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示證性話語標記“俗話說”試析

2023-01-04 09:11:28陳柳蓓
關鍵詞:語義

陳柳蓓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上海 200234)

引言

現代漢語中,“俗話說”用于對俗語(記為P)的引述。例如:

(1)譯登巴爾看了一眼裕楞額,又望望諸位將領后,說道:“你讓俺去,俺是什么身分?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超F在上無片瓦,下無立腳之地,一身的國服,滿身的污臭,咋去!”(李文澄《努爾哈赤》)

(2)集安是古高句麗文物薈萃之地,有號稱“東方金字塔”的王陵,有“東方第一碑”之稱的好太王碑,以及多座古墓內的絢麗的壁畫,在流連忘返之際,可大長識見。俗話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通化之游,另一大收獲是增長了買人參的學問。(1998 年《人民日報》)

例(1)中,“俗話說”后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是鏈式條件句,表達命題之間的關系:如果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言不順,則事不成。這一關系具有類指性和全量性:任何人,若名不正,則言不順,若言不順,則事不成。同時這一命題可以推理出其他命題:張三身份不明(可能屬于名不正),則沒法去(言不順,事不成)。例(2)中,俗語“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是一個簡單判斷句,表達單一的命題,而且這個命題是自足的,并不蘊含或推理出其他任何命題。

無論俗語是條件句還是簡單判斷句,“俗話說”在引述語前都是充當話語標記成分,符合話語標記的所有特征:功能上具有連接性;語義上具有非真值條件性,即話語的有無不影響語句的命題的真值條件;句法上非強制,即話語的有無不影響語句的句法合法性;語法分布上具有獨立性,經常出現在句首,并且不與相鄰成分構成任何語法單位;語音上具有可識別性,可以通過停頓和調值高低來識別[1]?!八自捳f”韻律上獨立,前后允許出現停頓;句法上不充當句子的句法成分;語義上,與句子的語義真值無關;語用上,具有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因此,“俗話說”是一個典型的話語標記。

關于“俗話說”的研究成果還不多見,董秀芳認為“俗話說”是表傳信的句首副詞[2]。何丹將“俗話說”定性為插入語,從共時層面分析了其內部結構、語法分布和語用功能,并對“俗話說”后核心句X 的性質和特點進行了歸類和總結。何丹認為諺語、成語、慣用語、歇后語、名人名言、古詩句等都是X 的來源,且這些X 具有群眾性和知識性兩大特點[3]。我們認為這些性質和特點是俗語本身的概念意義,文章并未剖析出俗語深層次的語義特征。另外根據我們的觀察,進入“俗話說+P”構式的俗語有一定的傾向性。劉嵚僅提及與諺語共現的“俗話說”“常言道”等前附提示語有程序意義的相互效應[4]。鑒于此,文章試圖回答以下問題:“俗話說+P”構式的準入限制是什么?“俗話說”所引俗語有什么樣的語義特征?“俗話說”到底有哪些語用功能?話語標記“俗話說”的使用動因是什么?話語標記“俗話說”是如何形成的?文章安排如下:首先描述“俗話說+P”構式的準入限制及其語義特征,接著描寫“俗話說”的語用功能,最后分析“俗話說”的使用動因及其由來。

本文語料來自北京大學CCL 語料庫、北京語言大學BCC 語料庫及人民網。

一、“俗話說+P”構式的準入限制及其語義特征

(一)“俗話說+P”構式的準入限制

通過考察語料,我們發現“俗話說”引導的并不是所有的俗語。有些俗語似乎并不適合或少見于“俗話說”引導的話語結構中。試對比下列兩組:

表面上看,這兩組都屬于俗語,但在語義類型上有著本質的不同。A 組各句分別相當于一個范疇判斷(categorical judgment),可以分析為話題-述題、或條件/原因-結果兩個部分:

A 組的轉換式:

