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建設工程項目風險點多、影響面大。通過科學構建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評價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確立指標權重,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建立風險評價模型,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建設工程項目風險進行定量評估,并提出高校工程管理風險控制策略。
關鍵詞:建設工程;層次分析;模糊評價;風險控制;高校
0引言
2017年,江蘇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蘇省省屬院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實施指南(試行)》指出,“學校應當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評估,準確識別經濟活動的重要風險”[1]。內部控制是組織實現目標的重要保障,識別、評估、控制風險是內部控制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經濟業務中建設工程項目具有持續周期長、資金投入量大、建設環節多等特點。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存在管理混亂、監督缺失、風險突出等問題。運用科學方法定量評價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并采取有效風險防范措施,能夠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1構建建設工程項目風險指標體系層次結構模型
本文中風險指標體系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內部控制風險一級指標包括內部環境風險和業務活動風險。根據江蘇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蘇省省屬院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實施指南(試行)》,并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2],將內部環境風險下的二級指標設定為人力資源風險和組織管理風險,將業務活動風險下的二級指標分為立項風險、設計風險、招標風險、施工建設風險和驗收風險,并根據各二級指標特點分別下設三級指標。相應的指標體系層級結構模型見表1。
2構建風險評價模型
2.1模型構建方法理論
本文依據表1中的風險指標體系層次結構,運用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計算各級指標的風險得分。層次分析法將目標分解為多個目標或準則,進而分解為多指標的若干層次,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各層次權重,以作為目標(多指標)優化決策的系統方法。該方法多用于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權重的確定。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價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總體評價,能較好地解決模糊、難以量化的問題[3]。
2.2模型構建具體步驟
2.2.1確定每一級指標的權重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每一級指標的權重,用Wi表示一級指標Ai的權重,用Wij表示二級指標Bij的權重,用Wijk表示三級指標Cijk的權重。
1.構建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
對指標體系各層次的同一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判斷矩陣,依據兩兩因素比較的相對重要性,結果以1~9標度表示(見表2),以此可以得到如下判斷矩陣
2.計算指標權重
3.進行一致性檢驗
2.2.2確定評語集合量化集
2.2.3確定二級指標量化矩陣
2.2.4計算各級指標的評語得分
3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評價實例分析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卓越計劃”建設單位及教育部“雙高計劃”建設單位。近年來,該校飛速發展,目前正進行實訓教學基地二期建設,校內各大中型維修改造工程項目日益增多。然而,該校工程管理部門專業人員緊缺,工程結算職責仍由審計處承擔,工程項目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與風險。本文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案例,評價并分析其建設工程項目中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從而有助于及時采取措施防范風險。
3.1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評價
3.1.1確定各層次指標權重
邀請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對各目標層指標進行一一對比并打分,形成判斷矩陣。以業務活動風險中5個二級指標為例,形成專家對目標層5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打分表,見表4。
3.1.2確定評語集合量化集
3.1.3確定評價指標量化矩陣
為了保證評價樣本的有效性及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邀請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程項目比較熟悉的10位專家,對三級指標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見表5。
3.1.4計算各層指標的評價得分
