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人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我國歷經了千百年的發展。舞蹈在不斷創新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中,保留了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特色,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人文風俗。舞蹈來自勞動人民的生活,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懷。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民族舞蹈種類,舞蹈表現力非常強,具有豐厚的藝術價值,代表了該民族的文化和獨特風格,反映了該民族的歷史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民族舞蹈不但充分展現了我國人民鮮明獨特的精神面貌,還彰顯了共同促進國家發展建設的堅定信念。可以說,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至關重要。本文針對民族舞蹈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和探析。
一、民族舞蹈的審美價值
舞蹈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歷經千百年的發展,主要表現了社會生活中的美,是人們另外一種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民族舞蹈不僅涵蓋了豐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也反映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在當今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受到多元文化和藝術的影響,人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水平也在改變。同時,各種西方外來藝術的涌入,對于我國傳統優秀的民族舞蹈的傳承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從藝術的另一個形式來說,社會發展越快,人們文化水平不斷提升,意味著藝術的審美價值就越會被大眾所關注和重視。而民族舞蹈中就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審美價值。
(一)舞蹈中的情感渲染
舞蹈作為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能夠從很多方面體現人們對人生和社會的認識與向往。比如,舞蹈家楊麗萍的舞蹈作品《兩棵樹》,這一表演就充分體現出了情感,其主要利用舞蹈將兩棵樹進行情感化,體現追求熾熱愛情的男女。舞蹈的肢體動作從視覺上來看比較強勁,帶給觀眾強烈的情感沖擊,從而激發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很多民族舞蹈也具有同樣的特點,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視覺上的欣賞和感受,還能更加充分地體會舞蹈動作之間與旋律的呼應,感受其蘊含的生命價值。
(二)舞蹈中的韻律
從古至今,優美的舞蹈動作和旋律一直都會帶給觀眾良好的觀感體驗,我國民族舞蹈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以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為例,舞蹈藝術家以這一文化作為基礎,展開創新與想象。從著名的舞蹈《絲路花雨》中來看,在舞曲編排的過程中,其將人體的動作配合旋律,用舞蹈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充分體現了雕塑群像的流動線條的優美。《寶蓮燈》和《荷花舞》等這些具有中國式動作旋律的代表作品中,同樣呈現了人體韻律之美,可以說人體動作的流暢和美感是舞蹈的主要特點。協調的、規律的舞蹈動作,配合動聽美妙的音樂,能夠讓人身心愉悅,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
(三)舞蹈的雕塑美
舞蹈是一種空間藝術,與音樂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存在著運動之美,從視覺上來看,舞蹈在形體的表現上富有流動性的特點,能夠為觀眾呈現視覺上的盛宴,充分體現民族舞蹈雕塑美的審美價值。在我國文化中,很多藝術繪畫中的人物就展現了不同的舞蹈姿勢,有強烈的藝術美感,充分表現了創作者對舞蹈的精神向往。比如,涵蓋敦煌壁畫素材的《飛天舞》,就是藝術家通過將壁畫中定格的舞蹈造型拿出來在舞臺上進行了活化的演繹。舞者在舞臺上還原了這些優美的繪畫作品,給觀眾呈現出舞蹈姿勢造型的同時充分展現了優美的舞蹈畫面。
(四)民族舞蹈的現實審美價值
各個民族的舞蹈藝術都具有其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這些價值中涵蓋了民族精神、文化內涵、地方風俗、思想觀念等多個方面。在當今時代,其具有豐厚的教育價值,在教育中融合民族舞蹈,能實現民族舞蹈藝術的良好傳承。另外,民族舞蹈還具有可發掘的經濟價值,能夠帶動我國舞蹈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更好地發揮出我國民族的特色,使其變成一種強有力的文化。
二、民族舞蹈的藝術魅力
我國的民族舞蹈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并且還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精華,也是各民族人民生活和勞動創造的結晶,具有豐富和強大不朽的藝術魅力。
(一)豐富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舞蹈的形式和風格也各不相同,筆者主要針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家都熟知的民族舞蹈進行分析說明。
1.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在我國是非常有名的游牧民族,其歷史悠久,民族文化豐富多樣。蒙古族的文化中蘊含著勇猛和豪邁的民族性格,其舞蹈也和人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關。舞蹈動作的主要特點是動作節奏較快,比較熱情奔放,蒙古族姑娘的舞蹈動作多以抖肩和翻腕為主,歡快優美。男子的舞姿較為挺拔豪邁,舞步灑脫,體現出了蒙古族男性英勇彪悍,剛勁有力之美。以安代舞為例,其作為一種集體舞蹈,也是蒙古族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之一,在蒙古族節日或者宴會上比較常見,也是最受蒙古族人民歡迎的舞蹈之一。此外,蒙古族舞蹈還包括了馬刀舞、筷子舞、蠱碗舞等,都充分體現了蒙古族人民熱情勇敢、豪邁不羈、淳樸真摯的性格特點。
2.維吾爾族舞蹈
