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萬勇,白 冰
脛骨平臺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 TPF)是脛骨近端的膝關節周圍骨折,臨床較為常見,其發生率占成人全身骨折的1.66%[1]。臨床上64.1%的TPF是由外翻暴力造成,因此其Schatzker分型以外翻暴力造成的SchatzkerⅡ型最為常見[2-3]。SchatzkerⅡ型TPF的病理特征為外側平臺劈裂、塌陷,臨床多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該術式技術成熟、療效良好,臨床應用廣泛,但該手術創傷性較大,易導致創傷性關節炎、膝關節僵硬等并發癥[4]。近年研究發現,羥基磷灰石(HA)作為人體骨組織中主要無機成分,其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良好骨傳導及骨誘導性,能促進骨修復,已逐漸應用于臨床骨修復治療方面[5-6]。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究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SchatzkerⅡ型TPF的療效與安全性。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100例SchatzkerⅡ型TPF的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一般資料比較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SchatzkerⅡ型TPF[7];②新鮮單側骨折;③骨折前無膝關節損傷史、手術史及膝骨關節炎病史;④手術順利完成,臨床資料完整,能滿足本研究需求。排除標準:①伴其他部位骨折;②骨代謝疾病;③長期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免疫抑制劑治療;④惡性腫瘤、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⑤血液系統疾病;⑥開放性骨折,或存在血管、神經損傷。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行腰麻或全麻,患者仰臥,患側大腿上氣囊止血帶(氣壓300~350 mmHg),于脛骨平臺前外側作10 cm左右弧形切口,切開皮膚、關節囊,顯露骨折部位,直視下對塌陷的脛骨平臺進行撬撥復位,隨后植入自體髂骨維持塌陷關節面。將外側劈裂塌陷的骨折塊復位,于內側脛骨平臺打入2枚克氏針固定。C臂機確認骨折復位良好后,將脛骨近端外側鎖定接骨板于皮下置入并采用螺釘固定,采用多枚螺釘維持塌陷的關節面,再次C臂機確認無異常后修復外側關節囊、半月板、板脛韌帶等,完成后清理術區,關閉切口。研究組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手術操作與對照組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植入自體髂骨后,根據缺損選擇大小合適的HA植入塊墊入,確保關節面平整。
1.4觀察指標 ①2組手術相關指標。②2組手術療效,根據術后6個月Lysholm膝關節評分標準[8]評估:≥95分為優,85~94分為良,65~84分為可,<65分為差。③2組術前和術后3、6個月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功能、疼痛程度,以及血清神經生長因子(NGF)、Ⅰ型前膠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堿性磷酸酶(ALP)水平,其中膝關節活動度采用量角器測量,測量指標為膝關節伸直度、屈曲度;膝關節功能采用美國膝關節協會評分標準(KSS)評分[9]、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評分[10]評估,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膝關節功能越好;疼痛程度采用數字等級量表(NRS)評估,總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11];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清NGF、PⅠNP、ALP水平。④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2.1手術相關指標 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2。

表2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手術療效 研究組手術療效優良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療效比較[例(%)]
2.3膝關節活動度 術后3、6個月,2組膝關節伸直度、屈曲度均較術前增大,且研究組較對照組大(P<0.05)。見表4。

表4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前后膝關節活動度比較
2.4膝關節功能和疼痛程度 術后3、6個月,2組KSS、HSS評分均較術前升高,NRS評分均較術前降低;且研究組KSS、HSS評分較對照組高,NR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5。

表5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前后膝關節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較分)
2.5血清NGF、PⅠNP、ALP水平 術后3個月,2組血清NGF、PⅠNP、ALP水平均較術前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P<0.05);術后6個月,2組血清NGF、PⅠNP、ALP水平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前后血清NGF、PⅠNP、ALP水平比較
2.6并發癥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7。

表7 2組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骨折并發癥比較[例(%)]
TPF主要由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引起,屬于關節內骨折,可引起膝關節活動受限、疼痛、功能障礙[12]。盡早給予有效治療,對緩解疼痛、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非常重要。
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是臨床治療TPF的經典手術方式,因此本研究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SchatzkerⅡ型TPF患者,獲得了良好療效,但仍有部分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欠佳,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不利于術后康復和預后改善。動物實驗研究顯示,HA具有增強骨缺損大白兔成血管能力的作用,且具有良好成骨效應及合適的體內降解性能,可作為新型人工骨材料[13]。且HA被證實能促進細胞增殖、分化以修復受損組織,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1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SchatzkerⅡ型TPF患者,旨在明確其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比較,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并不會明顯增加手術時間及手術創傷,對住院時間無明顯影響,但能明顯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同時有效提高手術療效優良率,減少并發癥發生。說明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SchatzkerⅡ型TPF能促進骨折愈合,提高手術療效及安全性。原因考慮為,HA是組成人體骨組織的主要成分,其化學結構與骨礦物質相似,植入骨折部位后能釋放骨組織生長所需的鈣離子、磷離子,且生物相容性高,可有效促進骨缺損修復,從而促進骨折愈合,同時能發揮骨支架的作用,可預防脛骨平臺再次塌陷,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能進一步提高患者膝關節活動度及功能,減輕術后疼痛程度,在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進一步說明其療效更佳。但也有研究指出,與自體髂骨移植相比較,采用HA作為骨移植替代物治療TPF并不能明顯改善骨折愈合情況、減輕疼痛程度[16]。與本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其原因可能與TPF的病情、年齡、HA應用方法等不同有關。范鑫超等[17]研究指出,HA可作為植骨手術中代替人骨的新型骨代替品,其能促進SchatzkerⅢ型TPF患者骨折愈合,更有減輕疼痛程度、改善關節功能的效果。國外有研究顯示,HA用作骨科生物材料具有潛在的骨再生作用,且無毒性或炎癥反應,安全可靠[18]。以上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本研究結果和結論。
本研究還發現,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能明顯提高患者術后3個月血清NGF、PⅠNP、ALP水平。NGF是維持脛骨周圍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重要因子,且有促進骨組織修復的作用,其水平升高有利于骨折部位的骨痂形成;PⅠNP是反映骨代謝平衡的標志物,其水平升高提示骨折愈合能力增強;ALP具有促進細胞增殖的作用,其水平升高對骨折愈合具有促進作用[19]。由此可見,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能通過上調術后血清NGF、PⅠNP、ALP水平促進骨折愈合,其原因可能在于HA能為骨生長提供良好生物學環境,刺激成骨細胞分化成熟,促使新骨不斷生成[20],機體持續大量釋放NGF、PⅠNP、ALP等成骨誘導因子,從而促進骨折愈合。本研究中術后6個月,2組血清NGF、PⅠNP、ALP水平與術前無明顯差異,這是因為術后6個月骨折已基本愈合,血清NGF、PⅠNP、ALP水平降低并趨于正常水平。
總之,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結合HA支撐自體骨植骨鋼板治療SchatzkerⅡ型TPF患者,能有效上調血清NGF、PⅠNP、ALP水平,進一步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骨折愈合,增強療效。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樣本選取范圍較狹窄,僅為SchatzkerⅡ型TPF,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泛化,且存在回顧性研究缺陷,未來工作中仍需通過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