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蘭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國際郵輪乘務人才,在專業教育工作中,高職生不僅要掌握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理論知識、技能,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在將來的工作中和國際友人流暢交流、溝通,提升我國文化的知名度。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把外語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以此來提升高職生的外語交流水平、綜合道德修養、責任意識、服務意識,達到“業務通、英語強、素質高”的水平。同時,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學生在將來的就業中,職業崗位涉及到了國際郵輪行業中的財務部、市場部、預訂部、娛樂部、餐飲部、客房部、前廳部等業務部門,以上崗位都需要用外語來互動、溝通、交流,并且要求相關人員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文化修養,意識到自己代表的是中國形象,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這樣才能夠成為行業精英人才,獲得更好的就業前景。
1.1郵輪新興專業需要課程思政作為支撐
國際郵輪乘務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雖然郵輪旅游產業的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國際郵輪乘務專業是培養高素質郵輪人才的主打專業,很多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都處于一種摸索階段之中,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和空乘專業有著很多的相似點,國際郵輪乘務工作人員需要經過航線英語培訓、客船船員培訓、四小證培訓等,在文化知識、專業技能、語言能力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只有滿足以上要求,才能夠成為雙語言、高技能、高標準的國際高端郵輪服務管理人才。由此可見,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強化對課程思政的重視,高職生在掌握海上急救知識、郵輪服務專業英語、郵輪服務管理知識、國際海事法律知識、酒店管理知識、旅游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強烈的服務意識,這些都需要課程思政的引導,讓高職生能夠有目標、有方向去學習專業知識與外語知識,將來成為高素質人才。同時,很多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學生,將來也會涉及到政府外事接待部門管理服務工作、涉外旅游企業管理服務工作等,只有具備較高的思想覺悟、綜合素質,才能夠作為中國形象出現在國際友人面前,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1]。
1.2通過課程思政,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
課程思政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外語課程思政建設,能夠為高職生未來的就業奠定基礎。基于多次改革的高職教育事業發展中,較為關注促進高職生的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實現思政教育和課程教育的融合,培養更多的“社會人”“職業人”,將來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審美觀念、身心素質、道德修養。不僅高職國際郵輪空乘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同時,我國的郵輪旅游業迎來了“黃金十年”發展時期,但是面臨著高素質專業人才較為匱乏的問題,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和國際郵輪公司人才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特別是高職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比較差,導致高職生將來無法勝任工作。針對以上問題,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一定要強化課程思政建設,把外語教學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未來工作職責的重要性,對將來所要接觸的工作流程、工作標準有全面地了解,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養、服務意識、團隊協作精神,掌握不同地區、國家的風俗人情,特別是宗教信仰知識,能夠為游客營造溫馨的服務氛圍。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對現有外語教材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提升高職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就業、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2]。
2.1基于思政教育導向,補充外語教學內容
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外語理論知識、外語交流技能,還需要基于思政教育導向,對外語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拓展,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外語文化知識面,還能夠實現外語教學和思政內容的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為將來投入國際郵輪乘務工作做足充分的思想準備,成為行業發展所學的高素質人才。首先,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中國文化模塊知識的拓展、延伸,補充一些中國文化的英語例句、英語表達方式,借助于有聲教育資源、閱讀資源,比如,文化記錄短片、鳥瞰中國、英語暢談中國文化等,在延伸學生外語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心懷國家,時刻關注自身的形象、言談舉止,意識到自己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而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榮譽。其次,在外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拓展閱讀模塊,引入一些富有文化內涵、思想內涵、人文內涵的閱讀素材,實現課內外語閱讀和課外閱讀的融合,比如,《21世紀英文報》《中國日報》等,在這些閱讀素材中會發布一些雙語新聞,能夠實現英漢對照,內容比較短小,其中涉及到的激勵性素材比較多,能夠成為開展課程思政活動的素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外語教學中開設青春勵志模塊,選擇一些積極、勵志的英文演講、英文影片、英文歌曲,讓學生從中來受到啟發,明確自己將來的職業目標,擁有較強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
2.2豐富外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通過專業教育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國際郵輪服務人才,讓我國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國際郵輪行業發展中,取得理想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基于課程思政教育模式下,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豐富外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把英語教材作為基礎,把思政元素作為拓展,實現外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的深度整合,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質、道德修養、文化素養。首先,教師要在外語教學中增添一些中國文化,比如,讓學生學會用外語來表達清明、龍舟、粽子、春卷等詞匯,在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鼓勵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自信地向國際友人展示中國文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培育學生良好的國家情懷。同時,在外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重點翻譯中國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的段落,通過《文化百科》讓學生介紹中國文化知識,增強高職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促使學生的全面化成長、發展。其次,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體現職業素質,開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通過信息訪談、匯報展示、活動報告,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為將來步入職場提供一定的支持與指導[3]。
2.3借助案例開展外語教學活動
基于課程思政教育模式下,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借助案例開展外語教學活動,以此來滲透思政理念,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養。首先,各個地區、國家之間的商務倫理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國際郵輪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郵輪乘務人員會接觸各行各業的國外人士,由此,在外語教學活動中,一定要融入道德理念、國際服務基本原則,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國際禮儀、方法,通過案例講解的方式,達到思政啟發、反省、警示、借鑒的教育效果,防止學生在將來的郵輪乘務工作中違反國家法律,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道德意識。其次,教師可以在外語教學中,多多展示一些新聞案例,以此來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學生在學習外語知識期間,樹立良好的理想信念,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跨越地理空間、國界來表達想法、觀點,增強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既要擁有愛國主義情操,還需要心懷走向世界的信念、理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中,學校、教師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定制考核方式、評價標準,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考核,鍛煉學生的外語溝通能力、職業能力,培養出更多國際郵輪行業發展需要的服務型人才。
總而言之,在高職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外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落實課程思政教育模式,把外語教學和思政教育融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外語理論知識、外語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口語溝通能力、愛國情懷,為將來投入國際郵輪乘務工作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取得理想化的課程思政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