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工業向陽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員單位,隸屬于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是航空機載設備研制高科技企業、航空工業柔性智能工藝裝備研制的專業化企業。
航空工業向陽搬入新廠區,科研生產能力新提升,干部職工新作為。這對于年富力強的航空工業向陽黨委書記、董事長單英杰來說,正是航空工業向陽10 年來堅持“突出主業,發展軍品,建設新區,再造輝煌”的發展戰略矢志不移的成果,也是航空工業向陽實現“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航空工業向陽建廠近60 年的發展過程可謂是篳路藍縷,砥礪前行。但向陽人知使命、明責任、敢擔當,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向陽人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道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1964 年9 月,國營向陽組合夾具廠(簡稱“向陽廠”)在河北省保定市誕生。“生產航空工裝夾具,支持航空主業發展”,成為向陽的初始使命。
航空工裝夾具精密靈活、安全可靠,如同航空裝備制造母機的“手”,對航空裝備的質量、交付、成本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向陽以航空組合夾具為起點,緊跟航空主業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產品譜系,持續提升產品質量,以小工裝承擔大使命。
改革開放以后,向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向市場要出路,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性價比,率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并贏得了“精密、精細、精心”的良好口碑,藉此催生了一家中意合資企業——保定向陽吉拉蒂機械有限公司。向陽引領改革新風,打造了以“爭創一流”為核心的“向陽精神”,引發了“全省學向陽”的熱潮,一條貫穿保定主城區南北的主干道被冠名為“向陽大街”,這是向陽人奮進改革時代的輝煌印記。
1986 年,向陽與原航空工業部精密機床修理總站合并成立“向陽精密機械廠”,從此向陽又增添了一項新使命:航空關鍵設備維修與再制造。多年來,向陽為中國航發西航、成發、黎陽等航空發動機主機單位再制造航空發動機葉片安裝榫槽加工高速拉床數十臺,占據國內飛機發動機行業該類超大型特種設備保有量半壁江山,不僅突破西方世界對航空高端設備的出口限制,還為國家節約近十億元的采購資金。
航空工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作為“航二代”,傳承了父輩“忠誠奉獻,逐夢藍天”航空報國精神的紅色基因,一步步從基層走到管理層,再到掌舵向陽發展航向的單英杰,陷入了深入的思索。向陽為什么會存在?最初集團設立向陽的意義是什么?向陽的核心競爭能力究竟是什么?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單英杰認為,“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就是航空工業向陽的強軍首責;“為中國制造業和國防建設提供高精、高質、高效的工藝裝備”就是航空工業向陽的的歷史使命;“突出主業,發展軍品,建設新區,再造輝煌”就是航空工業向陽“十四五”仍要繼續堅持的發展戰略;“兩抓、兩促、三調整”,即外抓市場、內抓管理保生存;新品研發、新區招商引資促發展;持續推動人員結構、生產組織結構、產品結構調整,就是實現向陽發展戰略的路徑;推進高質量發展,就是向陽首要任務;產品設計、加工制造、體系保障就是向陽的核心競爭能力。
向陽積極踐行“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初心使命,堅定走“產業融合”發展之路。一是發揮既有精密機械加工優勢,加快航空工裝夾具向柔性化、智能化、設備化方向發展,助推航空主業制造能力提升,每年為中航西飛、航空工業沈飛等主機廠所提供數千套先進的工藝裝備,強力助推運20、AG600、新舟700 等一批重大航空裝備的研發生產。二是爭取型號任務,承擔了可重復使用航天器、新型預警機、察打無人機等型號子系統研制任務,涉及起落架、應急艙門、上位鎖、攔阻鉤、地面保障設備等產品。三是將工藝裝備模塊化、柔性化、智能化優勢“嫁接”到軍品零組部件加工上,為懸掛與發射系統、空空導彈、救生裝備高質量交付提供強力支撐。
使命記心頭,責任扛在肩。進入新時代,單英杰帶領向陽廣大干部職工緊緊圍繞“航空強軍”目標,強化責任落實,將“航空強國,有我向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一是強意識。通過成立航空產品事業部,公司實現軍民品分線生產,向全體職工充分展現公司強軍報國的堅定決心。邀請航空工業主機廠所專家到公司做“航空報國”專題講座,增強航空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圍繞軍用裝備戰斗力生成和高可靠性特殊要求,建立起“嚴”字當頭的績效考核機制,使基層職工牢固樹立起“軍品必為精品”的質量意識和“后墻不倒”的交付意識。二是強能力。通過土地置換、銀行融資等方式自籌資金4 億元,規劃建設向陽航空科技裝備產業園,生產廠區增至353畝,顯著改善了科研生產環境,極大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勒緊腰帶”進行技措技改,保障軍品核心能力建設。“求賢若渴”引進高端人才,大力引進航空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實現軍品由“傳統代工”向“研發引領”轉型升級奠定基礎。三是強管理。向陽積極推進精益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在所有型號研制和產品配套過程中,均做到“質量不讓步”、交付節點不拖延,客戶零投訴。四是強服務。向陽是軍品科研生產的“新兵”,但在主機單位的供應商排行榜上,向陽既是新星,又是明星。在為中航西飛、航空工業成都所、導彈院等主機廠所軍品配套過程中,啃下一塊塊 “硬骨頭”,連續被相關主機廠所評為“金牌供應商”。

作為向陽黨委書記、董事長,單英杰對黨忠誠,堅決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將政治建設和“強軍首責”履責能力建設緊密融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入推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促雙融,積極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嚴肅深化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和三項制度改革,大力營造“干航空、助國防、知使命、真擔當”的干事創業氛圍,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高質量完成主題教育、高標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任務;履職盡責,親自策劃推動黨建責任體系構建,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堅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積極推進先進文化力建設,大力弘揚航空報國精神,踐行航空強國使命;嚴格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要求,強班子帶隊伍育人才,堅決抓好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恪守初心,堅持“發展為了職工、成果職工共享”原則,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不斷提升職工獲得感和幸福感;勇于擔當,完成河北省老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幫扶河北唐縣西雹水村脫貧出列、“向陽航空科技裝備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設、國家重大型號交付、航空產品譜系拓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退休人員社會化移交等重大專項任務。2021年7 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的神圣時刻,單英杰被中共河北省委授予“河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單英杰帶領航空工業向陽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和羅陽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落實河北省委國防科技工業工委、航空工業集團和機載公司要求,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奮進新征程,積極應對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強化技術創新、成本革命、人才引進、管理提升,在推動航空科技自立自強上奮勇攀登,勇毅前行,努力構建“軍品優先、民品優特”的新發展格局,以拼搏奮斗、實干擔當打開向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貢獻向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