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評論標題,是一種加持,一種賦能。本文以網絡評論標題為研究基點,通過對不同形式的網絡評論標題進行整理歸納,試圖分析比較出這類網絡評論標題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探究標題對網絡評論本身質量的影響及其傳播力的影響,并進一步提出網絡評論標題制作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網絡評論標題;網絡評論;傳播力;網評
網絡評論標題往往決定著網絡評論的傳播效果,甚至是傳播速度。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下,人們對海量信息的捕捉已經進入讀題時代。當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網絡評論標題集中到同一個頁面上時,網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海量的標題中掃描,迅速作出判斷,進而決定點擊哪一條標題進行閱讀。一個好的網評標題往往一開始就能抓住人們的眼球,進而引導其“點進去”。
一、網絡評論標題的重要性
網絡評論是以網絡作為載體的評論,它是隨著時代發展,互聯網情境下的產物。網絡評論通常認為具有快速性、多面化、多渠道、多媒體、互動性等網絡特點,與報紙及電視的評論存在一定的區別,有其特有的屬性。
在信息多元獲取和信息高速傳輸的今天,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變成了“多點對多點”的立體網狀結構。[1]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每條網絡評論也可能只是信息洪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極易被埋沒。相同題材的網絡評論,其中有些能一夜流行,被網民瘋狂點擊,另一些則石沉大海,無人問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網絡評論流行的“密碼”究竟是什么?筆者認為,網絡評論的標題是決定其能否流行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網絡評論標題是網評會說話的“眼睛”,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有時,網絡評論一夜之間“遍網開花”,而標題正極大地改變著人們接收新聞信息的方式—網絡評論標題的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網絡評論的受歡迎程度。網絡評論標題的制作是一門藝術,是檢驗網評員綜合素質的“試金石”。標題策劃得好,能讓一篇網評脫穎而出;標題策劃得不好,再重要的網絡評論也難以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嶄露頭角。如今的網民絕大多數是先看“臉”,再看“才華”。[2]所以,先讓“臉”好看,這是一篇好的網絡評論需要做的第一步。
二、網絡評論標題制作的一般性要求
標題于網絡評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好的標題是一篇優質網絡評論的“半壁江山”,既決定了其質量,也決定了其傳播量。
真實準確是優質網絡評論標題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這個基礎,在此基礎上再追求生動、形象、吸引人。標題是核心信息的總結,是影響傳播的關鍵點,故而,標題一般應滿足以下五個要求:第一,準確概括全文或最精彩的局部,通過標題就能傳遞出重要的信息和主要的觀點;第二,吸引人,避免平庸空洞,力求有新意、有感染力、有吸引力,能讓人過目不忘;第三,直奔主題,增加信息量,避免不清不楚,讓標題直觀、直接;第四,不冗長,盡量去除干擾信息,短小精悍,這樣的網評標題一般更易傳播;第五,不要語句不通,不要造詞造說法,不要一味求創新求突破而忘了標題根本。
因此,在制作網絡評論標題時,需要把握以下五點:第一,要文題對應,不能脫離主題,能提綱挈領,需要準確鮮明地表達文章的核心觀點;第二,要“大題小做”,切莫太空泛、太宏觀,盡量小切口、深挖掘,切忌虛渺夸張、大而無當;第三,要簡潔明快,善于總結概括、提煉升華,避免拖沓冗長;第四,要含蓄生動,遣詞造句要新穎獨特,防止干癟枯燥、平淡蒼白、讓人觀之無味;第五,要巧用修辭,使詞句具有文學色彩和審美價值,更有生動性和感染力。
