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田
(成來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白城 137300)
在我國快速發展期間,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更加注重環保工作,垃圾焚燒發電開始出現,并成為當下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位于某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的焚燒爐處理規模為500t,配有10MW凝氣式汽輪發電機組1臺,升壓用主變壓器型號為SZ11-10000/10,出線電壓為10.5kV,經10kV直配線路經斷路器與上級變電站10kV母線進行連接。本文以該案例為例,對10.5kV電壓等級并網的新能源電廠主變壓器設置問題進行了分析。
發電機定子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故障電流是其直接相連的電網的對地電容電流,主要包括所有架空線線路、發電機等。在對不同的電容電流進行計算時,要符合相關要求及標準。下面對廠外、廠內兩個部分的電容值進行計算,并最終得出總電容值。
通過了解,發現上網線路電纜、上級變電站10kV母線出線電纜的長度分別為2km與26km,這樣就可以通過公式得出對廠外電纜的電容電流。
(1)廠外電纜:L*,代入數據可以得到最終結果為29.4A;對于架空線路而言,對于上級變電站10kV母線出線架空線的情況,可以按照10回計算,每回為2km。(2)架空線:**L*,代入數據可以得到最終的結果為0.266A;在了解變電站站增加的接地電容電流附加值時,需要從由《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一次部分》中找,通過分析發現,10kV電壓等級的附加值為16%。綜合分析,可以得到廠外系統對地電容值的計算為:(29.4+0.566)×(1+0.16)=34.749A。
在廠內,10kV電纜的長度為1.6km,所以在對廠內電流進行計算過程中,可以按照下面公式確定。
(1)廠內電纜:L*,代入數據計算可得結果為1.68A。在本項目工程中,發電機電壓回路主要是發電機出線母線,母線的回路長度為10m。(2)母線:Ic=(0.5'1)·L·10-3,代入數據可得結果為0.01A。(3)發電機:Ic=0.46A。(4)變電站:在電壓為10kV的變電站中,變電站增加的接地電容電流附加值為16%。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當發電機定子在出現單相接地故障時,在廠內各個系統中對地電容可以合計計算:(1.68+0.01+0.46)×(1+0.16)=2.494A。廠外系統對地電容值+廠內系統對地電容值=34.749+2.494=37.243A。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當發電機定子出現單相接地故障時,一般是由于電廠上網路不經隔離措施而直接并網造成的,這時,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電流值為37.243A。按照目前國家的相關標準來看,發電機內部在出現單相接地故障后,當額定電壓在6.3kV以上時,不用瞬時進行切機操作,發電機單相接地故障電流最高不允許值需按照標準進行確定,并且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的應用下,不能超過標準值(需按照《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規范》中3.1.3的要求進行操作),如果超出該值,要使用中性點諧振的接地方式進行處理。在規范的3.1.3的規定下,可知出現單相接地故障后,6.3kV發電機的電流允許值為50MW以內,且電流為3A。為確保安全,當單相接地故障出現后,不用進行瞬間切機,且在有單相接地故障,并使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時,電流最好允許值為3A。為確保發電機中性點不接地方式應用的可靠性,需針對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方案,下面就對常見的三種方案進行介紹。
單相接地故障問題在發電機內部發生后,不要求瞬時切機,將隔離變壓器設置在上網線路出線處,確定為主變壓器,這樣可以對廠外系統進行有效隔離,發電機中性點采用不接地方式。中性點不接地的優勢明顯,其特點主要表現為:(1)當單相接地故障的電流在10A以下時,位于故障點的電弧會自熄,絕緣可以在自熄后恢復。(2)系統的對稱性不會受到單相接地的影響,出現故障后也可以運行一段時間,對于故障線路的檢查更加方便。
單相接地故障在發電機內部發生后,不要求瞬時切機,變壓器在上網線路出線處不用進行隔離,采用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在發電機中性點進行接地,在選擇消弧線圈容量時,可以按照下面公式進行確定:。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也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一般情況下,要將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Ic控制在10A以下,且以架空線路為主。同時,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特點:
(1)在對電網對地電容電流進行補償時,弧線圈的感性電流能夠實現這一操作。這樣在出現單相接地故障后,電流在10A以內,這樣故障點的電弧能實現自熄。(2)位于故障點的絕緣能實現自行恢復。(3)對系統對稱性不會產生破壞,利于故障線路查找。
單相接地故障在發電機內部出現后,變壓器不需要在上網線路出線處隔離,在發電機中性點采用經高電阻接地方式。在發電機中性點變壓器二次繞組上接接地電阻器。高電阻接地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1)對單相接地暫態過電壓進行抑制;(2)待故障運行2h后,用戶可以選擇快速跳閘或者定時跳閘;(3)多運用于小于10A的變電站;(4)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維護比較方便。
通過上面三種方案的介紹,在設計過程中,還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確定,數據收集較難、系統規模多變等是廠外電力系統側存在的問題,在對消弧線圈、電阻參數等進行確定上難度較大。同時,由于10.5kV電壓等級直接并網是實際設計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發電機母線短路電流超過31.5kA的情況比較常見,在較大的電流下,對于10kV電氣設備的要求提升,從而增加設備成本。所以,在綜合分析后可以選擇(1)的方案。選擇方案(1)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隔離器在線路處的設置,可以對外網進行電氣隔離,這樣就不需要再使用中性點接地設備,對于系統短路電流的限制作用效果較好,而且方案(1)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而且受到外網系統側的影響較小。
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為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實現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可持續發展,在設計時,可以采用10.5kV電壓等級直接并網的方式,在設計過程中,需對發電機定子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問題進行考慮,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在故障出現后電網側提供的對地電容電流的影響,然后,在主變設置、中性接地方式選擇問題分析下,最終確定主接線的最優方案,確保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