論的正確指導,打擊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驗只有持續改進升級,才可以指引打擊樂的未來發展之路。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來把握打擊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驗:第一,依托節奏體驗打擊樂藝術。凡用打、擊方式發聲的樂器(打弦樂器除外)都被稱為打擊樂(器),其利用強烈節奏感進行主題與情感表達,可以說節奏就是打擊樂的靈魂,依托節奏變化、節奏對比能夠充分展現音樂美,所以對打擊樂進行學習與研究的重點是節奏。利用具備強烈節奏感的打擊樂能夠表現出陽剛美、雄壯美與遼闊美,從而將中華文化藝術魅力充分展現出來;第二,利用音色體驗打擊樂藝術。打擊樂器屬于眾多樂器類別當中音色最豐富的樂器組,原因是打擊樂類別多且音色有著很大差別。打擊樂的一個非常顯著的標志就是音色的多樣性,其能夠利用豐富多變的音色來滿足不同層次的聽眾,從多角度理解音樂內涵,從而在情感層面上引發共鳴,便于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第三,通過表演形式體驗打擊樂藝術。打擊樂是綜合性樂器門類,擁有不同的種類和樣式,因此也注定具備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表演形式是打擊樂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優秀的打擊樂作品離不開恰當的表演形式。演奏者必須增強自身的肢體語言表現力,準確把握作品內涵,對音樂情緒進行充分表達,利用優秀的演奏技巧增強藝術感染力,不斷調整演奏中的精神狀態,實現全身心投入。
在戲曲表演藝術活動開展期間,有效地運用打擊樂可以賦予表演人物真實的內在情感,使他們具備鮮活的個性,在內在層面上充分展現出藝術感染力,使觀眾產生強烈視聽感受,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引發受眾對相應戲曲表演人物的強烈共鳴感。對于打擊樂而言,其可以給受眾帶來震撼的感受,這是因為戲曲表演過程中人物本身的言辭、動作、神情等都會以固定節奏、節拍來進行表現,而此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打擊樂音調的強弱進行調整從而起到相互協作與統籌配合的作用,如此一來就能夠在戲曲情節中為戲曲表演人物的情緒變化及情感表達提供一個更好的路徑,避免因為人物自身枯燥、單調的表演動作而直接影響了情感表達,導致整個戲曲表演失去了本來的魅力。實際上,打擊樂本身的形成及發展同社會歷史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我國的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特性,這也使得相應的打擊樂藝術表演實踐展現出非常突出的民族風格。
在戲曲表演過程中,表演效果的提升離不開聲音的支持。戲曲音樂作為戲曲藝術的組成部分,本身包含唱腔、開場和過場音樂、韻白、伴奏等內容。戲曲舞臺表演不但需要考慮受眾視覺層面上的感受,而且還要注意考慮其聽覺方面的體會,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對戲曲表演藝術中的舞臺聲效進行合理設計與控制。戲曲演員常常需要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進行模仿,借此向受眾傳遞相關的思想情感,但是由于戲曲舞臺本身的限制,在實際舞臺表演中表演者無法有效地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音效,而如果缺乏這些必要的音效,就會對整體表演藝術效果帶來不利影響。此時,我們通過靈活應用打擊樂,就可以很好地模仿各種各樣的聲效,保證以此提升戲曲表演的藝術效果。比如,我們在戲曲表演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打擊樂來對戰斗中的兵戈聲音、動物叫聲以及刮風下雨等聲效進行生動展現,而鑼鼓這種打擊樂器也可以對戲曲表演中的相應表演節奏進行有效控制。此外,在戲曲表演實踐中,相關表演人員為了將自己的內心情感及心理活動有效地表達出來,除了可以通過對自身肢體動作進行控制外,還可以有效地運用打擊樂,借助聲音的設計和表達來提升整體的戲曲表演藝術效果[2]。比如,在《十五貫》這一戲曲作品中,為了生動、傳神地表達婁阿鼠進入尤葫蘆家里進行偷竊過程中的偷偷摸摸的心理狀況,相關表演人員就可以巧用鑼鼓,通過緊密的鑼鼓點進行表達。與此同時,除了鑼鼓外,我們也可以借助其他種類的打擊樂器獲得不同類型的聲效,這些都可以很好地展現出戲曲人物的內在性格、心理狀況等,從而提升整體表演效果。
