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對傷口造口患者行優質護理+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傷口造口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傳統護理)和聯合組(35例,優質護理+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護理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相關臨床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聯合組ESCA評分更高,SAS、SDS、VAS疼痛評分更低,P<0.05;聯合組滿意率(97.14%)高于對照組(82.86%),并發癥發生率(8.57%)低于對照組(28.57%),P<0.05。結論 優質護理+心理護理可提高傷口造口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緩解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優質護理;心理護理;傷口造口;自理能力;并發癥
研究表明[1],腸造口手術患者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為傷口造口,發生機制較復雜,常見影響因素有腹壓過高、營養不良、創口感染及造口腸壁黏膜部分壞死等,主要表現為疼痛、紅腫腫脹等癥狀,若持續進展則給患者帶來困擾,嚴重影響術后康復。且手術刺激性、應激性較強,部分人群缺乏對疾病的認知,擔憂病情,影響預后,故以穩定情緒、減輕疼痛為目標,給予對癥護理很重要[2]。本研究主要探究對傷口造口患者行優質護理+心理護理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傷口造口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各35例。聯合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3~54歲、平均(45.21±2.39)歲,圓形造口21例、不規則形造口14例,BMI值19~26 kg/m2、平均(23.32±0.28)kg/m2。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34~55歲、平均(45.35±2.41)歲,圓形造口23例、不規則形造口12例,BMI值18~25 kg/m2、平均(23.29±0.24)kg/m2。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知情本研究,且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患者因手術出現傷口;主訴傷口疼痛、腫脹等表現;依從性良好;有完整資料。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傳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凝血障礙、免疫障礙;認知異常;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滲鹽水沖洗傷口、潰瘍糊填充于分離處,傷口處覆蓋敷料,定期換藥,并定期觀察傷口情況、有異常及時匯報。
聯合組給予優質護理+心理護理。具體如下。
(1)心理護理:入院后主動與患者交談,根據文化程度、闡述病因、傷口護理的必要性及配合要點等,增加理解疾病的知識、消除疾病盲區,并給予多樣化健康教育,如專題講座、播放PPT及發放手冊等,協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治療信心,并通過傾聽特定頻段音樂、聊天及面對面溝通等,轉移疾病注意,減緩疼痛、擔憂預后出現的焦慮或沮喪情緒,并時刻關注患者情緒波動,給予溫暖、關懷及鼓勵等,指導其掌握正確的宣泄情緒方法,穩定情緒,協助樹立樂觀情緒、提高主觀能動性;
(2)優質護理:①遵守無菌操作、對患者切口感染情況觀察,給予對癥處理,若患者為淺傷口,沖洗時采用無菌溫熱等滲鹽水處理,并在分離部位填充潰瘍糊,將藻酸鹽敷料粘貼于傷口,并修剪親水性敷料為弧形開口,在分離部位覆蓋,在敷料邊緣涂抹適量防漏膏,最后將造口袋張貼好,間隔2 d更換1次藥物。若患者為深傷口,傷口則依次采用碘伏、無菌溫熱的滲鹽水沖洗,保證完全沖洗干凈壞死組織、傷口內糞便等,將藻酸鹽敷料填塞于創面,并覆蓋薄型水膠體敷料,在水膠體敷料邊緣涂抹防漏膏,協助患者將造口袋佩戴好,利用5%碘伏清潔消毒創面四周皮膚,用生理鹽水將創面部位壞死組織、分泌物去除,最后采用無菌紗布擦拭創面及周圍皮膚;②營養護理。綜合評價患者的營養狀況,給予營養支持,為傷口愈合提供保證。對于無法進食者,提供中心靜脈營養支持,早期進食者,給予瑞素、能全力等腸內營養制劑,增加維生素、膳食纖維及優質蛋白攝入,告知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引起不良刺激。
1.3 觀察指標
(1)自我護理能力:參考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3](ESCA),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健康知識,各維度總分100分,分值愈高愈好。
(2)臨床指標:評估兩組心理健康狀況。使用焦慮[4](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百分制,SAS界線為50分,SDS界線為53分,得分愈低愈好;疼痛程度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0~10分,0分為無,1~3分為輕度,4~6分為中度,7~9分為重度,10分為劇痛,分值愈低愈好。
(3)滿意度:制定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滿意≥90分,一般60~89分,差<60分[5]。總滿意=滿意+一般。
(4)比較兩組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構進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較對照組,聯合組ESCA評分更高(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VAS疼痛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聯合組SAS、SDS、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聯合組滿意率更高(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比較
相較對照組,聯合組并發癥率更低(P<0.05)。見表4。
3討論
有文獻報道[6],心理護理+優質護理用于傷口造口患者中可行。其中,情志調理可減緩其心理應激性、穩定情緒,拉近護患距離,告知傷口相關知識、利于提高患者認識度,提供豐富的健康宣教模式,可協助其正確了解病情、重建治療信心,輔助聊天、音樂等,可轉移疾病注意力,提高配合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處理傷口,根據淺傷口、深傷口差異,提供不同處理辦法,使傷口愈合速度加快、避免護理不當導致患者疼痛感加劇,縮短傷口愈合時間并減輕不適感,定期更換敷料、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利于促進傷口康復,且對患者營養狀態綜合評估后,提供營養支持利于為傷口恢復提供保證,縮短療程、達到預期康復效果,故聯合護理發揮各自優勢、相輔相成,促進護理進展順利開展,效果良好[7~8]。
本研究顯示,聯合組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傷口造口導致患者臥床靜養、影響自理程度,故聯合護理發揮各自優勢,提高自理能力、促進產后康復;聯合組SAS、SDS、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患者缺乏疾病理解、傷口紅腫疼痛,導致機體出現應激性、影響康復效果,故聯合護理可穩定情緒并減輕疼痛,利于改善預后。聯合組較對照組滿意率更高(P<0.05)。分析:護患關系緊張則導致患者配合度不高、影響手術效果,故聯合護理可在護患間建立信任度、信賴度,避免糾紛影響療效,利于穩定疾病。聯合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陳孝飛等[9]研究相似。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心理護理可提高傷口造口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緩解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喬莉娜,樊慧,代雯晴.造口護理聯合改良負壓治療技術在腹部滲漏傷口處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2,36(2):356-358.
[2] 吳柳華,李珍珍.針對性護理在腸造口皮膚黏膜分離傷口中護理價值及對患者疼痛與愈合時間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1):149-151.
[3] 呂慧彧,李現文,張瑜.基于扎根理論探究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士選擇互聯網+延續性護理的影響因素及作用路徑[J].天津護理,2022,30(3):263-268.
[4] 陳海婷,梁霞,岳利群.基于區域護理專科聯盟體的傷口造口居家服務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臨床護理,2022,14(6):373-376.
[5] 陳賢,龔玲,丁偉偉.護士參與決策輔助干預模式對傷口造口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2):22-24.
[6] 蘇錦繡,李麗紅.“互聯網+”智慧醫院背景下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理管理實踐[J].護理研究,2021,35(4):728-730.
[7] 葉小麗,雷曉平,林粵祺.基于IKAP理論的護理方案在慢性傷口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8):42-44.
[8] 周書劍,管玉梅,賴翹蘭.造口傷口護理小組對臨床壓瘡預防與治療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29):130-131.
[9] 陳孝飛,陳君.結直腸加速胃腸外科傷口造口愈合效果、并發癥率及自我護理能力運用延續性護理的作用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8,26(15):94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