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轉型背景下,高新科技企業飛速發展,為我國提供了創新發展機會。其中,人工智能業務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人工智能市場存在巨大發展潛力,與該領域有關的公司呈現爆發式成長態勢。選取國內智能語音行業的龍頭企業科大訊飛作為研究對象,以EVA理論與可持續增長理論為研究基礎,構建財務矩陣模型,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EVA;可持續增長;財務矩陣;企業價值;科大訊飛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創新改革,高新技術企業日益成為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雖然得到了極大關注,但是也面臨諸多困難,研發支出較大、資金回籠緩慢等是其固有缺陷;另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如果資金投入不足,研發活動就會受到制約,進而降低其競爭力。現實來看,有效使用資金、創造價值和實現可持續增長對高新技術產業至關重要。本文以EVA(經濟增加值)理論與可持續增長理論為研究基礎,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訊飛”)的財務現狀作為研究出發點,構建財務矩陣模型,整理該公司7年財務報表的有關指標,分析該公司的價值狀況。另外,科大訊飛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佼佼者,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發現其所在行業的共性問題,進而提出優化建議。
1EVA財務戰略矩陣概念和模型構建
1.1概念
財務戰略矩陣理論是將可持續增長理論和價值創造理論聯系在一起,先根據企業價值創造趨勢將其分為增值與減值2種狀態,再根據企業資金情況將其分為剩余和短缺2種狀態。財務戰略矩陣是指聯系以上2類指標,得到4種發展狀態,通過分析企業的實際情況,判斷其所屬狀態,對應地提出財務戰略和經營對策的系統過程。
1.2模型構建
本文構建二維矩陣模型,即通過橫縱軸分為4個象限,其中橫軸用于評價企業資金狀態,縱軸用于評價企業價值狀態[1]。4個象限分別為:①增值型現金短缺;②增值型現金剩余;③減損型現金剩余;④減損型現金短缺。通過2個維度、4個象限構建企業財務戰略矩陣,可以清晰地反映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利于全面把握企業現狀[2]。企業財務戰略矩陣見圖1。
2科大訊飛財務戰略矩陣模型的構建
2.1科大訊飛簡介
科大訊飛(股票代碼:002230)于20世紀90年代創立,總部設在合肥市。歷經多年艱難摸索,科大訊飛于200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上市。科大訊飛是一家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股權相對分散,當前第一大股東為中國移動。該公司正朝著語音、通信增值、嵌入式、教育、行業軟件和系統集成的行業方向發展。
現如今,人工智能無疑是我國發展最迅速且重要的行業之一,而此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領域是語音識別功能,科大訊飛前景可謂一片光明。考慮到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行業具有內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選擇該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頗具代表性。
2.2科大訊飛資金狀態
本文通過計算銷售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之差是否大于0來判斷科大訊飛的資金狀態。具體步驟是:先從科大訊飛的年報中查找相關數據,再計算銷售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的差值,以此來判斷科大訊飛的資金情況[3]。科大訊飛2015—2021年資金狀態見表1。
科大訊飛作為一家典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具有該類企業的普遍特點,即研發費用所占的比例較其他費用來說較高。這是由于相關研發項目一旦成功,就將助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但是大量研發投入造成其他項目的發展不平衡、不持續,進而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的財務風險。由表1可知,2015年,科大訊飛現金短缺問題較嚴重,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當年開工項目成本增加;二是未達到結項條件的研發資本化項目投入金額較大。2017—2018年,科大訊飛現金短缺仍嚴重,主要原因在于這一時期銷售規模擴大的相關投入和公司新產品研發投入增加。2019年以后,科大訊飛現金短缺問題有所緩和,主要是因為公司收到的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增加,同時很多研發項目開發完成,增加了營業收入。但總體來說,該企業的現金短缺問題不容樂觀。
2.3科大訊飛價值狀態
EVA為經濟增加值,它能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更真實地反映公司價值情況。若EVA大于0,說明公司業務創造價值;若EVA小于0,說明公司價值被減損。科大訊飛2015—2021年價值狀態見表2。
由表2可知,科大訊飛2015—2021年EVA變化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企業多年來一直在擴張規模,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而很多大型項目仍處于開發階段。2015年以來,科大訊飛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推進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業務規模化。2017—2021年,科大訊飛一直處于價值創造狀態。