福呢,沒有成雙來臨的。 若是/因為是福,則無雙至。

天機呢,是不可泄露的。 若是/因為是天機,則不可泄漏。

兔子的尾巴呢,長不了。 若是/因為兔子的尾巴,則長不了。

留得青山在呢,就不怕沒柴燒。 若是/因為留得青山在,則不怕沒柴燒。

B 組的轉換式:

*雙喜呢,臨門。 *若是/因為是雙喜,則臨門。

*妙呢,不可以說。 *若是/因為是妙(物),則不可言。

*黃連樹下呢,彈琵琶。 *若是/因為在黃連樹下,則彈琵琶。

*小蔥拌豆腐呢,一清二白。 *若是/因為是小蔥拌豆腐,則一清二白。

實際上,B 組是簡單判斷(thetic judgment),這些俗語整句表達一個簡單狀態或屬性,從而成為另一個更高層話題-述謂結構中的述謂部分。話題可能是隱性的,如下文“雙色球開獎,且是兩注”,也可能是顯性的,如下文“韓太太……試試運氣”。因此,B 組的俗語常用于“這可真是……”等同樣誘導俗語出現的語境中,例如:

(3)(沒想到晚上雙色球開獎就迎來了二等獎!而且是兩注?。┻@可真是雙喜臨門?。。ㄈ嗣窬W,2019 年10 月30 日)

(4)韓太太懶懶地站起身,打了個哈欠,想去睡覺,不再想這些煩心的事兒,又怕躺下反而睡不著,翻來覆去地想,越想越煩,就順手從條案上取下那一盒象牙麻將,嘩地倒在桌上,“來,來,來,試試運氣!”老侯笑笑說:“太太,您這可真是黃連樹下彈琵琶?!保ɑ暨_《穆斯林的葬禮》)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進入“俗話說+P”構式的俗語有一定的傾向性,絕大多數是表示范疇判斷的俗語。

(二)“俗話說+P”的語義特征

我們觀察到,與表簡單判斷的俗語引入框架或構式不同,“俗話說”后的大多數俗語有兩個特點,一是俗語(包括諺語等)大多數都是條件句(如:退一步海闊天空→若退一步,則海闊天空),或者和條件句具有相同邏輯結構的話題-述題句(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屬于呂叔湘①呂叔湘(1944/2017)中提到過的現象:“表面上看不是假設句,但里頭實在含有條件的意思?!闭f的“條件隱于加語”現象)[5]。二是俗語大多都是類指句(generic sentence),表達慣常狀況、客觀規律等?;诖?,我們從語義特征上將“俗話說”后引述的俗語分為簡單判斷型俗語和條件(類指)型俗語。

1.簡單判斷型俗語

簡單判斷型俗語,表達單一命題,這個命題本身是自足的,并不蘊含或推理出其他任何命題。因為它不是從無數個個體事件中抽象、概括出來的類指命題。例如:

(5)南陵是江城蕪湖市轄下的一個產糧大縣。俗話說,“蕪湖米市南陵糧倉”,蕪湖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陳桂棣《中國農民調查》)

(6)幾場暴雨瀉下,把莊子營村大田里的一些莊稼泡成了“小老苗”。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邪了門兒,雨后簡直賽過悶罐。(1994 年《人民日報》)

(7)9 月4 日到14 日,正好是農歷八月初一至十一,俗話說“初三、十八看大潮”,不少中外游客以及周邊居民紛至沓來,一睹大潮盛況。(2005 年《文匯報》)

上述簡單判斷型俗語在語義上自足、透明,且有自反性:“蕪湖米市南陵糧倉”“三九”“三伏”“初三、十八看大潮”就指事件或事物本身,不蘊含、推理或隱喻其他命題。

2.條件(類指)型俗語

條件(類指)型俗語是“俗話說”所引俗語的主體。根據對北大CCL 現代漢語語料庫1744 條“俗話說”所引俗語的統計,條件(類指)型俗語有1608 條,占總例句的92.2%。例如:

