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是促進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引擎,但是財務風險較高可能影響其可持續發展。以A科技公司為例,分析該公司存在的財務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信息技術企業應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優化資本結構、建立預警系統來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進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企業;財務風險;股權激勵;高質量發展
0引言
信息技術產業屬于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其發展不僅能為我國傳統制造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持,而且還與國家信息安全密切相關。國家密切關注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黨的二十大為信息技術產業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即要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加快利用創新驅動行業發展,著力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信息技術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近年來,不斷有信息技術上市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在ST企業中,信息技術企業數量位列第二,僅次于制造業。同時,信息技術企業普遍存在高風險、行業集中度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相對其他行業內的企業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財務風險更突出。因此,本文選取A科技公司作為案例,分析其存在的財務風險,并提出應對財務風險的措施,為其他信息技術企業提供借鑒。
1A科技公司簡介
A科技公司成立于1992年,其主營業務是智慧軌道交通和智能城市交通,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2017—2019年,A科技公司在完善自研產業鏈的同時加強管理優化和費用管控,凈利潤從2億元提升至6億元。但2020年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智能產品市場競爭愈加激烈,A科技公司項目建設進度、產品落地、新基建投入都不及預期,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出現大幅度下降。另外,A科技公司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率從2017年的79%提升至2020年的96%,融資結構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從企業內部看,A科技公司存在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利潤分配風險,導致其抵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消極影響的能力有所下降,對經營業績產生了影響。
2A科技公司財務風險分析
2.1籌資風險
籌資是企業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信息技術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內技術更新速度普遍較快,研發創新需要耗費巨資,而通常企業自身積累的內部資金不足,在進行研發創新時嚴重依賴外部融資[1]。信息技術企業籌資風險高,主要是因為其無形資產占比較高,行業集中度不高。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信息技術產業的無形資產占比較高,且專注于研究開發,因此可用于抵押的存貨和固定資產較少,企業負債的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一旦金融市場出現波動,信息技術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沖擊,項目資金周轉也會更為艱難,從而加大信貸風險。我國信息技術企業雖然數量多,但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沒有形成集中效應,社會對中小企業的信任度和關注度都較低。因此,小規模企業在籌資方面可能面臨更多限制條件,從而影響其可持續發展。
A科技公司的籌資風險具體表現為:①籌資來源主要是債務籌資,從現金流量表看,近年來籌資活動取得的現金主要來自借款,說明公司還債壓力較大,且籌資成本增高可能會帶來籌資風險;②流動負債占比高,由2019—2020年報可以看出,A科技公司負債規模逐年增加,且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特別是在企業擴張期可能會因無法及時還貸而影響企業信用,從而增加籌資風險。
2.2投資風險
由于融資風險高,信息技術企業的發展受到資金限制,繼而影響企業的投資態度及結果。譚慧雯[2]通過實證研究表明,在信息技術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一種“低投資”現象,即由于受資金限制,當企業面臨有巨大利潤的項目時,往往會表現出較為謹慎的投資態度。同時,信息技術企業主要圍繞計算機、通信設備開展業務,同時伴隨著相關設備的生產制造,而這些設備的折舊費用占比較大。在投資初期,受到行業政策、市場和研發進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無法預料投資回收期的長短和收益的大小。因此,當企業的成本費用增速比營業收入增速快時,中小企業會面臨更高的投資風險,經營將受到影響。
A科技公司的投資風險具體表現為固定資產投資占比不斷降低。近年來,A科技公司固定資產占其總資產的比重呈下降趨勢,研發投入占比逐年上升,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中,90%以上為投資支付的現金,說明公司將小部分資金用于長期資產,將大部分資金用于研發,這可能導致企業投資風險增大。
2.3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是財務活動中的第三個階段,也是企業產品獲得收益的階段。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快,企業要想在行業內不被淘汰,必須不斷進行研發創新。這導致一款產品在投入市場之后,獲得的收益可能遠遠小于企業的預期收益,進一步使企業繼續進行研發創新的資金受限。此外,我國信息技術行業有先安裝、后支付的習慣,企業普遍存在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情況,若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回收,企業將會面臨的壞賬風險[3]。