我國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秉持高度重視的態度。國務院在《“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我國已將人工智能列為“新型基礎設施”之一,重點扶持人工智能的發展,利用人工智能彌補民生需求的不足,建設“幸福中國”。相關政策為包括科大訊飛在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創造了適合發展的宏觀環境,有助于企業不斷進行價值創造。
2.4科大訊飛財務戰略矩陣的構建
科大訊飛2015—2021年財務戰略矩陣見圖2。由圖2可知,科大訊飛多數年份處于財務戰略矩陣的第一象限,表明其營業收入無法支撐企業長遠發展,但仍創造了價值,發展前景良好,這也是成長期企業的典型特征。總體上看,科大訊飛的資金缺口較大,會對其價值創造能力產生不小的沖擊,需要對資金狀況予以重點關注。
3財務戰略矩陣模型企業價值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從科大訊飛發展狀態和實際情況出發,綜合分析該企業在2015—2021年的財務戰略矩陣,發現了各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3.12015年和2016年的問題及對策
(1)問題。由圖2可知,2015年和2016年科大訊飛均處于價值減損、現金短缺狀態,位于第四象限。雖然企業銷售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價值有所下降。這表明將資本成本加入分析后,即便銷售額在增長,股東也并沒有盈利,而是出現虧損,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稅后經營凈利潤太少。此時,科大訊飛正處于技術突破期。在2014年之前,科大訊飛采用是TOB商業模式,有時甚至不得不依靠政府補貼。
(2)對策。針對價值減損、現金短缺狀態,科大訊飛應采取提升投資資本回報率的戰略,具體分為兩步:一是提高稅后凈利率;二是提高總資產周轉率。此外,科大訊飛通過減少資本成本和處置部分業務單元也可改善這種狀態。
3.22017—2021年的問題及對策
(1)問題。由圖2可知,2017—2021年科大訊飛處于價值創造但現金短缺狀態,位于第一象限。科大訊飛在此期間能夠增加企業價值,但是缺乏資金。從生命周期看,此時科大訊飛處于成長期,因此資金需求量較大。近幾年,科大訊飛堅持推進“平臺+賽道”的人工智能戰略,預計其資金緊張等問題短期內不會消失。
(2)對策。科大訊飛應采取措施加快資產周轉速度,提高資金運營效率。處于成長期的企業通常會分配大量資金用于投資,科大訊飛可選擇多元化投資方式,有效降低風險。同時,科大訊飛可通過優化業務狀況實現更好的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與合作伙伴結成戰略聯盟,加強整體競爭能力;對資本支出進行預算規劃,進一步提升投資管理水平。
4對科大訊飛未來發展的建議
本文基于科大訊飛2015—2021年的財務報表分析,構建財務戰略矩陣,計量其經營業績和發展狀態。從科大訊飛實際情況和分析結果看,其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在此提出相關優化建議。
4.1優化投資戰略
科大訊飛應加大科研投入,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科大訊飛努力跨越從核心技術突破到規模化產業應用這一高門檻,在以語言技術為核心的基礎上,堅持“平臺+賽道”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拓寬市場,在關鍵賽道上“從領先一步到領先一路”的格局持續加強。接下來,科大訊飛要持續引領人工智能科技進步,實現可持續穩健發展。此外,科大訊飛可采取更加靈活的多元化投資方式,適當減少不必要的投資,以此增加現金供應。
4.2優化籌資戰略
基于盈利水平有待提升的現狀,科大訊飛應積極實施股權融資策略,從外部吸收資金,以股權融資和長期負債為主,保持較低水平的短期負債。當盈利水平明顯改善時,科大訊飛可逐步增加短期負債,構建較為合理、穩定的資本結構。總之,科大訊飛應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和行業變化采取恰當的籌資策略,在各個發展時期使用合理的融資方案,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有效控制財務風險。
4.3優化營運資金戰略
科大訊飛應采用提高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和存貨周轉速度的策略,以此提高經營效率,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除此之外,科大訊飛還應提高應收賬款和營運資金管理能力,通過加快資產周轉速度的方式減少該方面資金所占比例;同時把資產利潤率低、周轉速度慢的資產處理掉,以使資產利潤率上升。高新技術企業投入較多的研發支出確實有利于其長遠發展,但也不能盲目投入,合理做法是加大投入資本化支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費用化支出,努力縮短項目研發周期,提高投資效率。
5結語
近年來,我國對人工智能扶持力度加大,給以智能化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使其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科大訊飛更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科大訊飛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應特別關注企業價值創造和現金余缺情況,研究和分析各個階段的發展狀態,并結合實際,及時調整和優化企業財務戰略,以滿足不同時期的發展需要,持續創造企業價值,實現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1]王郁茹.財務戰略矩陣在企業的應用分析[J].財會通訊,2018(35):69-74.
[2]柴源源.基于財務戰略矩陣的公司財務戰略選擇[J].財會通訊,2019(8):66-70.
[3]劉冰雪.基于財務戰略矩陣的波司登公司財務戰略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21.
收稿日期:2022-09-02
作者簡介:
楊文芳,女,1997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審計、會計理論與實務。
任富強,男,1972年生,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審計、會計理論與實務。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一流課程建設項目(32404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