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胡鵬飛
(1.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日照 276805;2.上海大學微結構重點實驗室,上海市 200444)
玉米的產量與種植技術具有極大的關聯性,技術人員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深入實處,結合當地的地理情況與土壤情況,科學有效地進行技術實踐與創新研究,保障玉米種植產量。需要將新技術應用在玉米種植中,堅持科學的種植,有效提升玉米產量的同時保障玉米的質量。
玉米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對生長環境具有一定的要求,與其他的農作物相比較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對外部的環境的要求并不高,這也是玉米能夠廣泛種植的基礎。土壤的水分是影響玉米生長與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長期間玉米對于水分的要求比較大,除了常規的在苗期進行對水分的控制以外,其他階段都需要進行玉米生長的水分有要求,才能夠有效地保障玉米的質量與產量。
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也不同,由于播種的過程中種子較為虛弱,在播種階段需要大量的水分,要保持在60%~70%,才能保障正常出苗。出苗階段要盡可能地控制水分,不宜過多。在開花前期的1周時間到完全開花是玉米最需要水分的階段,該階段的水分需求量占據了生長階段總量的50%。等到玉米到了乳熟的階段,所需的水分更少,但是要對土壤進行觀察,及時進行澆水或排水。如果發現玉米葉片卷曲就應及時地進行澆水,要防止出現由于水分過高導致根系腐敗的情況。
玉米的生長情況與土壤養分也會有很大的聯系,由于玉米的生長情況具有生長周期短、發育快的特點,在生長周期當中對于養分的要求比較大,尤其是在化學元素的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像是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需求比較大。在不同的情況下,對不同元素的需求量不相同,在玉米苗的階段,對于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在這階段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有氮肥進行抽苗的輔助。后期生長,鉀元素的需求量比較大。在苗生長的過程中對于養分的需求量逐漸減少,抽穗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是最大的,開花以后對養分的需求就越來越小。總之,盡可能地做到合理施肥與經濟施肥,在補肥的過程中要注意玉米的生長周期,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更好地提升玉米種植的經濟與生態效益。
溫度作為植物的生長要素,是玉米種植的重要控制要素。一般情況下,玉米的播種時間在春季,在秋季進行收獲,由于生長期比較短,溫度對于玉米的影響很大。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各地溫度具有明顯差異,要盡可能地把握生長周期對溫度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夏季的玉米播種到出苗的過程中最為合適的溫度在10℃~12℃,在出苗的階段中需要將溫度掌控在15℃~20℃,拔節的過程中最為合適的溫度在22℃~24℃,授粉的階段是整個環節中最為重要的,要控制在26℃~27℃。種植中需要人工進行溫度的調節,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減少缺粒、少粒的現象[1]。
玉米的高產優良種植離不開土壤、氣候條件以及種子品種的選擇與處理。當上述三個前提條件都處于平衡時,才能提升玉米的品質以及產量。首先就是對于玉米種子的選擇,根據種植地區的土壤實際情況對玉米種子進行選擇,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選擇適宜在該地區土質上生長的玉米品種。種子的類型會直接影響種植的效果以及產量,在根據種植區域實地進行勘探過后,優先選擇抗病蟲災害能力較強的玉米品種。在選取種子品種的同時,對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通過不同的方面信息的整合,進行全面分析,選擇科學的種植方法。同時,需要對采買種子的成本進行控制,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有利于科學種植技術的有效開展。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品種選擇完成后,需要對種子進行篩選處理,對含有的殘破或是帶有霉菌的種子進行清除,以此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盡量選用具有適量水分以及帶有包衣劑的種子進行種植。在采購玉米品種時盡量選擇資質證明完善的廠家,確保種子質量[2]。
玉米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相對于麥子、稻谷等糧食作物而言,對于土壤以及氣候條件要求較低。但在種植之前仍舊需要做好種植土壤的準備工作,為玉米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較為理想的玉米種植土壤,應該選擇地面較為平整且松軟土地,有利于生長期更好對肥料進行吸收。在進行玉米種植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較為精細化處理,對種植區域的土地進行翻土以及耙耢。通常情況下翻土的深度需要達到至少22 cm,再通過釘耙將松散的土壤翻整成為平整適宜種植的土地。翻耕松土不僅可以松軟土壤,同時可以消除雜草。
施足基肥料,以此來提升種植區域的土壤肥力,為玉米的后期健康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種植地區進行土質評估,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對土壤進行科學合理的整改。對于不同氣候的地區,土壤需要進行不同方式的整改。例如山東省日照市,屬于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玉米的良好生長不僅需要肥沃的土壤環境同時還需要較為優質的水源,所以,在進行耕種之前,要對種植地區的周邊區域進行實際調查,確保種植區域附近沒有大型工廠不會出現水質污染的現象[3]。
在進行種植過程中,對溫度有著特殊的要求。在玉米種植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檢測,主要是針對土壤的溫度,土壤的溫度需要達到可控制的范圍之內,保證玉米種子的健康生長。在玉米種植階段,農民需要根據當地環境進行具體分析,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玉米種子種植。另外,還需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方式。其中比較常見的方式為間作栽培法。
例如,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種植玉米時,主要采用的種植方式為間作栽培法。間作栽培法是一種具有高效率的種植方式,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利用間作栽培法,可以將玉米的生長周期延長。玉米生長周期的延長,將有大概率在日后玉米的收獲時獲得高產,而玉米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玉米生長期管理。例如,首先要對玉米育苗期進行有效的觀察,在育苗期階段,需要對種植環境的溫度進行有效監控,保證玉米種子能吸收到足夠的養分,需要嚴格控制灑水量,還要保證土壤足夠松軟,為玉米的種植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進行玉米的種植過程中,對玉米的生長期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在經過合理的管理之后,為玉米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玉米的產量,促進了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的發展。
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對玉米提供足夠的養料,除了相應的土壤養料之外,還需要給玉米施用相應的肥料。在對玉米施肥之后,還需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有一些異常的,要進行記錄,待后期統一進行相應的補苗。
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進行施肥時,在肥料的選擇上,技術人員對肥料有高的要求,必須要符合國家生產標準。合理運用高質量肥料,能使玉米顆粒非常飽滿[5]。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病蟲害一直是玉米種植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管理期間,需要及時對玉米的生長進行記錄,保證生長過程的穩定性。為了加強病蟲害的防治,農民需要定期對玉米害蟲進行殺蟲處理。主要的除蟲方法有噴灑農藥、殺蟲劑等。在噴灑農藥后,玉米表面的害蟲將會被處理干凈。在農藥的選擇上需要選擇一些無毒、無污染的農藥,來保證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日照市,有相關農業專家定期在農業展覽館進行免費的演講,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幫助農民獲得豐厚的收益。例如,在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內部技術人員會經常參加不同的農業展覽,學習先進的玉米種植技術,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方面。
適時收獲是指在玉米到達成熟期時,進行收獲。玉米分為乳初期、蠟熟期、完熟區三個階段。在到達了乳初期時,玉米并未完全成熟。到達蠟熟期時,果實已經逐漸成熟。而當到達完熟期時,玉米已經可以進行適時收獲了,此時收獲為最佳時期。
在我國,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工業原材料,種植面積也比較大。玉米種植過程中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土壤水分、土壤養分以及生長溫度等方面;同時還要加強技術管控,如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技術內容,需要不斷提高玉米種植技術,以保障玉米的種植產量及質量,從而提升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