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過后,新學期開學了。
早上6點10分,涿州市實驗中學校長王國輝又準時站在校門口值崗。盡管清晨仍有些寒意,但是能迎接學生們安全進入校園,他心里感到格外的踏實。
一
迎著明媚的春光,走進涿州市實驗中學。校園環境,潔凈如洗。課間操,出現學生們矯健的身影,他們朝氣蓬勃。青春是一首歌,是一首昂揚的贊歌。春風在他們身旁輕輕地蕩漾,宛若悅耳動聽的風鈴。
采訪校長王國輝,我們從學校的社刊《青春風鈴》談起。
教育藝術的本質,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王國輝校長推動學校成立各種社團,旨在給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空間和舞臺。他高瞻遠矚,說:“千年的文字會說話。”2007年,揚帆文學社成立,繼而推動社刊《青春風鈴》揚帆起航。敬請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關仁山題寫刊名。筆者也榮幸地被聘為名譽社長。
《青春風鈴》由辦刊初期的油印裝訂,到如今的精美印刷。刊發的內容,既有愛好文學的教師佳作,又有各年級學生的優秀習作,還選發師生們的書法、繪畫、剪紙等作品,已出版51期。從版式到封面,從設計到插圖,無不凝聚著王校長和編輯老師們的心血和汗水。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本校學生代表將《青春風鈴》作為禮物贈送給聯合國副秘書長貝楠先生,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校園文化的成果。
“以青春之彩筆,讓青春的風鈴在微風中搖曳”。這是2019年,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本華為揚帆文學社書寫的題詞。社刊《青春風鈴》是涿州市實驗中學一幀靚麗的名片,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語言質樸、鮮活、無華,被評選為“中國校園媒體報刊類”一等獎、“全國優秀學生社團刊物”。2023年4月,揚帆文學社被評為第十屆全國文學教育成果“百佳社團”。
二
王國輝參加工作33年來,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均日工作時間有十四、五個小時。今年,是他調到涿州實驗中學工作的第23個春秋,也是他任該校校長的第14個年頭。
憶往昔,過往歷歷在目。
2000年1月,王國輝從涿州市桃園中學調到實驗中學任副校長,主抓德育工作。
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靈魂。
他年富力強,快速出手,內外聯治。
對內,為消除校園安全隱患,他迅速出臺校內學生嚴禁攜帶管制刀具、嚴禁吸煙等規章制度。他經常深入班級、宿舍進行督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尊師愛校,發奮讀書,在學生之間蔚然成風。
對外,為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針對堵在學校門口的商販,及開在學校附近的網吧、游戲廳,他多次與相關單位聯系,開展綜合治理。與此同時,他每天與值班老師盯守在校門口,采取嚴防死守的對策,不給商家一絲機會。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這一站,就是幾年。學校周邊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002年,長期超強度的勞累,他開始感覺左腿的疼痛一再加劇,經醫院檢查,確診為股骨頭壞死。但他無暇顧及住院,而是采用中醫藥治療方案,進行保守治療,他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
在疼痛面前,他意志堅強。因走路艱難,為避免大家把他當成病人看待,他每天早上提前到校,并以自行車代步,腳踏車板,堅持早上與值班老師一起值崗。晚上回家,住在二樓的他也得抓緊扶手上樓梯。慶幸,現在他的左腿已基本痊愈。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初心。
他將德育作為學校的主線。他說:“對學生的教育不能采用生硬說教,而是通過活動育人,通過班會育人。”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祭掃烈士墓、參觀博物館、參觀三義宮等多種方式,引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他說:“教育既是有痕的,也是無痕的。”
2005年7月,他擔任教學副校長,全力推動實驗中學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教學從管理入手,從教研入手。他創建“校本教研日”,把原來的大教研組改成3個小教研組,分學科進行單元化管理。每個月每個學科用半天的時間,開展主題教研。由骨干教師引領,促進青年專業教師成長,教師能力整體得到提升,學校的教學成績位居全市榜首。
教育是情懷與付出。2009年4月,他開始全面負責學校工作,擔任實驗中學校長。
他以工作勤于他人、奉獻多于他人、業績優于他人的大思想、大境界,帶好班子隊伍建設。學校連續23年榮獲涿州市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勝獎,連年受到涿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三
以奮斗啟航,以勞動圓夢。
