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趙建峰
隨著我國煤炭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國有煤炭企業青年政工人才隊伍建設也面臨著新的要求。打造高素質青年政工人才隊伍,以往的培養方式與新形勢下政工人才隊伍發展的新要求已經不相匹配。如何提高青年政工人才隊伍素質,是國有煤炭企業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本文通過創新“1+X”互通式、多角度、全方位建設青年政工人才高地,與制度保障、技能培育、合理任用、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實現“無縫銜接”,分析研究如何構建起青年政工人才培養的“快速路”。
堅持黨建引領——要充分發揮黨委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形成黨委集中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工會、團委、保衛等部門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的青年政工人才培養工作格局,把好青年政工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大力營造青年政工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上得去”的良好用人機制,配套出臺相關正向激勵政策,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和氛圍,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進一步促進企業青年政工人才的健康成長。
堅持價值導向——要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和企業文化教育,引導青年政工人才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覺參與、支持企業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使命感。要深挖青年政工人才在提質增效、安全生產、創新創效等各項工作中的潛力和優勢,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優秀青年政工人才制度,定期聽取相關意見和建議,為青年政工人才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引導他們在助力企業發展的主戰場、堅持改革創新的最前沿、保障安全生產的第一線建功立業。
堅持團建助力——要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政治優勢,積極開展“號、手、崗”等創建活動,為廣大青年提供實踐鍛煉的舞臺。要選拔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有群眾基礎、思維活躍的青年人才作為團的干部,進一步充實團干部隊伍,讓新一代青年發揮個人優勢,促進上下交流、掛職鍛煉、輪崗交流,切實做好團干部轉崗輸送工作,為企業持續發展儲備后備力量。
健全青年政工人才選用機制——要培育更多“千里馬”,必須注重人才資源配置和培養,依托黨建“聯系點”,建立健全責任清單、項目清單、進展清單、實名信息名單、培訓、考核和上報制度,全方位確保企業青年政工人才培養體系健全,鼓勵青年政工干部學業務、練技能、提素質,爭當高技能人才。同時,由黨建專家、黨組織書記和專業人員擔任定期授課教師,開展“定制套餐式”培訓,分專業和崗位進行立體式培訓和考核,全方位保障企業政工人才隊伍技能提升,切實提高企業青年政工人才的涌現,確保企業后續政工力量不斷壯大。
完善青年政工人才評價機制——要建立以崗位職級體系為基礎的能力評價、業績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制度,提高青年政工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創新和改進青年政工干部考核評價方式,進一步細化評估標準,規范評估程序。要拓寬人才評價渠道,建立在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和急難險重工作中發現優秀人才的機制。要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與貢獻率相匹配的分配方式,對關鍵崗位的青年干部給予政策上的傾斜。
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要樹立青年政工干部勇于改革創新、善于履職盡責、敢于擔當作為的導向,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進一步營造做事有底線、干事有遵循、遇事有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對在改革創新、履職擔當、推動發展過程中勤勉盡責、作風正派、不謀私利,但因非主觀故意出現偏差失誤的青年政工人員,應盡量不作負面評價,及時糾錯改正,免除相關責任或從輕、減輕處理。對存在過失或失誤的青年政工干部,要抓早抓小,及時糾偏糾錯,并加強日常管理,區分不同情形,實施分類處置。要進一步健全糾錯容錯機制,讓想干事者無后顧之憂,一心撲在工作上。
構建青年政工人才培訓體系——要著力實施青年政工專業人才培養工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明確黨建講師目標責任,每月進行量化考核,加快青年政工人才的培養、選拔,形成支撐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的創新型、領軍型、專業型青年政工人才隊伍。要切實發揮好青年政工人才的業務優勢和技術特長,強化日常管理,通過“政治+業務”“理論+實踐”“傳統+創新”培訓模式,定期評選拔尖青年政工人才,制定目標任務書,加強日常管理考核,持續開展好政工導師制課題幫帶活動,指定專業導師為青年政工人才指導工作,為企業打造優秀黨務工作后備力量。同時,要結合企業黨建創新項目計劃,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課題,簽訂師徒協議,并通過每月考評、半年測評、年終總評的方式納入領導干部評測、自身業績評測、職工群眾評測的“三四三”比例考核。
豐富青年政工人才培訓形式——要進一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多元化需求,采取內培、外培、企校聯合等多種形式培養人才。要甄選優質培訓機構及外部講師,立足長期合作,逐步形成外部講師資源庫,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培訓需求。要積極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提升教育培訓的科學化水平,積極創建網絡培訓學院,通過微信、專題學習網站、看書聽書平臺等,全力推進網上學習資源共享,使培訓形式更加多樣,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加強青年政工人才實踐鍛煉——要大力推動不同業務板塊的人才交流,使具有復合能力素質的青年政工人才得到充分鍛煉。要繼續加大“上掛下派”力度,有計劃地選派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的青年政工干部到基層前沿、重點項目輪崗,選調基層年輕干部到政工崗位進行掛職或任職。要實施跨區科交流鍛煉,突出基層一線,兼顧機關部門,著力新開領域,補足空白區域,解決“干部本地化、長期一地化”的問題。要建立人才交流激勵機制,優先提拔主動交流輪換至重點建設項目、基層一線的青年人才,提拔有長期一線工作經歷的業務開拓人才。
教研平臺——采用“黨委搭臺、支部落實”的工作思路,為青年政工人才搭建資源共享的“教研平臺”,充分發揮專家的“傳、幫、帶”和“選、育、留”作用,加大青年政工干部的培訓力度,使骨干盡快成長起來,形成“人才磁場”,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教”與“研”中來。
項目平臺——要對青年政工人才培養計劃和創新項目管理整體考慮、一并規劃,全力打造“項目平臺”。要圍繞各部門工作的重點與難點確立項目課題,讓后備梯隊人員參與相關項目,以實際工作歷練促進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同時通過工作實踐案例匯報檢驗培養成果?!绊椖科脚_”既是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平臺,也是建設優秀創新團隊的平臺,更是推出管理后備人才的平臺。
示范平臺——各級黨團組織要大力選樹優秀共產黨員和有代表性的先進團隊,以點帶面,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員工向典型看齊、向先進看齊,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并積極吸收優秀青年政工人才到黨組織中來,為推進企業中心工作、助力企業健康和諧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活動平臺——企業黨委要始終堅持引進人才、愛惜人才、重視培養人才。要制定下發青年政工人才培養方案,選拔培養復合型黨建人才。方案應以培訓、安全監管、有序輪崗、個性化培養、師徒雙向選擇、雙導師制度、定期交流、全面評價、合理獎懲“九位一體”制度為主體,面向企業各機關部室和基層單位的政工人員,目的是提升青年政工干部的黨務專業技能,通過崗前培訓、專家培訓、師帶徒培訓、特長培訓等形式,全面提升青年政工人才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同時,要給予青年政工人才制度支持,摒棄死板的學歷約束,切實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促使企業潛在的黨建工作人才實現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的轉變,并快速成長為企業黨建工作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