本文是基于網絡評論標題的傳播力探究,既然是“網絡評論”,如果在標題上加入一些網絡元素,會更接“網性”,更受網友喜愛。舉個例子,筆者在以“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為新聞素材撰寫網評時,標題上就添加了多個“網絡”元素—《“e”起守護,讓“后浪”在網上安全“沖浪”》,從“e”到“后浪”,再到“沖浪”,這些本身就自帶網絡屬性,撰寫跟網絡相關的網評題材既相得益彰,又接“網氣”,易于被網友接受,也易于互聯網的傳播。
三、通過案例分析幾種網絡評論標題特征
好的網絡評論標題究竟該如何制作?筆者通過自己十余年網絡評論寫作經驗加上查閱資料及多年觀察、收集、整理,類分出以下12個類別的網評標題特征。
(一)對比
《讓“小粽子”在國際傳播中起到“大作用”》《“搬磚男孩”,心中有座“巍峨的山”》《“快”時代教育需有“慢”堅守》《安裝“節水鎖”,更要鎖住“浪費心”》《“小公章”帶來“大改革”》《兒童化妝品“走俏”更要“走穩”》《基層留人,關鍵在留心》……這些標題的最大特征便是前后強烈的對比,無論是“大”“小”對比,還是“磚”“山”對比,抑或是“快”“慢”對比、“節約”“浪費”對比,都有強烈的視線沖擊感和留下深刻的情感印象,也能通過這樣的標題,一目了然傳遞出作者的觀點,讓受眾直觀了解文章主旨。
(二)形象
《用“人性化涼風”答好民生“烤”卷》《阻斷“網絡噴子”的“飛沫”傳播》《讓鄉土人才破“土”飄香》《警惕“情感欺詐”借“樹洞”之名挖“深坑”》《在城市“邊角料”中尋找“詩和遠方”》《基層干部不是“千手觀音”》……很多人對新聞評論的印象有一個比較刻板的誤區,覺得新聞評論就是高高在上、晦澀難懂,是“飄浮”的,不接地氣的。事實上,評論標題也可以很有畫面感,可以讓人浮想聯翩。通過這類形象的標題,讓高大上的標題瞬間可以接地氣,同時也更“接人氣”。
(三)優美
《去時風雨驟,來時滿庭芳》《新華時評:歲月為筆,山河為卷,青春作答》《@畢業生,乘風破浪,赴一場山海之約》《水韻悠悠傳文脈 古“運”新生展未來》《晨星作引,逐光而行,做清澈純粹的追夢人》《讓“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植根青年》《與秋天共赴一場“蘇韻”悠揚的文化之約》……綜觀這類標題,如詩如畫、如癡如醉、如夢如幻,將評論的“硬”和“銳”化為“柔”和“美”,讓讀者在優美的文字中體會作者觀點,感悟大氣磅礴。
(四)網性
《@年輕干部“中流擊水”正當時,“長風破浪”向未來》《騰“云”駕“數”,“蘇”寫數字鄉村新篇章》《為“好評中國”打“Call”》《E路同心共護網絡文明“滿園春”》《紅色旅游大量“圈粉”激蕩愛黨深情》《聚焦“隱秘的角落”,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網絡評論標題的網絡屬性上文已述,這里再結合更多案例可以看到帶有“網性”的標題的特質。這類標題主要是結合網絡流行元素,增加標題新意,讓標題更有“網感”,更符合廣大網友的閱讀習慣,可以讓網友有意、有心讀下去。
(五)共情
《“黨心”“民心”共此心》《一顆“赤”心繪旗幟》《老黨員的致黨情書:萬元黨費,無價初心》《“半截棉袍”見證人民的選擇》《交警查酒駕當代駕,是情與法的溫暖契合》《花開一路同心逐夢》《“我在追尋中更懂你”奏響奮進時代強音》……網絡評論的題中要義是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人心。在網絡評論標題中融入“共情”元素,就能激起讀者的同理心,能夠起到很好的宣傳和傳播作用,讓網評的力量得以彰顯。
(六)提問/反問
《舉報“野泳”有獎 能否全國推廣?》《飼養員暴擊猩猩,還打在誰的臉上?》《志愿者豈能成非法牟利的“遮羞布”》《“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誰該挨板子?》《拿什么來幫助突發疾病的客車司機?》《女童因保姆疏忽墜亡,家政行業亂象如何破?》……從這類標題案例上不難看出,提問和反問往往會比陳述更吸引人、更有力度。當然,“問”就要問到點子上,要問到群眾心坎兒里,這樣的“問”在批判某種現象或者給讀者思考空間上都是其他句式難以比擬的。
(七)引用
《帶病求學不言棄,用行動詮釋“我命由我不由天”》《“一針減掉10斤”,你還在相信這些“神話”嗎?》《切莫“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為布爾什維克而死,雖死猶生”—讀胡秉鐸寫給父親的信》……在網評標題上引用名言、詩句、原話、俗語、諺語、俚語等,既能讓標題更符合網絡評論文章主旨,也能起到更形象、貼切、接地氣的作用,而且寥寥數語就能通俗易懂地概括信息、傳遞觀點。
(八)諧音
