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理華,張驍,劉麗濱,艾夏禹,張祥鵬,韓凱
(海軍潛艇學院,山東 青島 266199)
預選軍士教育作為軍隊院校職業技術教育重要環節,對學員專業知識教育、個人價值觀塑造及崗位任職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時代預選軍士兩季征兵工作有序推進,其教育教學困境也日漸凸顯,亟需推進課程體系實戰化教學改革,落實好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教學理念。
隨著海軍裝備快速發展和戰略轉型,潛艇執行遠洋航行和非戰斗軍事任務日趨頻繁。特別是隨著372潛艇斷崖等事故發生,對潛艇機電專業軍士專業能力和培養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學員牢固掌握潛艇機電專業裝備和使用技能。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作為潛艇艇員重要組成部分,是該專業中高級軍士選拔的重要來源,提高其培養質量意義影響深遠。潛艇航行過程中,潛艇機電專業軍士主要負責操艇、動力及機電等系統操縱使用、掌握潛艇位置和姿態信息,直接影響潛艇生命力和戰斗力。
隨著新時代兩季征兵任務有效推進,每年需開展兩季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教育教學培訓工作。然而,受教學師資力量、教學配套條件等因素,具體實施過程中將該專業多個艇型班次進行合班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和質量。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年輕教員未能同時掌握三種艇型機電裝備知識,教學思路和知識點差異性講解不夠清楚,學員理解和掌握存在難度;二是鑒于多個艇型機電裝備之間巨大差異,課程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單個艇型知識與崗位任職能力需求存在差距。
因此,在新時代兩季征兵背景下,如何立足現有教學力量和資源,針對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課程開展改革和重構,使學員掌握多型潛艇機電裝備共同特征和個性差異,初步具備與崗位任職相匹配的能力,更為海軍戰略轉型轉換奠定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也可為潛艇其他專業預選軍士課程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鑒。
2020年1月16 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從2020年起將義務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年一次退役調整為一年兩次征兵一年兩次退役。這一決定意義重大,為部隊軍士人才培養和更新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新的活力。但就潛艇部隊技術性兵種而言,面臨老裝備型號多、結構復雜、新裝備更新換代快等現實問題。在兩季征兵兩季教學任務中,教學師資緊張、多班次同步授課效果欠佳等矛盾逐步凸顯,如何在有限培訓時間內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以與潛艇安全密切相關的機電裝備課程為例,結合兩個合班班次教育教學實際,并參考基層部隊反饋意見和建議,還存在4個方面問題。
潛艇機電專業包括多個艇型機電、動力等裝備,各型裝備差異性較大,對教學內容針對性要求較高。因此,在前期一年一季征兵條件下,裝備課程按照多個艇型實施教學,按照裝備功能崗位、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操縱使用及維護保養等知識組織教學。這種按型號開展教學授課任務的教學方式,授課教員知識范疇、教學內容針對性及教學效果相對更有保障。而在兩季征兵條件下,受教學師資力量、教學配套條件、新裝備培訓、部分裝備退役等因素影響,每季多個艇型方向僅開設一個教學班次,并以其中某型潛艇機電裝備內容為主實施教學。雖在教學過程中也對多個艇型差異進行分析,但仍不夠具體、不成體系,距離預選軍士認知能力和基層部隊崗位任職需求尚有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進行優化重構,實現潛艇機電專業裝備課程共性和個性知識有機融合,為機電專業預選軍士形成任職崗位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識儲備。
軍隊院校軍士職業教育就是要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注重培養學員崗位任職領域內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這些新特點對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因此,開展實戰化教學工作,首先要在教學內容選擇上貼近實戰,緊密結合部隊裝備發展及使用情況,構建符合實戰情景的課程內容知識體系,培養學員知戰曉戰能力。以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機電裝備課程為例,前期主要在通用教室授課期間,雖充分利用結構動畫、實裝圖片、原理視頻及網絡課程等教學媒體資源,但對專業基礎知識薄弱的預選軍士而言,未能直接接觸實裝、模擬器等裝設備組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戰化教學質量和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實戰化教學條件建設,并在理實融合、教-學-做一體式教學模式應用方面開展探索和實踐,提升預選軍士裝備課程教學效果。
當前,新時代軍事教育思想要求軍隊院校加強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內涵建設,并提出“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是育人和育才的內在有機統一。課程思政不是在專業課程中生搬硬套開展思政理念培育,而是有效挖掘專業課程內容及其內在思想元素,樹立學員正確的知戰曉戰價值導向和追求,并將傳統文化、理想信念等內容恰當融入專業課程教育教學之中,實現鑄魂育人、立德樹人、陶冶情操與傳道受業解惑有機統一,培塑學員深層思維認知能力和責任擔當意識。以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裝備課程為例,前期教學過程中隨已在教學文書和多媒體資源講授過程中融入了思政思政元素,但是課程思政知識點的融入還較為生硬,在紅色教育、人文典故、科學原理等方面還不夠系統、不成體系,距離鹽溶于水的標準也還有較大差距,實戰化教育教學氛圍渲染還不夠濃郁。
