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能
(金秀瑤族自治縣國有金秀林場,廣西 來賓 545799)
林業資源的長遠穩步發展不僅關系著社會的進步方向,同時,對于生態文明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如果林業資源在創建的過程當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遭到了一定的損害,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預知的不良后果,其中,森林火災是導致林業資源受到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據相關調查統計資料顯示,近些年來,森林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大都是人為引起,而且,發生火災的環境,主要是基于干旱且降水量較少的情況下。除此之外,火災在發生之后,會在短時間里快速蔓延,蔓延到其他區域。然而,森林在發生火災后,盡管相關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滅火,不過,被損害的森林仍需要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恢復。由此可以看出,森林當中出現火災,會嚴重阻礙國家生態環境的穩定健康發展。
森林火災出現的條件主要是引火源。然而,引火源主要是由兩種因素產生,即自然條件產生、人為產生,其中,自然條件主要包括雷電、火山噴發、隕石降落等,當高能量的雷電在擊中樹木時,就會在這個過程當中產生相對較高的溫度,進而促使樹木自己燃燒,誘發火災;當火山噴發發生時,炙熱的熔巖也會導致樹木燃燒;而隕石降落屬于極端少見的現象,在太空中降落的隕石會與空氣進行摩擦,進而產生熱能,當其到達地面后,就會出現樹木燃燒的可能。而人為產生主要是由于個別人員在森林當中進行生火、吸煙等行為,而且,在離開時,沒有熄滅這些火源;除此之外,在我國范圍內的農村區域,有的農民會在田野進行祭祖或者是進行焚燒秸稈的行為,這些微小的火源借助風的作用,也會導致火災從田野延伸到森林中去。
在夏季,高溫酷暑是其最為常見的一種天氣。然而,這種天氣在森林中,會致使植物受高溫暴曬的影響變得特別干燥,進而發生自燃的可能,若是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會誘發森林火災,再加上夏季的氣候,就會進一步加重火情。除此之外,有些區域的森林在夏季還會被季風干擾,這就使得已經燃燒了的樹木,借助風的作用,迅速蔓延到其他區域,進而增加森林火災的救援難度,例如,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森林中,在夏季會被東南季風干擾。
森林的面積都相對較大,因此,當森林內部出現火災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是很難及時發現的。再加上有些區域的林業資源在分布方面較為崎嶇,比如:處在山地地帶、丘陵地帶等,這就使得火災發生后,相關的救援人員也無法快速地到達并立即展開滅火,進而促使火災繼續蔓延。想要及時滅火,這就需要加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大多數的林業站都缺乏相關資源的配備,或者是配備力度不強,無法及時地進行滅火,極易致使由于火災控制力度較弱,發生大規模火災的現象。
做好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不僅能夠保證林業行業領域在經濟市場中的長遠發展,同時,對于保護國家當下的生態環境,也發揮著特別積極的作用。現階段,我國范圍內的林業資源相對較少,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結構水平的發展階段,國家黨中央由于側重于創建經濟社會,不重視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使得經濟社會在實際建設的過程當中大大的減弱了我國范圍內的自然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因此,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結構框架的進一步完善,國家黨中央更加重視對于生態行業領域的發展,同時,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隨之上升了一個高度,特別是加強對于林業資源的護林防火管理工作,從而保證我國范圍內的林業資源獲得更加穩定長遠的發展,并真正實現了對于國家生態環境的保護。
加強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在切實保護國家生態環境的同時,還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與林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有著特別密切的關聯。林區人民群眾的居住區域與森林之間的距離相對較短,如果森林發生火災,那么,火情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的蔓延,并蔓延至四周區域,進而給四周林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了防止發生森林火災的現象,加強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林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由于森林出現火災的比例相對較低,有著偶發性的特征,所以,政府部門及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對于森林火災抱有僥幸的心理,盲目樂觀,認為森林不會發生火災。這就導致政府部門及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在對林業資源護林防火工作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沒有切實履行森林防火工作流程,對于不合理的地方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改進調整,而且,重視程度較低,進而使得林業資源護林防火工作流程不完善、規范,弊端頻現,為森林發生火災情況提供了契機。
在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當中,有關于森林防火安全的相關知識教育是其中一個特別重要且必需的環節,只有加強對于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的相關教育工作,才能確保其他環節的順利、有序進行。然而,當前,就我國范圍內的林業行業領域來說,有關于森林防火安全的相關宣傳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與不足,包括:宣傳方法落后僵硬、宣傳力度薄弱、宣傳的有效性差、宣傳范圍較為狹窄、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相脫節等,嚴重阻礙了林區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安全知識水平,并限制了林區人民群眾對于森林防火安全知識的認知,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開展。
