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海浩
每當溫度劇烈變化、換季的時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尤其對存在冠心病病史的群體而言更是嚴峻的考驗。冠心病患者在這樣的時節應如何做好防治呢?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為臨床較為多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發生原因是冠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管腔閉塞及狹窄,致使心肌壞死、缺血、缺氧。臨床將冠心病分為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無癥狀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和猝死型5種。不管那種冠心病,都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加強冠心病的防治意識,充分掌握相關防治措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但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還未完全明確,認為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性別及年齡。冠心病多發于超過44歲的男性,或超過55歲及絕經的女性。
(2)家族史。父親和兄弟于55歲前、母親和姐妹于65歲前因心臟病去世。
(3)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
(4)長期吸煙、酗酒、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等。
冠心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冠心病的臨床表現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閉塞或狹窄情況、受累血管支數有直接關系。心絞痛為冠心病最典型的表現,主要是胸骨后和心前區存在壓榨、悶痛、窒息的感覺,并且會放射至左上肢小指端及左肩,通常將硝酸甘油片進行舌下含服3~5 min就能夠得到緩解。其次為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區的疼痛感更加強烈,通常會持續較長時間,存在瀕死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及休息無法緩解。
得了冠心病如何治療
現階段,臨床治療冠心病的方式主要包括藥物和手術兩種方式。其中,藥物治療適合用于那些癥狀不顯著、病程不長的患者,而手術療法更適用于病情嚴重、持續用藥一段時間后無法獲得顯著效果的患者。
藥物治療
冠心病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時,通常會使用到硝酸酯類制劑、β受體阻滯劑以及鈣拮抗劑三種藥物。其中,硝酸酯類制劑可以有效擴張患者血管,使心臟對氧的消耗量減少;β受體阻滯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率,加強機體新陳代謝,使心肌耗氧量下降;鈣拮抗劑主要是經過鈣抑制心肌和平滑肌膜,以減少心臟的耗氧量。此外,臨床治療冠心病還常采用抗血液凝固、調脂類、冠狀動脈擴張類的藥物。
手術療法
手術治療冠心病的方式主要有傳統手術和介入手術兩種。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后者主要為冠狀動脈支架。與以往的手術療法相比較,介入手術的治療效果更加理想,不會給患者帶來較大創傷,但是手術費用相對較高,尤其是癥狀很重時,往往需搭支架7~8個。如患者難以承擔介入手術治療的費用,可以選擇搭橋手術的治療方式。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科學控制飲食
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日常飲食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倘若在平時食物攝入不當,極易造成病情加劇,或引發并發癥。比如,在高溫季節,貪吃冰鎮食物,會對血管和腸道產生刺激,甚至誘發冠心病。建議冠心病患者多吃以下食物:
(1)洋蔥。可使膽固醇下降,減少血液內脂肪的堆積。
(2)大蒜。不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還能夠減少血小板黏滯性,避免血液凝固,控制血栓形成。
(3)茄子。可以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并將其排出體外。
(4)海產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水平。
調節好心態
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和護理期間,應注意調節好情緒,防止過于激動或是悲傷,這對提升治療效果十分重要。如患者產生劇烈的情緒波動,會加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造成心跳加快,導致心臟耗氧量大大增加,情況嚴重的會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預防并發癥
除了冠心病本身,其相關并發癥也會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心律失常、心臟性猝死、二尖瓣脫垂、心力衰竭以及缺血性心肌病等并發癥都會對生命造成威脅。調查研究發現,80%左右的心臟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引起的。所以,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積極正確的治療意識,增強對生活習慣和病情的掌控。
遵醫囑用藥
冠心病屬于一種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病癥,會持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倘若要想恢復到以前的生活狀態,就應嚴格按醫囑用藥,切忌因感到自身狀態有所改善而擅自停藥或是減藥,更不可以在未咨詢專業醫生的情況下隨意更改藥物,否則極有可能造成疾病復發和加劇。
開展適量運動
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進行適量活動能有效鍛煉心臟功能,將病情控制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中。但要注意,應嚴格把控活動量,最好到醫院由專業醫師來評估具體運動量。因為若運動量太少,無法達到鍛煉心臟的效果;若過量運動,有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導致病情加重。
保證休息充足
長期熬夜或睡眠質量不好的冠心病患者,會感覺心跳加快,有時還會存在心悸。這主要是由于夜晚休息時間太短,機體未獲得有效調節所致。所以,患者應確保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堅持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防止心臟負擔加重。
總之,冠心病患者在積極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強化對冠心病的認識,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這對控制疾病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