3.2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評價結果分析根據評價結果可以看出,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綜合得分為3.05分,處于“可能”與“很可能”之間,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整體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引起重視。與業務活動風險相比,內部環境風險較小。在業務活動的3個關鍵階段中,立項、設計與施工3個環節是建設工程內部控制風險的主要分布點,風險得分均大于3分,處于“可能”與“很可能”之間。其中,立項環節風險最為突出,說明單位在建設工程立項環節存在較多漏洞,需重點關注項目建議書與可行性報告的編制,避免項目內容、性質、用途模糊,避免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研究深度達不到實際要求,最終導致項目決策不當,達不到預期,造成資金與資源浪費。施工建設環節風險居于第2位,風險發生可能性較大,需要重點關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與安全監管活動,特別是在簽證變更環節要防止現場控制不當造成工程變更頻繁,避免費用嚴重超支、工期延誤。設計環節風險得分為3.17分,風險很有可能發生,而項目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的準確度和深度與后續項目招標和施工存在密切的聯系。設計環節風險若不加以控制,將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4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內部風險控制建議
4.1強化全員風險意識,設立業務風險預防屏障
高校管理者應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在與財務、審計相關的工作會議上強調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相關培訓,將風險意識滲透到每位員工思想中[4]。在建設工程風險管理中引入Bow-tie模型,梳理建設工程中的主要風險,形成風險清單,構建涵蓋風險事件、危險源、危險后果、預防措施、糾正措施5個因素的可視化Bow-tie模型,幫助識別事故發生的起因和后果,并能在事故發生前后分別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及控制事故的發生,以此降低風險發生概率。第一,由工程管理部門梳理各環節關鍵風險事件,并按照Bow-tie模型分析事件發生原因、后果及事前預防和事后控制措施,形成初步模型;第二,由審計部門根據審計經驗對模型進行審核和修正;第三,組織校內相關專家小組對風險進行最終審核和確認。定期評估風險并根據評價結果動態調整Bow-tie模型,通過建立風險防范屏障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及風險影響后果。
4.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風險存在主要原因是內部控制的缺失。建立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能夠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5]。第一,確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根本制度,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規范等;第二,建立建設工程項目具體業務管理規范,針對建設工程的立項、設計、招標、施工建設、驗收5個環節形成具有針對性、細化的管理規范或工作指南,對工作流程形成清晰、具體的指導;第三,建立建設工程項目監督管理制度,審計部門針對建設工程項目形成專門、具體的工程審計管理辦法,進行有效監督;第四,完善重要事項“集中會審”機制,對于項目建議、可行性研究報告、概預算等,應當由單位內部的規劃、技術、財務、法律等相關部門專家或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
4.3切實開展建設工程管理審計,加強風險管理與監督
據調研,在江蘇省高校中,有一半以上學校建設工程內部審計是以“造價、結算”為主,并未嚴格落實江蘇省建設工程審計“負面清單”,內部審計監督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工程管理風險也得不到有效控制。實施建設工程管理審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規范管理。第一,轉變審計模式,開展“示范性”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審計。鑒于建設項目各階段活動特點相似,重點對新建項目開展“示范性”管理審計,從項目立項到驗收結束,對每個階段均開展管理審計,對各個階段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提出對策建議,形成示范性審計建議,并由工程管理部門根據審計建議整理出指導手冊,應用于其他建設項目管理。第二,建立工程管理審計聯席會議制度。由工程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工程管理審計中的難點和問題,尤其對審計中發現的具有普遍性、傾向性,涉及歷史遺留、體制機制等的疑難問題進行集中會商研究,提出解決方法,推動審計工作進行。第三,加強信息公開。在全校范圍公開審計項目、審計內容、審計結果、審計整改進度等關鍵信息,加大關注度,形成各方監督合力,促進工程管理部門優化管理、控制風險。
5結語
內部控制建設是高校健全治理體系和增強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地評價各項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風險,能夠幫助高校有效防范風險。本文研究了建設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定量評價方法,為高校其他經濟活動的風險評價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同時提出了建設工程項目風險防范措施,對高校內部控制風險防范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1]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省屬院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實施指南(試行):蘇教財〔2017〕2號[A/OL].(2017-02-03)[2022-10-28].https://www.czimt.edu.cn/sjc/2020/0108/c6060a12107 8/page.htm.
[2]喬春華.高校內部控制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
[3]楊靜.Y公司融資業務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8.
[4]孫論,彭曉.管理審計視角下高校建設工程審計全覆蓋運行模式研究[J].中國內部計,2022(6):18-24.
[5]劉為.高校建設工程內部控制評審探析:以典型案例分析法為例[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2(5):12-14.
收稿日期:2022-11-07
作者簡介:
張廷熙,女,1990年生,碩士研究生,審計師,主要研究方向:內部審計。
唐嵐,女,1966年生,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內部審計。
時杰,男,1980年生,碩士研究生,審計師,主要研究方向:內部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