王國輝,現任涿州市實驗中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涿州市第九屆政協常務委員、保定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他先后獲得第三屆“中國好校長”創新獎、河北省先進工作者、河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河北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優秀黨支部書記、保定市最美校長、保定市名校長等50多項榮譽稱號。《中國教師報》《中國德育》《河北教育》《保定日報》等報刊媒體,先后報道過他的辦學先進事跡。
上述諸多榮譽的取得,來源于他對所摯愛的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地追求與探索。
2019年的“五一”勞動節,對校長王國輝來說意義非凡。他榮獲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河北省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當他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心情無比激動,眼角不由得落下了淚花。這是喜悅的淚花、幸福的淚花。他深深感謝黨和政府對他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極大鼓勵。
收獲的豐碩成果,得益于他的勤奮、他的汗水,更與他有著紅色基因的家庭密不可分。
王國輝,1967年出生于定興縣的一個革命家庭。其祖父,1938年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英勇奮戰,在兒子降生的第二年——1945年去逝,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其父,中共黨員,是20世紀60年代的高中畢業生,在故鄉四千多人的北七村,連續十幾年擔任黨支部書記。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身上埋下了堅強向上的種子。大學畢業后,他以拳拳的赤子之心,投身于祖國的教育事業。
他以大愛情懷踐行著初心和使命,時刻牢記著父親的教誨:“為人民做事,要廉潔奉公,多幫助他人。”
實驗中學,大家無論在學習、工作中,抑或家里遇到什么樣的難事兒、大事兒,都會第一時間找到他。他對待學生,關愛有加。他對待教師,關懷備至。他不僅是師生們心目中的好校長,也是青年教師、孩子們心目中的好家長。
“人在助人時,是快樂的;人在被助時,是幸福的;人在感恩時,是成長的。”他這擲地有聲的話語,感動并感染著更多的人,去學習去思考,再學習再思考。
春節期間,老師們紛紛給校長發去微信,表達感恩之情,送去新春的祝福。特摘錄一則如下——
王校長,過年好!祝您兔年大吉!我來到實驗中學整整十年了,從跟您的相處中,您的實干精神影響著我。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守望、踏實、肯干,花朵一定會開放。每天,您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學校。您的靜心守候,把老師們的冷暖放在心間。在這歲月靜好的實驗時光里,總能看到您的身影。感謝與您相遇,教會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我再次將誠摯的祝福敬上。祝新春大吉,歡愉且勝意,萬事遂愿皆可期。
四
“博學尚美,和諧創新”是涿州實驗中學的校訓。這所始建于1986年的全日制市屬初級中學,為涿州市重點中學。
實驗中學于厚重中見文化,于文化中顯人文。在校長王國輝的帶領下,秉承“守正創新,鑄魂育人”之偉業,開創涿州“實驗中學教育教學模式”。
他一直倡導以文化治校。這不僅見證了實驗中學的成長與發展,而且確立“以人為本,以文成人”的辦學理念。推動教育創新,引領師生共同成長。學校先后獲得“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北省德育示范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北省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近日,實驗中學被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榮譽稱號。
王國輝,“中國好校長”創新獎的獲得者。當筆者問他堅持的理由時,他說了三個溫暖的字眼——“和”“善”“誠”。“和”就是和諧、和氣、和藹,“善”就是善良、善念、善心,“誠”就是誠懇、忠誠、誠意。他質樸的話語,足以感動人、打動人、教育人,彰顯教育工作者的大愛情懷。
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王國輝積聚“幸福因子”辦學校,注重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使教職工感受到家的溫暖。實驗中學工會被評為河北省“模范職工之家”。
他關心學校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讓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惠及每個學生。同樣,他也關心每一位老師子女的成長,提示所有老師在學校對學生嚴格教育,在家里對子女也要嚴格教育。
辦公室主任王雅莉說:“校長給予我們的感覺,如父如兄。”這發自肺腑的語言,代表了老師們的心音。在接下來的一系列采訪中,也得到了暖心的印證。
五
打鐵還須自身硬。
王國輝重視學校的班主任工作。他深知,優秀的班主任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打造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6年以來,河北省每兩年舉辦一屆班主任素質大賽。涿州實驗中學脫穎而出。連續每屆以涿州市第一名、保定市前三名的成績,成功榮膺八屆河北省班主任素質大賽的獎項。這項榮譽,引起國內教育界的廣泛贊譽。2019年3月27日,《中國教師報》在頭版刊發《涿州實驗中學:讓班主任群體向上成長》的特別報道。
