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對老年常見慢病的干預作用。方法" 選取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章鎮中心衛生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常見慢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40例采取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法,比較兩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 (1)干預前,兩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指標水平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壓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2)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項血糖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3)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2.50%,與對照組的22.50%比較明顯更低(P<0.05)。(4)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5.00%,與對照組的72.50%比較明顯更高(P<0.05)。結論" 針對老年常見慢病患者進行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壓、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健康指導;老年常見慢病;干預作用;護理干預效果
老年常見慢病類型較多,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由于老年常見慢病患者年齡高,各項機體功能均處于衰退階段,在醫護不當的情況下,難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水平,還易發生一系列不良事件,比如常見的墜床、跌倒、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燙傷等[1]。為改善老年常見慢病患者的病情,預防控制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保健效果,需采取及時有效的醫護干預方案。本研究選取80例老年常見慢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選取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章鎮中心衛生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常見慢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均知情簽署相關醫護干預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嚴重精神障礙、急性發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2~3]。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61~83歲、平均(70.29±1.10)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1±0.32)年;糖尿病14例、高血壓14例、冠心病5例、慢性呼吸道疾病5例、其他2例。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2~81歲、平均(70.23±1.12)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2±0.30)年,糖尿病15例、高血壓14例、冠心病4例、慢性呼吸道疾病5例、其他2例。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即護理人員在了解老年慢病患者的具體病情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衛生院社區常規護理流程執行,包括常規健康宣教、保健指導;處理好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確保護理服務質量水平的提高。
觀察組患者則采取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案,具體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小組的構建。在社區衛生院及時構建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護師、責任護士等,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做好小組內部成員的統籌管理、任務分配工作。結合本組患者的具體病情、護理意愿及需求,制定合理科學的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計劃方案,進一步嚴格落實。
(2)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干預。①心理干預:因慢病病程長,長期用藥治療會對患者產生一些負性心理,常見的有焦慮、抑郁、煩躁等,需采取心理保健干預,通過鼓勵療法,舉例治療效果理想的案例,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心。還可以采取伴樂療法,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疏導患者的負性心理,促進患者心理康復。②生活干預: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忌熬夜;若行動不便,由護理人員或家屬陪同下床離地活動等,預防墜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日常生活使用的開水壺等器具應放置在安全區域,避免患者燙傷;定期為患者翻身叩背、肢體按摩,預防如此、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③飲食干預:需為患者配制健康營養飲食計劃方案,起到飲食保健的作用,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纖維、優質蛋白類飲食為主,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高鈉鹽飲食需盡可能控制,戒煙戒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維持機體營養均衡。④運動干預:為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的身體抵抗力,提高保健效果,需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鍛煉之前,評估患者病情、身體適應性,制定合理科學的運動計劃方案,比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跳操等,運動需適量,合理控制運動量與時間,與患者耐受為宜,循序漸進促進患者運動保健能力水平的提高。
(3)健康指導干預。①加強宣教干預: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干預,普及慢病相關知識,在醫護期間需注意的基本事項等;同時,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消除其顧慮,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此外,指導患者正確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水平的方式方法,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血壓、血糖水平,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并對癥處理,以此控制患者血壓、血糖水平,維持身心健康。②用藥健康指導:老年慢病患者需長期用藥,需做好患者用藥健康指導干預,即指導患者遵醫用藥,按時按量用藥,禁止擅自更改藥物或拒絕服藥行為;在社區衛生院,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用藥過程監督管理;出院后,指導患者家屬做好患者用藥監督管理,提高患者用藥療效及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1)比較護理干預2個月后與護理干預前兩組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兩項。
(2)比較護理干預2個月后與護理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
(3)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
(4)根據本社區衛生院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4]。總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處理數據,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SBP、DBP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BP、DBP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各血糖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2.50%,與對照組的22.50%比較明顯更低(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觀察組滿意32例(80.00%)、基本滿意6例(15.00%)、不滿意2例(5.00%),總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40例患者,滿意9例(22.50%)、基本滿意20例(50.00%)、不滿意11例(27.50%),總滿意度為72.50%。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26.672,P<0.05)。
3討論
老年慢病患者年齡高,身體抵抗力不足,且多數患者行動不便,在缺少有效的醫護干預情況下,易發生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常見的有墜床、跌倒、燙傷等。為保證老年慢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需加強有效的醫護干預[5~6]。
本次重點提到的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即在構建干預小組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病情,實施心理、生活、飲食、運動等方面的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干預服務,同時配合健康宣教干預、用藥指導干預,以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疏導患者的負性心理,規律生活,保持營養飲食,并科學運動,遵醫用藥等[7~8]。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血糖、血壓指標水平均明顯好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僅為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50%。此外,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高達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由此可見,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法的實施價值頗高;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高度相似。
綜上所述,在社區衛生院針對老年常見慢病患者采取社區全科醫學保健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法,可改善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薛燕.護理干預在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4):258-259.
[2] 尹玲,張萍.護士-社區-老年人聯動模式對社區慢性病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20,18(4):144-145.
[3] 顧苗芳.老年慢性病患者門診跌倒預防中實施健康指導護理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4):147-149.
[4] 楊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防護的健康指導[J].智慧健康,2020,6(13):122-124.
[5] 王健.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療效評價[J].心理月刊,2020,15(5):43-44.
[6] 楊柳.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2):288-289.
[7] 徐陽,陳健球,鐘志佳,劉榕,郎玉玲.牡丹江市慢性病老年人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9,36(6):53-55.
[8] 楊心悅,沈琦,謝芳芳,等.381例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9,26(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