《做好“暑托”不負“眾托”》《“江”潮涌動“蘇”說奮斗》《豐收≠浪費,持續做好節糧保“胃”戰》《濃情端午節,“粽”享中華傳統文化》《“麥”向豐收時,勿忘餐桌向儉“新食尚”》《“戴口罩”莫成“帶口罩”》《因“網”制宜,織就云端好“聲”態》……興盛于網絡的“諧音梗”向來為網友們所喜愛,將諧音應用在網絡評論標題上,既能“達意”,又十分形象,讓標題十分“吸睛”。
(九)排比
《民生工作當“看得準”“善開拓”“勇承重”》《做雨花英烈精神的追隨者踐行者發揚者》《塑造了共青團的立身之本、政治之魂、奮進之力、活力之源》《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敞開胸懷,給予海歸更多“安全感”“成就感”“歸屬感”》《溫暖從“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開啟》……排比類網絡評論標題有強調和起勢韻味,這類標題讀來朗朗上口又大氣磅礴,能夠很好地闡述作者的觀點和情感。此類網評標題比較常見,同時讀者也比較受用。
(十)對仗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他的“紅”源于人性的“真”》《兩會“代言潮”也是為民“好聲音”》《管好“身邊人”,守好“清廉門”》《征程萬里“多回首”,馳騁盛世“再奮蹄”》《唱好“合奏曲”寫好“家文章”》《堅持“點滴行”,引得“活水來”》……對仗類網絡評論標題能使句子對稱、工整,也能加強意思。該類標題整齊勻稱、節奏鮮明,便于吟誦、易于記憶,音調鏗鏘、富有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總之,此類標題無論用在新聞上還是帶觀點用在網絡評論上都深受喜歡。
(十一)簡明
《上海,加油!》《這座壩,這些人》《把每一本教材都打造成精品》《見證脫貧攻堅中國溫度》《讓科技創新造福全人類》《拿出極大精力抓青年工作》《韋東奕不需要被標簽化》《讓我們的城市更“養眼”》《讓世界看見“更好的中國”》……這類標題簡明扼要、直接傳達觀點、直入主題,且樸實、堅定,適用于大多數網絡評論標題。但其缺點是往往不夠引人注目,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被埋沒。
(十二)概括
《“2020年是最糟一年”哀嘆值得反思》《“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月薪1萬多招不到人”是市場的提醒》《商城為商戶減租2000萬:有情懷更有遠見》《“主動確認收貨”集聚善意的力量》《“花錢戒手機”背后的真問題》……概括性標題通常是“事件+觀點”的呈現方式。此類標題既準確又全面,不會太空,也不會太虛,讓人一目了然,通過標題既能知道事件之因,又能看到評論之果,定向明顯、直接、干脆。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黨媒是黨的主流輿論陣地,一張黨網,上連黨心,下接民心。評論員是媒體核心力量之一,是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重要組成部分,評論員的寫作直接關乎新聞輿論的導向。如果說新聞是快餐,那么,起始于新聞的評論,在思想的庇護下,歷久彌新。這是因為,在評論中,我們看到的是認識問題的角度、對待事件的態度和啟迪智慧的思想。作為意識形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力”是環環相扣、互為補充、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增強“四力”,不僅是記者、編輯的事,同樣也是對評論員的具體要求。所以,做網絡評論不能“閉門造車”,唯有堅持“四力”,才能將網絡評論文章寫好、寫活,也才能讓網絡評論標題更出彩。
新媒體時代,在增強“四力”的基礎上,網絡評論要想“破圈”,就要最大限度發揮網絡的優勢。網絡評論標題的呈現除了上文所述的12種,以漫評、視評、融評等新媒體形式呈現的網評,無論是吸睛程度還是傳播效率,都更具優勢。網絡傳播的載體在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在變,網絡評論也必須跳出單純的文字,主動擁抱移動化、視頻化、社交化、智能化的傳播變革。所以,網評在標題出彩的前提下,冠之以新媒體表達形態,是大勢所趨,也是現階段我們需要努力的大方向。
參考文獻:
[1] 羅筱曉.淺論網絡評論標題的特征及作用:以《工人日報e網評》為例[J].記者搖籃,2022(3):46-48.
[2] 楊谷,章麗鋆.讓網評成為短平快的輿論引導輕騎兵[J].新聞戰線,2022(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