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兮
(江蘇省宿豫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宿豫 223800)
自2018年以來,隨著我國頒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電子商務得到重視與發展。該意見表示推動電子商務全面發展對整合城鄉資源,以及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合力推行這一戰略進一步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腳步,為鄉村居民的經濟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1.1新常態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鄉村戰略的發展,國內部分鄉村大力開展電子商務,淘寶的迅速崛起,在我國出現了多個“淘寶村”“淘寶鎮”等,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軟件的發展,使得農村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淘寶平臺,而是朝向多元化的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在對我國2015年到2020年電子商務村數量變化的調查中發現,在2018年之前電子商務村的數量增長趨勢較為緩慢,自2018年國家實施《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來,電子商務村的數量大幅的增加,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近3000個電子商務村,2020年全國電子商務村的數量已經突破5000個,可見新常態下電子商務交易的不斷增加,給與了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機會。
1.2新常態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意義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對傳統的農業生產與市場之間的供給方式具有一定的影響。傳統的農業生產中,農民根據自身的意愿和環境條件選擇自己想要耕種的農作物,因此農業生產了什么樣的產品就會供給市場什么樣的產品,并不會過多的考慮市場的需求,時常會出現農產品滯銷的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一是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把原本只可以在家門口銷售的產品銷售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減小了產品滯銷的現象,且提高了銷售價格,增加了農民的利潤收益。二是通過電子商務的數據統計,可以實施對接銷售的生產模式,從而農民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選擇農作物,市場需要什么就可以供給什么樣的產品,滿足市場的供求關系,減少了產品滯銷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借助電子商務的數據進行測評,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的規模化,構建一定的生產標準的經營體系,促進了鄉村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
與此同時,新常態下大力推廣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的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農村電子商務中所銷售的產品,多數都是農村居民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因此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不斷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廣,各個電商平臺開始關注鄉村振興的扶植工作,因此通過一定的優惠政策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以此來增加農民的利潤獲得。還有一部分的農村其獲利來源于構建的休閑觀光景區,特色康養基地等,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可以擴大宣傳范圍,通過網上預訂銷售的方式,實現了農村旅游業的發展,豐富了農村的收益范圍。此外,農村居民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的渠道將全國各地優質的工業產品、生活用品等購買回來,極大的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由此可見,新常態下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對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顯著作用。
2.1缺少專業技術性人才
長久以來,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造成了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中流轉的現象。而留守在家的農村居民大部分為老人和兒童,這部分居民不具備開展電子商務的能力,因此造成了部分村鎮空用好的的農業產品,但是難以開展電子商務的現狀。雖然現階段政府大力扶植鄉村的電子商務產業的建立,有一部分年輕人已經回到了家中開展電子商務事業,但是由于其大部份受教育水平有限,難以支撐其電子商務產業的良好運行,可見現如今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開展缺少專業技術性人才,而大部分高校畢業生更加樂于留在城市中工作,很少會支援鄉村振興,因此也就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
2.2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
我國幅員遼闊,大部分的鄉村離市區較遠,因此物流配送就成為了制約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現階段大部分農村地區已經構建了物流配送體系,但是由于農產品銷售的特殊性,大部分的物流需要具有冷藏或者儲藏技術的運輸鏈,保證農產品的新鮮程度,其配送成本比較高,如果增加物流費用,那么高昂的物流費用又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可見由于物流配送體系的不完善,目前絕大多數的物流企業的終端只能到達縣級城市,還不能有效涉及到農村地區,因此也就造成了農村中的這些生鮮產品難以及時的送到目標市場,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2.3誠信監管體系不健全
電子商務和傳統的實體經濟之間誠信監管體系存在著差異,電子商務的買賣雙方只需要借助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產品的交易,雙方并不會見面,消費者也不能看到產品實物進行比較考量,因此就需要通過對商家的信譽、產品的介紹、其他消費者的評價等方面對產品進行選擇。因此近些年電子商務市場中時常出現產品介紹中盜用其他商家圖片、雇傭虛假消費者給好評等現象,這樣的虛假銷售的現象,容易對消費者造成一定的誤導,嚴重危害著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當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中買到的產品不滿意時,絕大多數都可以采取退貨退款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但是對于商家來說,部分消費者行為也會影響到其自身的利益,例如有消費者以次充好,退回的產品并不是原來的產品,這就會造成商家的損失。或者消費者惡意差評等現象,故意抹黑商家,也會影響商家今后的產品銷售等。這都是由于電子商務誠信監管體系的不全面,一般來說電子商務平臺都會有客服的介入,解決消費者同商家之間存在的問題,但是政府機構和工商部門卻很少直接介入到售后服務中去,難以實施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監管,因此當消費者或者商家之間存在著不可解決的矛盾時,難以借助于法律層面的手段及時加以解決。
3.1加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未了解決農村地區缺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改變,首先就是對當地居民進行培養,地方政府出面通過開展電商集訓的方式,選擇較為年輕、肯學、認干的年輕人大力扶持,同時構建電子商務商家信息群,當銷售過程中存在問題時可以及時溝通,大家互幫互助,解決問題。其次就是要加大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可以將這些人才的引進加入到每年的地方公務員招聘的崗位中,或者運用高薪資作為吸引人才的條件,引進專業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扶植當地居民的電子商務事業,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意思上推進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
3.2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
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需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即物流運輸,倉儲儲備以及售后服務。在物流運輸商首先就是要加大鄉村地區的物流基礎建設的硬件水平,大量引進具有冷藏、冷凍功能的運輸車,確保生鮮產品的運輸,同時還可以在農村地區構建物流園,推進物流企業從城市向鄉村發展格局的轉變,對于率先遷移的物流企業,政府可以大力扶植,給與降低稅收等優惠政策,從而為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產品運輸提供保障。其次倉庫儲備上要引導鄉村之間進行資源共享模式的轉化,可以幾個商家共同構建一個倉庫儲備,整合農村的產品資源,提高倉庫儲備的服務質量,減少倉庫儲備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倉庫儲備的效率和服務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倉庫儲備問題。與此同時,政府還可以出面通過農村與城市地區大型商場之間構建合作關系的方式,將商場作為農產品的倉儲基地,從而實現電子商務中線上購買線下拿貨的創新模式。在售后方面,針對于鄉村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大型機械設施時常出現問題需要維修的情況,政府可以出面以村鎮為單位,成立中心型的綜合服務維修點開展流動售后服務,同農村電子商務廠家取得聯系,當其出現機械問題難以發貨時,及時解決其機械問題,從根本上保證了農村電子商務中的售后問題。
3.3建立強有力的誠信監管系統
為了加強對農村電子商務的誠信監管力度,需要從法律層面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工商部門應介入到電子商務平臺中去,無論是賣家或者買家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向工商部門進行咨詢,工商部門也可以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及時處罰制假販假,貨不對版的商家,對于惡意中傷商家的消費者也可以及時約束,從而減少電子商務平臺中不良競爭發風氣。此外農村的商家也要自主完善自身的售后服務系統,為顧客嚴把質量大關,當出現問題是及時與消費者溝通,避免推諉責任,構建屬于自己的誠信品牌形象,促進鄉村電子商務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鄉村振興基本戰略的推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迅猛,不僅改變了農業生產與市場供給之間的關系,還極大的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筆者的調查中發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依然存在著些許問題,本文從培養和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構建完善的物流體系和建立強有力的誠信監管體系三個方面探究了新常態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路徑,旨在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