(8)聽了李永芳的話以后,千總官王命印說:“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咱先做好防備工作,也就有備無患了?!保ɡ钗某巍杜瑺柟唷罚?/p>

(9)這點,當然與中國文化有所沖突。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但毛澤東說過,“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保ㄒγ鳌段业氖澜缥业膲簟罚?/p>

(10)市場留給B 股大盤調整的空間也在進一步縮小,多空雙方的這種暫時的平衡,必將被打破。因為,俗話說“久盤必跌”,如果B 股大盤一直保持目前的這種不上不下的格局,不僅會消耗掉已經不足的市場人氣,此外這也將進一步降低場外資金的流入,市場只能通過下跌來吸引場外資金的介入。(2001 年《文匯報》)

上列例句(8)—(10)中,“俗話說”后引俗語的語義內容都可看作是一種類指,這種“類”可以代表事件或是事物,其具體成員則是具有俗語所表達事件或事物特征的任何一個事件或事物。比如例(10)中的“久盤必跌”可以轉寫為條件句的雙命題,并且是類指命題。“久盤必跌”就是“若久盤,則必跌”,它是從“老張久盤,故跌”“老王久盤,故跌”“老李久盤,故跌”……等無數個個案中抽象出來的類指表達。

正如Krifka et al.[6]、飯田真紀[7]所說,類指句在語義上與條件句極為相似。類指句可以碼化為[凡是X 都Y],邏輯上可以釋義為[如果是X,就Y]。例如:

(11)妹子,嫂子想勸你咽下這口氣,俗話說,退一步天高地闊,我和九鼎他們幾家已準備去賞心苑領那些補償款,吃虧就吃虧吧,站在人家的屋檐下,咱只有低頭了。(周大新《湖光山色》)

俗語本身是一個條件句。同時,“俗話說”也往往觸發一個典型的三段論式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在語言表達中也可看作“示證推理”(demonstrative)。這是一種演繹推理。這種三段論式的示證推理有一個核心特征,就是通過恒真法則(tautology)來保證結論的真實性——如果前提為真,則結論必為真。例(11)中,“俗話說”觸發的三段論式推理為:

大前提:(任何情況下,)退一步天高地闊。

小前提:領補償款、吃虧屬于“退一步”狀況。

結論:領款、吃虧則可以天高地闊。

這個句子中,俗語部分“退一步天高地闊”即條件句——如果退一步,那么天高地闊。這個條件句是一個類指句(generic sentence),表達慣常狀況和真理類認識。而言者訴諸于這個“俗話”的話語動因是針對一個具體事件、狀態的,在這個具體事件和狀態中,提出“領取補償款、吃虧”等這樣的具體建議,這個建議與俗語部分類指條件句的前件對應,即“領取……吃虧……”屬于“退一步”的情況。“天高地闊”是一個正向期待的結果。

此時,引用俗語和當前言語行為之間的投射關系如下:

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俗話說”后大量出現條件(類指)型俗話的語用動機是什么?

類指句本來是對某個〈類〉的屬性或特征進行評述的。因此說話人的心里并沒有特定個體。但有時即使在心里針對著特定個體,也同樣可以用類指句來傳達一般規則。這實際上是一種禮貌策略。Brown and Levinson 指出,在各種消極禮貌策略中,有一套策略是將該言語行為作為一般規則來告知對方[8]。例如:

(12)我也恨過高加林!但我想來想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亞萍不喜歡我,喜歡高加林,我就是再痛苦也得承認這個現實。(路遙《人生》)

從上下文可知,說話人在面對聽話人舉報高加林的行為和對自己的責備時,用類指句來傳達一般規則。從聽話者的角度看,具有類指性質的俗話“強扭的瓜不甜”會推導出“如果瓜強扭,就會不甜”的條件句闡釋,那么投射到當前狀況,就是如果強迫亞萍和說話人在一起,就不會有好結果。這是一種在消極禮貌策略驅動下的交流方式。

二、“俗話說”的語用功能

基于對語料的考察,我們發現“俗話說”的語用功能主要表現在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兩方面。