對于打擊樂的有效運用可以使得戲曲舞臺表演中的相應節奏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很好地營造故事氛圍,同時也使得舞臺表演人員的肢體動作、措辭言行等更加契合戲曲表演的主題思想。比如,在《空城計》這一京劇作品中,關于“司馬懿帶領軍隊去對西城發動突襲”這一戲曲表演橋段,為了對劇情氛圍進行有效構建,戲曲表演者除了要對自身肢體動作進行有效控制外,還要注意創新應用打擊樂來營造良好的舞臺表演氛圍。在這一京劇作品當中,大鑼本身作為核心打擊樂器,再配合上鈸、鼓等一些多樣化的打擊樂器,就可以生動地營造出良好的舞臺表演氛圍,其中大鑼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展現出大氣磅礴、雄渾奔放的風格。與此同時,表演者可以通過搖槌、擺槌等一些極具特色的司鼓表演技法來給觀眾帶來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從而提升整體的戲曲舞臺表演效果。此外,在戲曲舞臺表演過程中,打擊樂的有效融合可以協助演員更好地展現戲曲人物的內在情感,同時為了有效推動戲曲劇情的發展,表演者同樣需要注意打擊樂在整個戲曲表演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從而對節奏強弱及快慢進行有效調整,營造出良好的舞臺氛圍,最終對戲曲人物情感進行有效表達。
為了提升戲曲表演效果,我們必須對表演藝術中的節奏進行有效控制。而針對戲曲表演藝術中的不同節點,為了有效地把握相應的表演節奏,我們可以借助打擊樂來進行輔助控制,通過打擊樂之間的有效配合,可以很好地對戲曲表演過程中的表演節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保證將戲曲舞臺表演藝術本身的節奏很好地展現給觀眾。打擊樂的合理應用可以使得戲曲表演氛圍的創設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從而有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使他們真實地體會到戲曲藝術的魅力。戲曲表演藝術的魅力不僅僅取決于戲曲表演者自身的表演能力,還需要打擊樂的有效支持,否則就會使得整體的戲曲表演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有機結合戲曲表演藝術和打擊樂,充分利用打擊樂對戲曲表演節奏進行有效控制,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戲曲表演藝術效果。
在將打擊樂有效應用在戲曲表演實踐中時,我們首先需要在思想觀念層面切實意識到戲曲表演藝術的重要價值。為了可以更好地運用打擊樂,戲曲表演者同樣不能忽視自身表演能力的鍛煉及發展,只有戲曲表演者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同時協同配合打擊樂,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戲曲表演藝術效果。實際上,戲曲表演藝術實踐中的打擊樂運用體現在多個方面,其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會對戲曲表演的最終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但是戲曲表演人員本身的表演素質與才能是第一位的,這些都決定著戲曲表演過程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伴隨著戲曲表演者自身表演實踐的開展,打擊樂演奏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在戲曲表演中,不同的打擊樂器種類可以展現出差異化的表演風格與特性,使得最終的戲曲表演效果得到顯著提升[3]。比如在戲曲舞臺實踐中,鉸、鑼、鼓、梆子等打擊樂器都擁有差異化的聲效,如果運用得當就可以為整個戲曲表演添色不少。
在現階段戲曲表演藝術中,合理運用打擊樂是決定戲曲表演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以往的戲曲表演過程中,由于多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打擊樂演奏者常常會一味地沿用傳統的打擊樂方法,缺乏必要的創新思路,從而直接影響了打擊樂器的藝術效果[4]。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提升打擊樂在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應用效果,相關人員就必須創新打擊樂在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演奏技巧,從而借助全新的表演手段來提升戲曲表演效果,并保證持續性地完善打擊樂在表演藝術中的應用技法,促使打擊樂同戲曲表演藝術進行有效融合,更好地展現出戲曲表演藝術的內在魅力。
綜上所述,戲曲表演藝術中打擊樂的靈活運用能夠賦予戲曲人物情感、豐富戲曲舞臺聲效、烘托戲曲表演氛圍、控制戲曲表演節奏、提升戲曲表演藝術魅力。但是在實際的戲曲表演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從思想觀念層面上對打擊樂在戲曲表演藝術中的運用意義與價值形成深刻認知,并大膽創新打擊樂的演奏方法,從而更好地利用打擊樂來提升整體藝術表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