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在他的短詩《鄉愁》中,把對祖國綿綿的思念,比作郵票、比作船票,用最具象、最樸實、最直率的語言表達了最深沉、最悠長、最濃烈的情感,這首詩曾撬動一代人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共鳴。時至今日,當人們讀起這首詩,仍能喚起內心對家人、對家鄉、對祖國最純粹的情感。
現在,人們已經告別了“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的時代,可鄉愁仍是埋在每個人心底最深處的一粒種子,一縷炊煙、一幅畫作、一碗面、一首歌都可以喚醒它,讓它生根發芽,滿樹繁花。身在異鄉求學,每每回憶起家鄉,即便沒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孤獨,也少不得發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我的故鄉在河南。這里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黃二帝的誕生地,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是歷代兵家逐鹿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稱得上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老莊哲學、詩圣詩王、抗金英雄,書法神品皆出河南,可謂名人輩出,燦若星辰。每年三月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承載著全球中華兒女的鄉愁,牽系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情感!
新時代發展的十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信陽、南陽、安陽、鄭州調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的故鄉河南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周末到信陽、安陽、洛陽、開封等地去走走看看,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河南,認識自己的故鄉。坐落在信陽大別山懷抱里的郝堂村民俗古樸,土坯小屋和樹木、花草相映成趣,是美麗鄉村的新畫卷;安陽太行山深處的林州,峽谷景色優美,適合寫生攝影;古都洛陽,古風成趣,滿城盡是古裝客;開封清明上河園,商賈如織,再現清明上河圖。黃河古都邑,太行天路山、紅色大別山,我的老家河南是我永遠的鄉愁,也將成為更多人的詩和遠方。
新時代的十年,河南用區域優勢打造為鄉愁揚帆。十年來全國首個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逐步建成,中歐班列(鄭州)成為“陸上絲綢之路”,鄭州機場連續10年成為中部地區貨運量最大的機場,城市軌道交通日新月異;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等落戶河南,釋放出創新驅動的無限活力。當游客們安然入睡時,鄭州國際物流園區依然燈火通明。中歐班列(鄭州)輻射境外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全省二級以上公路連通所有高鐵站、機場、港口和省級開發區;鄭州機場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際樞紐航線網絡……中原大地上,一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帶來客流、物流、資金流的大規模集散、重組、整合,吸引了相關制造業和服務業集聚,并帶動相關產業進行結構調整。
我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航空港區”)依托“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造了智能終端產業、新能源產業和服務器產業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還發展了生物醫藥、半導體、航空物流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鄭州比亞迪在鄭州航空港區正式投產。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將把企業的技術、戰略、規模和品牌等優勢,與河南的人才、市場、產業和交通等優勢結合起來,助力河南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目前,通道優勢已經成為河南產業升級的新動能。安徽船老板盛金啟自周口中心港恢復通航起,就來到周口“闖碼頭”。如今,盛金啟船上的貨物種類有了很大變化,“從往外運糧食,到把糧食運回周口,再把面粉、食用油等成品銷往外地。”從原料供應方到食品加工方的角色轉變,正是河南樞紐經濟帶動產業發展升級的真實寫照。
新時代的十年,我們用鄉村不斷振興為鄉愁塑形。十年來全省七百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近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農業產業不斷優化升級,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值占比不斷提升,培育出一大批全國知名農業品牌;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無數個貧窮村莊舊貌換新顏。新時代的十年,我們用文化不斷繁榮為鄉愁鑄魂。十年來河南始終保持守正創新的發展初心,用創意打造了數不勝數的文創產品,“唐宮夜宴”“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風起洛陽”等多個傳統文化節目火爆出圈,打破了傳統文化在青年群體中傳播受阻的瓶頸,開創了屬于河南自己的文化發展模式。
新時代的十年,祖國的發展一日千里,家鄉的面貌煥然一新,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全體共產黨人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離不開全中國人民的辛勤耕耘。新時代的十年,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圓滿完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當代青年,我深知,新時代的鄉愁已經不再是門前草垛、門后麥田的兒時回憶,而是對家鄉飛速發展的喜悅,是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堅定決心,是對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勝信心。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我深切感受到,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到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瞻仰革命紀念地,重溫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并指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這是我們黨革命精神和奮斗精神的又一次傳承,我們這代人應該將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二十大精神時刻銘記心中,用拼搏、用汗水、用堅持開拓進取、不忘鄉愁。
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將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堅持自我革命,始終從容應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各種風浪考驗。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已經做好了投身共產主義偉大事業的萬全準備,已經充滿了“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強斗志,已經下定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堅定決心,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追求的、永恒不變的鄉愁。
責任編輯/石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