筆者在采訪的當日下午,與5名優秀教師代表進行座談,她們是張素娟、張靜、劉立穎、李雅靜、張海燕。她們分別擔任各年級的教研組組長,有的是參加過河北省班主任素質大賽的獲獎者,有的任德育處、教務處副主任。“巾幗不讓須眉”,這五朵金花,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暢談教育故事、班級管理、支教經歷、參加省班主任大賽的諸多成長過程。
每個人在發言的最后,皆用一句話來形容她們心目中的王校長。
張素娟,德育處副主任,河北省第二屆班主任素質大賽獲獎者。她說:“校長勤奮務實,善于給人搭建平臺,善于給人機會;總是扶助人成長,引領人成長。”
張靜,教務處副主任,河北省第六屆班主任素質大賽獲獎者。2021年,她曾去義和莊鄉中支教。校長在她眼里,是“無私大愛的,既有嚴厲,也有鼓勵和信任”。
劉立穎,河北省第八屆班主任素質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她曾為承德高新區、邢臺隆堯縣和本市多所學校做班主任培訓。她深情地說:“感謝實驗中學對我的培養,感謝校長對我的培養。我一定要把好的經驗推廣出去,使更多的班主任受益,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李雅靜,社刊《青春風鈴》的編輯,首創班級讀書課的先河,并在學校推廣。她說:“王校長是有情懷的人,總是激勵、鼓勵著自己成長。”
張海燕,初二語文教研組組長。王校長在她的心目中,是智慧引領型的校長。實驗中學教師隊伍風清氣正,得益于校長的智慧引領。她說:“每次王校長去聽課,總會密密麻麻地寫滿聽課筆記,指出授課老師的優點和不足,并給予指導,從而使其在教學能力上有了較大的提升。從教學團隊上來說,他憑借前瞻性的教研理念,智慧引領教學,要求教研組三個一起做。”
“他要求教研組的三個一起做——首先,要求教研組每周要做一個小課題。因為有任務追著,無形當中促進了教師的成長。例如,在他的引領下,我們做了紅色基因的文本閱讀,把課本中的紅色文本,統一在一起,既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一個促進,也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一個促進。其二,一起研究課堂教學模式,制定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打造高效課堂。其三,一起研究教本課程的特色化和綜合實踐課程,提升學科的教研能力。”
王國輝推動實驗中學教研與科研相融合,探索并實施教研組“三個一起做”工程。他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示范引領作用,讓每一位老師走上幸福的專業成長之路。學校先后有30多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說課、作課大賽中獲獎,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王國輝深情地摯愛著所從事的教育事業。
他儼若一株蓊郁的參天大樹,扎根于實驗中學這方沃土,汲取著陽光雨露的潤澤,春風的浩浩蕩蕩、枝葉繁密茂盛,讓學校教育結出了累累碩果。
他堅持“質量立校、文化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策略。實驗中學的學生發展中心、團隊活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累累碩果如同飄揚的旗幟,競相展現教育創新的硬核實力。
我們步入學生發展中心,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展板上的那組圖片:王國明、張素娟、代立然、郝青嚴、高建松、張靜、孟雪松、劉立穎,八名榮獲河北省班主任素質大賽的教師。
他對獲獎者格外重視,將他們(除一名老師調往外地)充實到學校的班子成員里。代立然、高建松任副校長,主抓教學和德育工作。張素娟任涿州市人大代表。其他老師分別任德育處、教務處副主任,同時兼任年級組長。學校已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具體舉措包括:班主任論壇成為常態,班主任大賽促進素質提升,“三個必須做”提升育人品質。
王國輝是教育工作的集大成者。每次大賽的關鍵時刻,他總是親自帶隊,傳道、授業、解惑。在每一位老師的獲獎背后,無不凝聚著他和班子團隊的智慧與力量。他深知,班主任的參賽過程,無論在才藝展示、班會設計、教育故事,還是現場答辯等方面,都是一個研究與思考的過程,都是一個不斷地學習與提升的過程。他們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成績卓然,不約而同地會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個人能力將得到大幅度地提升,繼而能夠帶動和輻射到其他人。
實驗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經驗,贏得《中國教師報》領導的認可與鼓勵。2019年5月,涿州市實驗中學被《中國教師報》掛牌為“全國班主任成長訪學基地”。
校長如沐春風般地介紹班主任們的成長故事,讓人沁人心脾,引人綺思。
他翻閱著一本本的《學生成長紀念冊》,興奮之情,無以言表。這些書籍是在他的倡導下,由班主任主編,班里的所有學生、熱心家長積極參與而編輯成冊。這176本《學生成長紀念冊》,風格迥異,稚趣斐然。記錄著每屆畢業生在校三年的美好時光。那一張張照片,一頁頁文字,凝結著無數班主任的心血。書中收錄學生們的真情日記,感恩抒懷,更有能使他們在未來共同憶及的美好篇章。
郝青嚴老師主編的《蔥蘢》一書,作為河北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基于校本研訓的初中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深受好評。王紅梅老師主編的《昨日青空》,書中最大亮點,是給班里每位學生畫的簡筆畫。校長介紹說:“紅梅老師善于學習,善于思考,與學生處成親人一樣,給予學生無私的關愛,還給學生們理發,與學生們去郊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班里學習的氣氛很濃厚。”