當前,森林防火工作具有性質重要、關系重大的特征,這就要求其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包括:及時更換防火設備、引進新型的防火設備、建設基礎設施等。不過,當前,政府部門在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中的資金投入特別有限,老舊設備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維修,基礎設施應用效率下降,已經不適用于現階段的森林防火工作開展。一旦出現森林火災,現有的一系列設備就會大大地降低對于火情的控制,甚至還會誘發更大的周圍性火災。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以來,我國范圍內發生的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少部分是由自然因素導致的,大部分是由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及林區人民群眾的無意誘發的。雖然相關部門制定了相關的追責制度,會對誘發森林火災的過失人員的責任展開深入追究,不過,由于森林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能彌補的,而且,森林生態環境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恢復,不利于森林生態環境的穩健。基于此,這就要求提高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及林區人民群眾的森林防火安全意識,時時刻刻警惕,共同努力,防止發生森林火災。只有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才能將森林火災造成的不良危害降低。
在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過程當中,火源管理是其中較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護林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于野外生活用火的相關管理工作,野營用火區域需要接近河流處,而且,不可以高火險期,比如:在大風天氣、傍晚等條件下,實施野外用火。同時,在用火之前,需要把用火區域四周的容易燃燒的物品徹底清理干凈或者是妥善放置,在用火之后,即將離開前,必須檢查并保證已經將火源以及余火徹底撲滅。除此之外,在我國范圍內的農村區域,有的農民會在田野進行祭祖,在這些較為關鍵的節日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防火安全意識的宣傳,加大巡邏的力度,并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借助有效的方式,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的相關安全知識,可以制作相對的宣傳標識,防止由于意外誘發的火災發生,減少出現不可挽回的后果。
護林管理機構需要制定各類有關于森林防火的制度體系,完善有關于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的規章,對于森林防火的相關應急預案,需要進行重點制定,引入較為先進的傳輸技術,升級報警系統,確保林業資源的信息共享。同時,優化應急指揮系統,確保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部署指揮,下達命令時,能夠及時、有效、快速的傳達到救火一線,并可以實時反饋救火進度,保證火情信息的通暢性,并能夠依據實際火情,科學、合理地制定救火計劃,盡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將大火撲滅。除此之外,護林管理機構還可以借助先進的手段方式對火情進行探測,還需要確保巡邏隊伍的完整齊備,并制定相關的巡邏要求,保障巡邏次數的達標,真正做到對于森林火情苗頭的全方位覆蓋,以便于及時消滅火情隱患,確保森林安全。
對護林工作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技術的相關培訓,是增強護林工作人員防火技能水平的重要環節。護林管理機構可依據實際情況,建設高素質、專業、優秀的森林消防隊伍,模擬有關于森林火災發生的相關場景,并客觀的進行調整,提高火情,從而增強護林工作人員在發生森林火災時的應變能力,如果發生森林火災,能夠隨機應變,及時撲滅火災,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在火情高危期間,護林工作人員需高度戒備,并時時刻刻警惕,對救火設備進行嚴格維護,包括:電臺通信設備、撲火機具、專業消防車輛等,確保這些設備能夠在發生森林火災時隨時行動,真正確保林業資源的安全。
若是在森林深處出現火災現象,那么,滅火工作人員是很難及時、迅速到達的,這就喪失了火災消滅的最佳時機。由此可以看出,森林火災進行消滅時,需要資源保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快速到達,當森林發生火災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滅火工作人員可以借助空中運輸工具(直升機等)進入火災現場,如果條件不允許,滅火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乘坐汽車的方式,快速到達火災現場。2)若是火情相對較大,就需要更多的滅火工作人員投入到火災消滅工作中去,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需建設健全的人力動員制度,除林業工作人員外,還能夠通過利用消防部門,進行火災消滅。3)如果火災出現在森林的腹地,火勢大,這種情況下,依靠人力是不能夠及時消滅火災的,這就需借助大型裝備來消滅火災,比如:森林滅火專用運輸機等。由此可見,只有創建快速、完整的林業資源保障系統,全方位地提供火災消滅時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才能真正確保及時、有效的消滅火災,保護生態環境。
綜上所述,做好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不僅是保護當前我國范圍內的森林資源的重要保障,同時,還是促進生態環境穩健的前提。因此,只有嚴格開展林業資源護林防火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給予社會提供現實價值,有效的利用林業資源為環境創造的生態價值,才能為經濟結構水平的迅猛發展作出貢獻。現階段,在林業資源護林管理工作過程當中,影響林業資源發展的因素相對較多,其中,森林火災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這就要求林業部門、護林管理機構、林區人民群眾加強對于森林火災的重視,積極展開有關于森林防火的相關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履行防火責任,制定有關于森林防火的相關管理制度,建立應急預案,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森林發生火災的比重,保護林業資源,并保障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優化生態環境,從而促進社會建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