A科技公司的資金回收風險具體表現為:2019—2020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存在較大波動,總體有所下降,表明公司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增加,這會導致企業資金回收風險加大;2019—202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波動較大且有所降低,表明企業經營收入很不穩定。因此,A科技公司應做好投資項目的選擇。
2.4利潤分配風險
股利分配是我國上市公司的一項主要金融決策,對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融資模式的選擇與企業融資渠道、資本結構和經營規模等密切相關。信息技術產業對知識、人才、技術有著特殊需求,因此在進行利潤分配時,應與傳統制造業分紅有所不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投入再進行分配。
近年來,A科技公司雖然實施了分紅配股,但分紅金額僅占未分配利潤約2%,表明企業股利分配率較低,大量資金用于繼續投資研發。這會影響企業員工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尤其是行業內技術、知識投資占比較高的企業,利潤分配較少,可能會影響人才留用。公司股東也可能將對股利收益的消極情緒反映在公司股價上,進而影響公司市值。
3A科技公司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基于上述4種風險,A科技公司通過調節資本結構、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關系、優化項目管理等方式降低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重點加強應收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2021年,A科技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凈利率從1.8%增至4.9%,業務毛利率達到63%,帶動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提升,實現業務高質量發展。
3.1可轉債轉股
2020年,A科技公司發布了贖回可轉債的公告。截至2020年4月8日,A科技公司的可轉債已經轉換10 854.1萬股,約為公司可轉債發行總量的98%。因為可轉債具有債券和期權的雙重屬性,所以其持有者在應用上變得更為靈活。早期發行時,可轉債發行人以債券的形式來融資。他們能以公司的總體發展狀況為依據,選擇持有到期后收取本金和利息的方式;也能進行轉股,持有公司的股票,通過分紅或出售股票來獲得收益。此外,A科技公司的可轉債采用階梯式利率,在后期利率較高的階段推動大量轉股,企業無須償還高額利息,極大地降低了融資成本。
3.2加大對主營業務項目的投資
A科技公司主營業務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智能軌道交通,在通過發行可轉債擁有資金后,加大了對這2項主營業務的投資,主要用于支付項目施工工程費用、購置設備及其他項目投入。這有利于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熱潮搶占市場份額,促進企業研發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此基礎上,A科技公司的投資風險也有所降低。2021年,A科技公司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有所上升,企業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3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
由于A科技公司主要融資來源依舊是借款,這就需要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關系,對企業借款產品進行合理設計。A科技公司通過合理規劃授信額度、授信期限,縮短單筆借款的期限,在借款時與銀行約定了提前還款條款,以便利率波動時能夠及時進行調整。
3.4優化項目管理
由于信息技術企業市場競爭激烈,A科技公司的智慧軌道項目投入大,交付實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果不能對項目各環節的質量和成本進行管控,就會導致盈利能力不足,加大資金回收風險。鑒于此,A科技公司開展了項目結構“強矩陣”的調整優化,充分調動企業資源并將資源投入更有前景的項目。此外,A科技公司還利用各類數字化工具對項目施工的流程進行控制,實現管理流程透明化,保障項目的穩定實施。
3.5完善股權激勵機制
隨著A科技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其對優秀人才和技術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因此需要持續完善多層次的薪酬股權激勵機制。2021年,A科技公司完成2 822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記,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完成1 200萬股股票非交易過戶,涉及300多名骨干員工,進一步增強了公司核心團隊的信心和凝聚力,激勵全體員工共同實現公司目標。同時,A科技公司根據當年經營績效及考核指標確定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4對信息技術行業的啟示
4.1加大研發投入,利用數智化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信息技術企業身處技術密集型產業,更應注重自主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技術進步能夠優化制造企業的內部結構,推動產業結構重構和升級,從而使制造企業的生產結構與資源配置效率得到全面提高。目前,我國信息技術企業總體處在高速發展期,應注重產品研發和技術革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并保持對國際市場需求的靈活反應,在基礎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繼續增加投資,落實技術規范,加強技術考核,健全技術梯隊,使技術和研發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并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自主與集成創新相融合。企業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將“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增強技術改造能力,促進研究結果產業化發展,加快相關新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快速發展并融合創新,先進技術加快突破和應用,正在深層次改造企業的技術架構和商業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日益成熟,已經加速進入質變階段。智能化項目建設能夠幫助企業密切關注項目實施進度,將“產學研用”結合起來。數智化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產業需要依托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平臺,在技術、產品、內容和服務等多個領域進行整合和創新,加速企業業務重組、流程優化、服務升級,實現轉型升級。