維吾爾族舞蹈中不但傳承了古代鄂爾渾河流域和天山回紇族的傳統藝術文化,還吸收了部分西域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與改變,舞蹈形式和風格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作為善于歌舞的民族,維吾爾族人民自古以來在勞動閑暇或者歡樂的節日時,基本上都會用載歌載舞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可以說,維吾爾族人個個都能歌善舞。同時,該民族的舞蹈風格也十分地熱情歡樂。比如,常見的舞蹈有薩瑪舞、夏地亞納舞、多朗舞等。這些舞蹈在一些較為盛大的節日當中經常會出現,舞蹈整體樸實有力,輕快輕巧。舞者在跳躍的過程中,主要的表現為移頸、翻腕、快速旋轉等動作,表現出該民族舞蹈的特點。
3.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是我國少數民族舞蹈之一,十分受歡迎,非常強調身體的膝、腳、胸、腰、手、頭等多個部位的統一配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舞蹈者形態上和舞姿上的共同審美與感受。藏族地區的舞蹈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個為民族歌舞,第二個為宗教舞蹈。同時,還能細分為“諧”“卓”“囊瑪”“羌姆”這四個類型。藏族舞蹈帶給人一種外向、高傲挺拔的特點,動作非常經典。“諧”是以歌舞為主的圓圈舞蹈,風格比較緩慢舒展、細膩流暢;而“卓”則代表著在圓圈舞蹈中表演性較強的舞蹈,這類舞蹈在表演過程中經常需要借助各種各樣的道具,對舞蹈技巧具有一定的要求;“囊瑪”則融入了內地樂曲和江南的舞姿;“羌姆”則是多由《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這一歌舞很少有歌唱的表現形式,整體呈現較為嚴肅。除此以外,歷史悠久的藏戲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經典劇目《朗薩姑娘》《蘇吉尼瑪》等都深受民眾的喜愛。
4.傣族舞蹈
傣族處于我國的西南地區,這一民族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一些民間的文學非常的著名。傣族也是我國民族中較為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該民族舞蹈的動作大多數婀娜多姿,具有節奏比較緩慢、溫柔、外柔內剛、充滿力量、動靜配合的特點。其中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以特有的屈伸動律形成的手、腳、身體的“三道彎”造型。這一造型也是傣族舞蹈中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同時,由于傣族人民的聚居地的影響,當地人民比較善于吸收來自周邊不同地區的文化精華,并將其他文化融入舞蹈當中,歷經長期發展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舞蹈風格,如孔雀舞、魚舞、蝴蝶舞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雀舞。這些舞蹈都充分體現出傣族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格。
(二)民族性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民族所在的地區和環境的不同,風俗習慣和語言各不相同,再加上受到歷史發展的影響,所以各民族的民族傳統和審美意識也各不相同。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具有深刻的民族性,民族性的核心就是舞蹈中體現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識和民族的價值觀念。比如,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作為歷史悠久且具有高度文化藝術傳統的古老民族,在我國,該民族被譽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舞蹈中常見的姿勢體態就是松胯、曲背、弓腰等。而這些舞蹈姿勢的來源主要與藏族人民長期在高原地區的生活環境和繁重的勞動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氣息。又如,苗族人個個能歌善舞,住在依山傍水的山腳或者山坡上,該民族的舞蹈中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苗族人民的生活,風格具有古樸真摯的藝術特色,充分體現了苗族人民的真善美品質。可以說,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充分體現了不同的民族性,深刻地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意識。
(三)文化性
每個民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獨特的文化,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風格、服飾、語言都有不同。在相應的文化環境的熏陶下,各個民族的民族文化在一直發展,其受到當地流傳下來的文化經久熏陶。所以其舞蹈中也會具有該民族文化的元素,擁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
比如,蒙古族在古代時以狩獵為生,屬于游牧民族,該民族的舞蹈中就有很多騎馬、射箭等動作元素,該民族的整體性格是熱情豪放、豪邁爽朗、英勇果敢。這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格的主要體現之一。又如傣族,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處于風和日麗且炎熱的亞熱帶氣候。其舞蹈文化也歷史悠久,受到云南地域的影響,傣族人民會將孔雀和蛇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并且傣族人民非常喜歡水,認為水是圣潔的,著名的潑水節和賽龍舟等都是其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傣族的舞蹈肢體動作十分優美含蓄,靈巧質樸。受到環境影響,整個傣族人民的性情都比較溫和、勤勞,比較溫柔厚重。
此外,民族文化也會受到地域環境和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縱觀我國歷史,有過多次大規模的民族遷徙的情況。在漫長的遷徙中,遇到其他地方生活的人民時,就會產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同時也會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將其與自身文化進行結合,形成新的文化,促進自身文化的不斷發展與傳承。
三、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獨特的舞蹈文化,作為我國傳統優秀藝術瑰寶之一,不僅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還充分凸顯了我國舞蹈藝術的魅力。作為中華兒女,務必要積極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民族舞蹈藝術,真正認識民族舞蹈的涵蓋價值。同時,還要充分重視教育與創新,注重不斷提升舞蹈文化的藝術內涵,以此實現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可持續發展。
(慶陽市隴劇研究所)
作者簡介:何多多(1992—),女,甘肅慶陽人,大專,國家四級演員,研究方向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