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素”一詞出自《莊子·天道》:“靜而圣,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边@是最早關于“樸素”一詞的介紹,也是道家樸素自然思想的來源。樸素以自然為本,沒有雕琢,不施以渲染。在中國哲學中,樸素是一種很高的美,是美的源泉?;仡櫵囆g的歷史,樸素美在中西方藝術中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但內涵卻是相通的,具有樸素審美觀的作品在視覺感受方面更加質樸、單純、簡約、自然,莫蘭迪油畫靜物作品樸素的審美觀具體體現為以下幾點。
一、平凡的題材
今天是一個工業化程度極高的時代,城市中處處體現著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便利。高樓大廈,霓虹遍地,一切都是那么絢麗,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總是不能帶給人更多的聯想,抽象化的視覺圖像才是藝術家莫蘭迪所追求的。20世紀意大利畫家莫蘭迪所描繪的靜物作品和今天的現實生活有非常大的差別,他的作品寧靜、冷峻,樸素又唯美。他所鐘愛的題材并不豐富,靜物作品是他主要的描繪對象,他也被調侃是“瓶子畫家”。他不斷地描繪靜物題材的作品,和藝術家自身關系密切,說明他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作品是以生活為基礎的。
圖1《靜物》這幅作品讓人們感受到平凡的靜物中真切的情感,日常生活中瓶瓶罐罐的生活器具作為繪畫作品的主要題材,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在藝術家莫蘭迪的筆下散發著憂郁和自然親切的藝術氣息,這和這位藝術家樸素的審美息息相關?!鹅o物》這幅作品是這類風格中的代表作,畫家喜歡將平凡的靜物做簡化或歸納的處理。除了靜物本身,畫面中一些背景的塊面、投影、桌面邊緣線等也是重要的描繪對象和構成因素。他是生活的詩人,用畫筆勾畫生活中常見的器皿罐子,使日常生活變得充滿詩意。也許在莫蘭迪看來,生活本身就不是乏味的,因為教學之外的時間他幾乎都用來做自己熱愛的繪畫創作,從平凡生活中發現和提煉藝術美感,使作品超越了尋常意義,達到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20世紀其他偉大藝術家對靜物畫也頗有研究,如畢加索、塞尚等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是莫蘭迪的靜物作品個人面貌鮮明、自成一派,由此帶給我們一些啟示: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畫。
二、柔和的色彩
在20世紀眾多的經典美術作品中,莫蘭迪作品的色彩辨識度是非常高的,柔和、素凈、優雅的色彩是其作品最直觀的視覺特點。莫蘭迪的靜物作品,色彩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純度,整個畫面除了背景和桌面通常就是幾個瓶子罐子,一字排開,高低錯落,大小不一,造型、色彩、結構等已做了簡化處理。藝術家避免用漂亮的顏色來裝點作品,也不表達激情和絢麗,處處散發著柔和的光芒,讓人更想親近。正是因為經過這么純粹的提煉,才使得藝術作品深沉而寧靜、內斂含蓄,撇去浮華,洞見本質。觀者欣賞他的靜物作品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和諧透亮、高雅溫和的背景,物體在背景的映襯下并沒有那么惹眼。這是因為在色彩關系方面,藝術家刻意弱化了色彩的冷暖對比關系和純灰對比關系,作品中看不到紅綠、橙藍、黃紫的互補色和鮮艷的色彩與灰色調之間的對比。畫布上這些不張揚的色彩卻有著無比巨大的震撼力。莫蘭迪喜歡用不同的灰色處理畫面,即便如此,這些灰色的色相依舊很好辨識,整幅作品在灰色的籠罩下顯得格外寧靜和諧。
油畫最大的魅力就是來自豐富多變的色彩,藝術家雖然沒有利用色彩的這一特點,但也沒有減弱色彩的表現力。莫蘭迪靜物畫中的色彩與真實物象的色彩有一定差別,藝術家更傾向于在同類色中尋求變化,形成色彩純度較低的灰色調。這種灰色調更加符合他內心的感受,比起那些對比強烈和絢麗的色彩還要難以表現和控制,人們由此可以感受到莫蘭迪高超的色彩表現能力和控制能力。
三、質樸的造型