4.2優化資本結構,促進產融結合
信息技術企業應對其資本結構進行優化,綜合、平衡地利用多種融資工具,采用增加股權與合理利用債權相結合的方式,在確保經營安全、穩定的前提下,適當利用財務風險為自身的迅速發展提供更可靠、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在此基礎上,信息技術企業可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融資平臺的作用,由過去的“產品經營”向“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轉變,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新戰略的實施。信息技術上市公司可以在內部對股權進行合理安排,對內部股東管理機制做出優化,從而避免持股比例高的大股東產生道德風險等問題;同時還能開展多維度考核管理,從而構建一個嚴密的監管體系,靈活運用股權激勵機制,既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又能實質性促進產融結合。
4.3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我國信息技術企業應完善內部財務風險管理機制,構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網絡,將各種管理功能及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法、技術手段貫穿其中,以此構建一種新型基礎工作運作機制;將財務信息化作為切入點,實現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融合。企業可運用內部網上協同辦公系統,進一步提升辦公效率。風險管理機制也能通過篩選和處理保護企業信息,反映企業信息資源是否得到了合理配置[1]。
4.4合理配置資源,發展相關多元化業務
從范圍經濟角度看,發展相關多元化業務可以促進與企業相關的行業之間實現剩余資源共享,推動資源在企業內部通用或遷移,從而使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也能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在多元化企業同類型資源中,資產相關性和能力相關性的交互作用還可以使管理者注意在資產獲取的同時加快對能力的培養,促進二者更好地匹配、整合,進而產生協同效應[4]。我國信息技術企業擁有大量沉淀性冗余資源,企業主營業務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在主營業務基礎上實施相關多元化業務戰略,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4]。
要解決現有經營問題,首先,信息技術企業要穩固主營業務,采取一定的措施抵抗競爭對手,保持市場份額;其次,在穩固基業的同時,信息技術企業可推動系統升級與技術服務創新,使之積極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拓展云平臺和云服務;最后,信息技術企業可重點支持物聯網智慧產業和金融產業,充分利用大數據搭建平臺,為新業務配套業務流程機制和績效考核,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5]。信息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將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金融、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的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通過更多新產品、服務和模式創新為新業態發展提供經濟增長點。
4.5制定合理的股利策略,合理分配留存收益
股權激勵在企業財務決策中至關重要,影響企業未來經營,合理的股利支付策略會對企業股權結構產生積極作用,促進企業穩定、健康發展。我國信息技術企業股利支付率普遍較低,對員工的股權激勵也較少,而是將更多的留存收益用于研發或新設備購置。股利支付率低可能導致股東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不足,繼而影響企業的股價和市值。因此,為了在股票市場上維護良好的形象,也為了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信息技術上市公司應增加對現金股利的發放力度[1]。
5結語
信息技術行業的發展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關鍵,要想降低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了要優化資本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合理配置資源,還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政府若能提升對該產業的財政補貼,并建立“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將對信息技術企業投融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幫助信息技術產業實現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之間的有效轉換。參考文獻[1]黎紅.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2]譚慧雯.基于產融結合的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投資效率提升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22.
[3]張友棠,李思呈.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定位研究[J].會計之友,2015(20):34-37.
[4]韋小柯.多元化業務相關性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
[5]李婧.基于fsQCA的信息技術企業多元化并購驅動因素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1.
收稿日期:2023-03-14
作者簡介:
王鴻,女,1999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財務規劃與控制系統。
鐘文娟,女,1999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公司治理。
王耀敏,女,1998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