根據2021年1月《軍隊軍事職業教育條例(試行)》文件要求,軍隊院校教育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基本途徑,而教員隊伍是履行軍事職業教育使命主體,也是部隊實戰化能力生成、建設與提升的引路者和實施者。前期,在一年一季征兵條件下,部分經驗豐富教員承擔了部分預選軍士教育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和質量相對更有保障。隨著軍士職業技術教育、軍士升級培訓、新裝備培訓及外訓等教學任務不斷增加,經驗豐富教員逐漸承擔這些層次課程教學任務。因此,在兩季征兵條件下,年輕教員主要承擔預選軍士課程教學任務。受裝備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實際裝備接觸較少、基層部隊工作經驗不足等因素影響,年輕教員在教學知識點把握、教學手段運用等方面距實戰化要求還有差距。各課程教學組雖通過集體備課、教學會商、新老教員“傳幫帶”等方式,對裝備課程相關知識進行了把關審查,但仍需提升合班教學情況下青年教員教學能力。
針對當前一年兩季征兵背景條件下,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課程體系現存實際問題,以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某裝備課程為例,從院校教員層次分析了教學內容針對性、實戰化教學條件、教育教學手段應用、課程思政及教員隊伍建設等方面現狀。為有效提升預選軍士教育質量,提升教學實戰化教學水平和任職能力,可以下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結合兩季征兵條件下,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課程體系合班教學現狀,深入基層部隊深入調研,積極收集基層部隊反饋意見和裝備發展實際,全面系統地分析裝備課程在教學模塊配置、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理念與方法手段運用、知識點體系化構建、實戰化環節實施、思政元素融入、教員師資力量配置等多維度、多層次的薄弱環節和要素,為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案、教材等文書資料更新與修訂提供更加詳實可靠依據。
隨著裝備技術和教學理念與方法手段發展,以及預選軍士中本科人數逐年增加、裝備課程條件建設不斷完善的資源優勢,就需要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改進教學與考核方法手段,踐行“因材施教、因時施教”教學理念。以潛艇機電專業某裝備課程為例,對設備結構組成等直觀內容,通過三維視圖、爆炸試圖及裝備實物進行展示和區別,幫助學員掌握多型潛艇機電系統典型設備異同;對工作原理性知識,可通過機械-液壓-電氣-控制多維信號傳遞流程等形式進行講授,幫助學員深層掌握機電系統工作原理;對不同艇型性能差異,通過教員和學員共同梳理潛艇機電系統裝備發展脈絡形式進行強化,提升學員對潛艇機電系統共性和個性知識的區分能力。此外,還可采用理實融合、教-學-做一體等方式實施教學,提升學員課堂參與度,有效體現“以學員為中心”教學理念。
根據機電專業預選軍士培訓目標,結合訓練內容與考核標準要求,及時更新教學知識內容,充分體現實戰化教學需求。以機電專業預選軍士某裝備課程為例,考慮裝備快速發展和部隊任職崗位要求,可以主戰型潛艇機電系統為知識脈絡,摒棄潛艇錨機和側推等陳舊內容,增加潛艇新裝備、新技術等新內容,通過知識體系更新為實戰化教學注入新鮮動力。此外,在知識體系安排方面,依據理論-技能-崗位任職能力生成規律,按照“由外部到內部、由機械到電氣、由局部到系統”思路,重構預選軍士裝備課程教學內容,揭示潛艇機電系統共有結構和局部差異,幫助學員掌握多個艇型機電裝備知識,為適應多型潛艇任職崗位奠定基礎。
古人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由此可見教員師資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隨著實戰化教育教學工作深入推進,對教員群體實戰化要求也越來越高。實戰化師資力量指教員群體具備專業的科學知識、過硬的軍事素質,并能夠將知識傳播與部隊作戰訓練有機融合,實現專業知識、使用技能與部隊裝備無縫銜接,進而有效提升畢業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就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師資隊伍而言,年輕教員需要持續更新知識結構,不斷創新教學理念,積極實踐教育教學手段,并加大部隊調研和溝通力度,深入一線基層部隊掌握裝備使用技能、裝備故障案例及部隊訓練情況。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引入部隊案例、院校成果,緊貼實戰搞教學研究,不斷淬煉自身過硬素質和能力,使學員更好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
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裝備課程涵蓋機械、液壓、電氣、控制等多個領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實現思政與專業有機互溶的教學效果,有效地幫助學員理解專業知識。根據學員知識掌握規律,可將教學內容分為理論基礎、操縱使用、維護保養三個層次,各個層次知識緊密銜接、融入思政元素。例如,理論基礎層次注重固強補弱、打牢基礎,引導學員用科學的思維觀和方法論,重視理論基礎,做好知識儲備。操縱使用層次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導學員勇于實踐、精于實踐的崗位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維護保養層次強調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引導學員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注重裝備日常維護保養。通過引入課程思政元素,強化學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
本文以兩季征兵背景條件下,潛艇機電專業預選軍士課程體系面臨困境為依據,立足現有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并以機電專業裝備課程為例,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師資力量與思政要素等方面對進行實戰化教學能力重構,提升了教學針對性和學員主體地位,構建了潛艇機電系統裝備課程共性基礎鮮明、個性特征突出的知識結構,使學員更加系統地掌握多個艇型機電系統裝備知識,為崗位任職能力形成奠定良好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