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煤集團金竹山礦業公司一平硐煤礦 謝群歡
真抓嚴管、實干巧干是他一貫的行為;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是他一貫的作風;深嚴細實、精益求精是他一貫的追求,他自從踏進礦山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人生舞臺定格在了百米井下,在自己的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今年又被金竹山公司評為勞動模范, 他就是湖南省湘煤集團金竹山公司一平硐煤礦102隊隊長羅業桂。
近年來,礦井施行用工制度的改革,靈活用工隊伍的出現為礦山注入新鮮血液與活力。2020年6月,53歲的羅業桂帶領人員到一平硐煤礦組建了129隊,隨著人員的擴充,慢慢地又組建了102隊、111隊,員工人數多達106人,全年產量達到八九萬噸,頂起了一平硐煤礦的“半壁江山”,為企業的持續發展鋪平道路。這樣一個勢頭猛進的優秀基層干部,他是怎樣以“黑馬”的姿態脫穎而出,帶領他的區隊不斷厚積不斷前進的呢?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想要當“將軍”,必須先要當個好隊長,隊長之于區隊、之于煤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隊長其實就是一個區隊的領導者,是兵頭將尾。隊長工作的關鍵就是讓區隊成員協調、協同、合作,心甘情愿、心情愉快地干好每一項工作。”羅業桂深知隊長工作的關鍵和重要性,多年的隊長經歷讓他逐漸摸索實踐出自己的一套“隊長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而謀一域的前提就是要有一身卓越的本領。作為隊長,技術一定要過硬!”這是羅業桂及連隊成員的共識,羅業桂工作盡職盡責,抓重點、創實效為掘進攻堅任務默默奉獻。特別是在技術攻關工作中,他通過積極組織團隊力量,集思廣益,以創新施工工序和工藝,提高設備效率最大化,為區隊安全效益、隊伍穩定、職工收入奠定扎實基礎。去年4月在2535工作面,由于采空區水量增大,經常影響溜子運行,導致產量低迷俳徊。礦接連更換了兩支隊伍效果都不理想。面對礦里的困難,羅業桂主動擔當,新組建102隊進入采煤。作為隊長,他首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勇于承擔責任,在生產中,班隊內部的工作不推諉,把隊里看成自己的家,工作面則看成自己責任田。他和弟弟羅業中連續奮戰一個多星期,從工作面機巷打水窩、接引水管到煤斗下,終于將水患處理成功。羅業桂始終認為作為一名隊長不僅僅要組織協調好職工工作,在困難的時候更要身先力行、率先垂范,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就這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職工的安全行為和工作熱情,他通過在班前會、班后會現身說教,規范班中職工的操作行為,同時將遠離“三違”作為搞好安全行為的重要手段,使全班每位職工自覺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對于職工在生產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他從不放過,通過耐心講解不規范操作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有不規范行為的工人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他的努力,順利地采完2535工作面、2431工作面,確保一平硐煤礦原煤生產任務。
在長期的實踐及磨礪中,羅業桂早已擁有了“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的精湛技藝。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隊長既是承上啟下的橋梁,又是員工聯系領導的紐帶。為了更準確地傳達上級的決策,羅業桂常常花費很多功夫去用心學習和領悟,將各項文件性、綱領性的政策內化于心,毫無偏差地變成自己的思路后,用更加接地氣的、親和的、利于接受的語言傳達給每一位隊友。例如安全生產中的“鐵的面孔、鐵的手腕”,他會變成“帶上礦燈,戴上安全帽,細心細心再細心,千萬別出事”來表達,諸如此類,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井下的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更要求細處著眼、嚴謹全面、嚴守規程。為了提升整個區隊的專業技能和水平,羅業桂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定期的培訓和“導師帶徒”等常規學習外,還開設了區隊小課堂,利用班前會等空余時間,讓隊友分享一下在工作中得到的小經驗、小心得;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會展開不定時的突擊“抽查”或點名提問,并結合工作中的表現,對表現較好的員工進行獎勵;他會針對能力較弱、學習較慢的隊友進行輔導,并悉心指導傳授經驗。性格溫和的羅業桂幾乎從來不發脾氣,他認為發脾氣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迅速冷靜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最重要。隊友在工作中有失誤的時候,羅業桂會幫助他一起查找失誤原因,并讓他把分析過程寫成總結,在合適的時機和大家一起學習,吸取教訓、避免失誤、共同成長。
一系列的小舉措,不僅融洽了班組氛圍,和諧了隊友間的關系,更助力了連隊員工快速成長成才和整體區隊實力的提升,隨之形成了整個區隊的良性循環,讓區隊真正活了起來。
人聚則強,人散則弱。同心同德,庶幾有成。“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搞好隊安全生產,必須在帶好隊伍、凝聚人心上狠下功夫。”這是羅業桂工作實踐的心得。在工作中,他把每一名隊友都當成自己的親兄弟,在工作上給予幫助,對生活有困難的隊友給予大力支持。采訪過程中,提及羅業桂,他的同事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在他們的眼里,溫和、真摯、嚴謹、擔當、干練、家人、朋友……都是羅業桂的代名詞。像陽光雨露一樣,潤物細無聲,是他對待同事方式的最好詮釋。去年職工覃松生妻子患尿毒癥,羅業桂得知后主動捐款1500元幫助其解決困難。還有員工劉躍明因家境困難,其兒子面臨失學的危險,他第一時間又拿出1000元。80后的李偉,以前做事比較懶散,每月出勤都難以達到。羅業桂便對他進行思想開導和技術輔導,持續了很長時間。李偉因此更加努力,“剛開始就想使勁趕上,不能跟同批的同事相比太遜,后來就怕辜負羅隊長的良苦用心。”慢慢地,李偉進步越來越快,用心付出換來了班長的職位。
在管理班組上,羅業桂有一套完備的制度,但在不違反制度的前提下,他會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一些事情,他勇于擔責,做事不推諉,從不感情用事,也不以個人好惡來解決問題,“非常人性化,我們都樂于接受。我們就是一個家,一個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家。”在這樣一個班組里,所有人都很驕傲,很幸福。
在小小的班組里,他盡情釋放著能量,在大大的企業里,他默默擔負著使命。羅業桂和他的隊友,正像千千萬萬金煤人一樣,在無數個黎明、黃昏和午夜,寒暑不輟,為金煤增添光芒。
“隊長就像兵頭將尾,我的崗位就在生產一線,只有真抓實干、勇于擔當,才能克服生產中的各種難題,才能團結好身邊的隊友。金牌隊長這個稱號,對于我更像是一種責任,它激勵著我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更加拼搏進取,為金竹山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羅業桂信心滿滿地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