莫蘭迪的靜物作品,除了色彩以外,造型同樣吸人眼球。他的靜物造型非常簡單,是不斷變換的幾何基本形的組合,這種基本形使作品呈現一種特殊的視覺張力。從他的靜物畫作品可以看出,他將物體復雜的造型關系轉換為簡約的形狀,而形狀與形狀之間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相互照應,彼此聯系,雖然簡約,但整體結構平衡穩定,莊重協調,凸顯質樸氣息。他不是對自然物象的直接模仿,而是有所側重。他幾乎不怎么表現物體的體積感,光影效果也不明顯,他的筆觸沒有那么嫻熟,色彩也不是那么精妙,但這并不能說明他的作品不精致,他作品的精致是另一種精致,是他所追求的精致。藝術家不斷地調整、改變、抽離,常見靜物的造型和形態更耐人尋味,更加具有藝術美感。
他的畫風在20世紀多變的現代主義繪畫中彌足珍貴,莫蘭迪正是因為遠離了喧囂的藝術圈,才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質樸的造型語言。語言是藝術家表達的工具,有了工具,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這種質樸的造型語言是莫蘭迪情感的外化,是他性格的體現。因此,這種樸素的、純粹的、簡約的靜物畫造型應運而生。在他的靜物作品中,每個物體都帶有脈脈溫情的姿態,是有情感的形狀,一組靜物畫好似幾個團抱在一起的家人,有特別親近溫暖的家庭氣氛,這種親近是畫家真誠的呼喚。
四、簡約的構圖
莫蘭迪靜物作品的構圖別具一格,他喜歡將所描繪的物體放成一排,使構圖看起來盡可能簡約。人們從圖1能夠明顯感受到莫蘭迪靜物作品簡約的構圖形式感非常強烈,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很近,幾乎沒有縫隙。圖2《花卉》更是將簡約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這幅花卉作品是藝術家1920—1952年創作的瓶中花卉系列作品中的一幅,花瓶和花矗立在畫面中央,是對單個物體的描繪,雖然只有一個物體,但是并不單調,反而格外寧靜?;ㄆ坑覀鹊耐队笆巩嬅娼Y構更加均衡,中間部分桌子的邊緣橫線具有很好的協調作用,這兩種因素在構圖中顯得非常重要,使作品富有一定變化,也使主體的花瓶更加突出。
“現代藝術之父”塞尚同樣是善于描繪靜物的藝術家,在他看來,畫面中的結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夠讓作品更加穩定和均衡的保障,因此,畫面的左右上下都在數量、大小上有著相匹配的布局。而莫蘭迪的作品打破了這種一直以來的法度,畫面中出現了相同高度的靜物且是并列一字排開,這和塞尚的處理手法是截然不同的,也和當時絕大多數歐洲藝術家的構圖方式有所差別,也許在這些藝術家和塞尚看來,這是根本不成立的構圖和布局。莫蘭迪打破了這種布局和構圖方面的偏見,他并不是不懂構圖的規律,而是有意為之,他在探索構圖的更多可能性,打破常規,讓藝術更加自由,因此他加入了很多主觀因素。
五、寧靜的氛圍
莫蘭迪的油畫靜物作品有著寧靜的藝術氛圍,這種氛圍的營造需要多重因素的參與。從作品色彩的主色調來說,莫蘭迪選擇灰色,這種灰色往往傳達出一種安靜、和諧的視覺感受。從作品的光線上來說,他摒棄了強烈光影效果,光線均勻灑在物體上,因此在視覺上不會引起觀者的情緒起伏。從畫面的空間上來說,物體前后的遮擋關系并不明顯甚至有些模糊,這種簡潔的處理手法更有益于呈現寧靜祥和的氛圍。從作品的構圖上來說,平衡穩定、錯落的瓶瓶罐罐就像地面上的房屋建筑一樣非常莊重,這種穩定性則是形成畫面寧靜氛圍的基礎。
莫蘭迪的靜物作品高雅含蓄,超凡脫俗,這和藝術家的藝術修養是分不開的。他的用筆,筆筆相生,不快不慢,一切都在“莫蘭迪式”的繪畫節奏中完美演繹,從容且篤定。正所謂“畫如其人”,因此莫蘭迪所創造的藝術世界是一個靜謐的自我世界,有詩一樣的境界,非常耐人尋味。除此之外,駐足觀看莫蘭迪作品的時候會發現,這些造型簡約、色彩飽和度不高、光線均勻又構圖穩定的作品總是那樣寧靜安詳,可以很好地緩和觀者的情緒。這種氛圍讓觀者沉浸其中,心靈被感染,這是繪畫藝術與情緒的奇妙反應所引發的心理上的變化。因此,欣賞莫蘭迪的作品可以使人們很快就安靜下來,感覺時間也變慢了,同時被這種簡約的力量所震撼。它的這種油畫語言簡潔而有力,直抒胸臆,樸素的審美觀在寧靜的氛圍中靜靜呈現。
六、結語
本文從莫蘭迪靜物作品中的題材、色彩、造型、構圖、氛圍方面進行闡釋,以分析莫蘭迪樸素的審美觀及其特點。他的作品以靜物畫為主,雖然題材相對單一,但是莫蘭迪總能呈現出不一樣的畫面,他在發現美與創作美的過程中樂此不疲,總會給觀者創造驚喜,這也是莫蘭迪藝術的偉大之處。他的作品向人們傳達了一種特有的樸素審美形式,也為同時期及之后的畫家指引了方向,藝術作品貴在創作,這種作品的形式可貴但是這種精神更加可貴。
(陜西師范大學平涼實驗中學)
作者簡介:何愷鋒(1985—),男,甘肅平涼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