徜徉于實驗中學學生發展中心,這里恰如一座春意盎然、釋放清芬的百花園,令人流連忘返。
七
王國輝以任務驅動性,助推學生茁壯成長,因為每一個學生在他的眼里都有閃光點。
實驗中學團隊活動中心,吹響青春集結號。學生們在學校國旗班、小小講解員基地、志愿者團隊、學校小廣播站等一系列活動中,表現優異。鍛煉出一支素質過硬的學生隊伍,開啟共青團建設新的樂章。
校團委先后榮獲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五四”紅旗團委,保定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涿州市優秀團務工作先進集體,涿州市優秀小記者站等榮譽稱號。
春風拂面,暖陽絲絲。
我們走在校園里,但見博學樓墻體上面展示有39名優秀教師的彩照和獲獎感言。其中,15名榮獲涿州市十佳教師,8名榮獲涿州市師德楷模,還有榮獲省、市級榮譽的。震撼、感動之余,敬佩校長的帶兵有方。
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擔當。作為校長,他率先做班子成員的榜樣,班子成員做老師的榜樣,老師做學生的榜樣,學生處處有榜樣。
實驗中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王國輝如數家珍地介紹精英榜的上榜者,共有26名,全都是近些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2022年有4名:兩名清華、兩名北大,其中1名是教師子女。2021年1名清華、1名北大,考入北大的是教師子女。他們以最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看著那一張張洋溢著青春的笑臉,一個個幸福的感言,勵志的座右銘,大家紛紛贊譽。
他不愧為智慧的引領者,行動的帶頭人,身先士卒,每天從早到晚,行行進進,在校園、在班級、在圖書室、在學生公寓……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學校采取“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的學生自主管理方法,收效顯著。
王國輝對狀元榜上的學生們贊不絕口,他們是實驗中學的驕傲。每屆中考成績,實驗中學名列前茅。最多的時候,全市前10名,這里占9名;全市前20名,這里占19名。校長還清楚地記得每個人的中考成績。
他著重給我們介紹了2010年6月畢業于實驗中學的王雨濛,中考成績686分,裸分(文化課成績)624分,為全市并列第一。2013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現留校工作并繼續讀博。王雨濛在感言中寫道:“感謝實驗中學三年來的培養,感謝班主任謝素梅老師的耐心指導與悉心關懷。祝愿我的母校蒸蒸日上,越來越好,桃李滿天下。祝愿我的學弟學妹們,長江后浪推前浪,在逐夢路上追求卓越,心想事成。我驕傲,我是實驗人。”
八
王國輝以大教育理念開拓創新,立校立業,學校擁有河北省特級教師,省、市級骨干教師,50多人。
名校出名師,名師支撐名校。實驗中學教師發展中心,這里是教學教研工作的大亮點、大舞臺。名師墻上上榜者,都是參加省、市級各類比賽獲得一等獎的教師。
他結合各地的成功經驗與先進理論,精細研究每個學科的課程教學模式,制定“三讓六有”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三讓”即讓學習小組用起來,讓學生思維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六有”即有目標、有思考、有互助、有展示、有反饋、有評價。把“三讓六有”貫穿于教學實踐,進而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是教育之本。
他高度重視新入職教師的培養,開展“青藍工程”,以老帶新,組織師徒結對,奉行拜師儀式。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這才是實驗中學發展的潛力和后勁。實驗中學科研處為使教學科研成果真正地落地生根發芽,共編發《青春課堂》報紙177期。
他胸懷大志,開拓創新。做好校內教師工作的同時,加大“走出去、請進來、送出去”的力度,讓教師開闊視野,增長學識。與此同時,將實驗中學的好經驗、好方法,輻射到各地學校。新學期伊始,他便安排多名教師去外校學習,邀請專家來校做報告,安排副校長代立然去外校做報告。實驗中學與本市義和莊中學、承德圍場鎮中學校,實施“一對一”結隊幫扶。
他參與現代學校教育發展聯合會、燕趙校長聯盟兩個團隊,獲益匪淺。這是一種輻射與帶動。他說:“昨天,學校有60多人來參觀、學習。整整陪了一天,我也不覺得累。他們來的過程,也是對我們督促和提升的過程。這同樣是一種輻射與帶動。”
守正創新,鑄魂育人。
王國輝實施“帥才戰略”,落實“大教育觀”,培養素質優良的班子成員。學校相繼有五名副校長被市教體局提拔為教體局黨組成員、普教科長、中學校長和中心校校長。他們把實驗中學的教學理念帶到兄弟學校,為涿州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實驗中學因此被社會稱贊為“干部的搖籃”。
堅守初心,做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引路人。中國好校長王國輝,一直在前進中……
作者簡介:
劉劍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協會副會長、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副會長、《新老年》雜志副主編、涿州市作家協會主席。榮獲第四屆河北省精神文明辦“才女星”稱號,榮獲第十一屆荷花淀文學獎·特別貢獻獎,代表作《善思者》榮獲中國散文學會“中國當代散文獎”。
責任編輯/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