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瑩
常見病種概述
顱內腫瘤
可出現在任何年齡段,根據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神經功能障礙表現,包括頭疼、惡心、眼睛視覺變化、聽覺功能減退、肢體痙攣等,并伴隨有意識、精神、智能或神經方面的障礙。此外,還有肥胖癥、早熟、月經障礙、泌乳等內分泌障礙表現,呈進行性加重。
診斷及治療方法:CT或MRI,以手術及綜合治療為主。
顱腦損傷
一般為車禍、墜落、傷害等因素造成。按照部位、角度可分為:(1)頭皮損傷,如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2)頭顱骨折,如顱蓋骨骨折、顱底骨折;(3)閉合性瘡傷,如腦震蕩、腦組織挫裂傷、顱內血腫。
診斷及治療方法:CT,有手術指征者應積極手術治療。
腦血管疾病
可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以血管瘤、動靜脈畸形最為普遍。其中,動靜脈畸形大多由于胚芽的生長或發育異常,使腦血管與心臟脈絡直接溝通,導致心肌泵出的動脈血直接回到心臟,不能供給相應的腦組織。
診斷及治療方法:DSA,主張積極手術治療。
椎管內腫瘤
生長于脊髓及與脊髓相近的組織中,多見于各節段和馬尾神經,表現為進行性加劇的神經根痛,夜間活動時加重,且平臥后不久就會出現疼痛,但起身活動時可減輕,還會伴有運動和大小便功能障礙。
診斷及治療方法:MRI,主張積極手術治療。
癲癇
是指由于大腦中神經元突發性異常釋放,導致短暫的大腦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情感、動作、認知等各種障礙。
診斷及治療方法:全數字化癲癇電定位和治療評估技術。
腦積水
由于腦髓液分泌與營養平衡障礙,導致顱室和蛛網膜下腔異常增長為特征的病變狀態。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畸變、惡性腫瘤、病毒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臨床上,腦積水分為中心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前者主要是由于顱室的氣體循環管道狹窄,導致測壓管中淤積空氣,引起腦積水;后者病灶在蛛網膜下腔,而顱室系統和蛛網膜下腔之間仍維持暢通。但由于腦髓液積聚,導致顱縫內沒有閉塞的兒童出現頭圍增大、囟門增大明顯、顱縫分離的情況;而對于成人以及有閉塞的兒童,則出現顱內壓力增高、頭疼、惡心等,病情會逐步惡化,并出現神經功能障礙、智力降低等。
診斷及治療方法:MRI,主張積極手術治療。
神經外科患者的一般護理
觀察要點
嚴密監測患者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體重波動和身體活動的情況;密切檢查顱內壓增高等,同時注意檢查低血鉀現象;觀察有無褥瘡等并發癥。
護理措施
術前護理常規
①心理監護工作:術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并發癥、預后等問題。
②備皮衛生處理:術前一天患者剃頭(嚴防損壞頭皮),用軟毛刷、肥皂水洗頭四遍,可洗浴換衣,或毛巾擦浴,剪指(趾)甲。術前再剃毛發一遍,剃干凈后,用2%碘酒加75%的乙醇消毒皮膚,最后用無菌消毒毛巾包扎。
③配合治療:腦區和顱后窩占位性損害時,安裝顱室持續引流管,進手術室時夾閉引流管。
④術前6~8 h禁食、水。
⑤術前觀察患者有沒有高熱、身體禁忌,女性患者經期有沒有到來。所有檢查正常后,置入或留置導尿管。
⑥于手術前30 min內按醫囑注入術前藥品,備齊藥品、病歷及X光片等,并將患者資料及用物送交手術房人員。
術后護理常規
坐臥護理:對在腹腔灌注麻醉藥后意識不清醒的患者,采用仰臥的方法,將頭朝向身體一側;對意識完全清醒的患者,如無窒息等情況,取頭部高位在15~30°;對嚴重昏迷以及顱后窩切除術的患者,采用俯臥位;對腫瘤摘除及術后殘腔體積很大的患者,于術后4~48 h后禁壓健側,將切縫位置固定在頭頂以下;對行脊神經根切斷術的患者,以保證頭顱和脊椎軸線方向一致,以免扭轉。
氣道治療:保證患者氣道暢通。對空氣插管未拔的患者,予以霧化吸氣,并盡快清理氣道分泌物,空氣吸收(氧流速為2 ml/min,濃度為30%左右)。患者全麻至清醒,在準備拔出空氣插管前,應先霧化吸入,吸痰后再將空氣插管拔出。
生活體征檢查:術后要做好患者體重、脈搏、吸氧、降壓的監測,并且密切觀察其精神、瞳孔和身體運動狀況,認真進行記錄。如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導流管養護:經常認真檢查患者導流液的性質、色澤和引流速,保證導流管暢通,避免導管彎曲、阻塞和脫出。
仔細觀察患處:掌握疼痛的性質、切口處有沒有感染及皮下積液等。如發現滲透液較多,要及時換紗布,在枕上墊一張無菌敷料墊,每天換一次,必要時隨時替換。如果發現滲血較多,及時報告醫生。
作好急救準備工作:對危重、通氣困難者,在床旁預備好救治車、救治藥和器械。
高溫治療:當腋溫超過38.5℃時,采用中藥或物理降溫;對于高熱患者,必要時按醫囑予以冬眠低溫療法。
癲癇護理:對于癲癇大發作的患者,可口服注射安定20 mg,并設專人監護,以避免跌倒、自傷及窒息;使其頭面偏向一側,在臼齒處用牙墊或橡膠緊固,預防咬舌。
消化道治療:對危重患者予以插入胃管,同時嚴密檢查胃液及顏色。若出現大出血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對癥處置。
飲食調理:一般給予低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術后覺醒者,或次日覺醒者,從次日開始予以流質飲食,并逐漸改為半流食,最后轉化為普通食物。
合理補藥:可依據水電解質的紊亂狀況選擇補藥品種和數量,并予以合理安排。如嚴重腦水腫患者,應先輸脫水處理的藥物,并嚴格控制輸液量,切忌輸液速率過快,并按照液體比例均衡輸液。
肢體麻痹及功能障礙:可選擇理療、體療,每天2次,每次15 min,須注意保護患者肢體功能。
健康教育
患者要注意保證充分的休息,以防止過量的腦力活動;出院后一個月到醫院進行復診;遵照醫囑用藥,促進腦神經功能的康復;出院后一月內應保證頭部傷口的干凈,防止觸摸、搔抓傷口和洗頭;加強營養,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規劃,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保證大便暢通,防止用力排便導致顱內壓力增高,必要時口服緩瀉藥;有肢體運動障礙者,應做好功能訓練,并定期按摩、運動關節,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要有良好的心理,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活動,最大限度回歸社會;若出現惡心、腹瀉、視力減退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