(一)人際功能

“俗話說”表面上是社會大眾的言論,實際上是言者引用具有社會規約性的經驗和認知以印證自己的觀點或看法,表明自己的態度,提請聽話人注意并相信自己所述內容的合理性和正確性[4],進而與聽者產生互動,動態建立雙方立場的同盟性。話語標記“俗話說”的人際功能主要是通過強化示證性、表達威權性和浮現情感立場來表現。

1.強化示證性

“俗話說”在語境中具有強化話語內容示證性的功能?!八自捳f”及其所引俗語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將前后小句或整個語篇的信息聯系起來,為言者的話語判斷提供證據,增強言者所表達內容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例如:

(13)海萍媽嘆口氣,摘下眼鏡說:“海萍啊!俗話說,男孩兒要窮養,女孩兒要富養,不是沒道理的。現在想來,我這一輩子吃虧就吃虧在沒錢,沒為你們姐妹倆提供好點的生活。但凡你們小時候經歷過富裕,都不會為眼前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去。”(六六《蝸居》)

(14)維禹兩口子的眼圈也紅了。維禹說:“二哥!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和大哥雖然與我不是同母所生,可是對我一直沒有一點外意。”(戴厚英《流淚的淮河》)

例(13)中,“俗話說”及所引述的“男孩兒要窮養,女孩兒要富養”為言者后面的話語內容“但凡你們小時候經歷過富裕,都不會為眼前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去”提供憑據。例(14)中,“俗話說”與所引俗語“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結合,為后句的“可是對我一直沒有一點外意”提供信據。

2.表達威權性

由于俗語是大眾集體創造出來的真理性命題,因此具有示證上的威權性(evidential authority)。因此用“俗話說”屬于訴諸威權(appeal to authority)行為。在Shuman[9]和Fo x[10]的研究中,威權性(entitlement)主要指言者通過不同的示證標記表達話語中的威權地位,即通過宣示“對于經驗和消息的所有權”來獲得話語中的權力?!八自捳f”后引述的俗語是超個人的、具有共識的、被社會集團所認可的認知或經驗,這些俗語本身就體現了威權性。說話人將自己的觀點或態度表達出來時,對受眾而言總是帶有個人主觀傾向性,而無法達到最有效的說服或勸誡效果,一旦引用俗語,則勢必會展現其威權性,產生壓倒性的言外之力[4]。例如:

(15)北京的胡同特別多。俗話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這仁德胡同屬于小有名氣的。(陳建功《皇城根》)

(16)我說:“讓我見識一下吧,教授,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嘛!”他瞪著我,一言不發,然后慢慢轉過身,走到窗戶前,拉開窗簾,地下室里頓時有了亮光。(海青《飛帚》)

有時,“俗話說”不能輕易去掉,“俗話說”基本的示證特征所具有的威權性能使聽話人認同言語內容,達到預期交際意圖。如果刪去“俗話說”,原句就從言者引述變成了言者陳述,句子語義發生偏差。試比較:

(17)可這次兩個人不請自到,父親很為難,俗話說上門不殺客。父親把衣袋里還剩的半包煙往桌上一扔,自己往門口的陰影里一蹲,自當自己沒看見他們,他們也沒看見他,其余的一切都由母親去應付了。(梁解茹《黑色的遮蔽》)

(17’)?可這次兩個人不請自到,父親很為難,上門不殺客。父親把衣袋里還剩的半包煙往桌上一扔,自己往門口的陰影里一蹲,自當自己沒看見他們,他們也沒看見他,其余的一切都由母親去應付了。

3.浮現情感立場

“俗話說”及其所引俗語在動態語境中常常浮現出情感立場,表現了說話人對話語內容的主觀評價,凸顯說話人的情感和意愿。例如:

(18)李云龍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嘴上:“噓,小聲點兒,俗話說‘好男不和女斗’嘛,聽我的,不和她一般見識,她來你就走,我這兒沒事,你出去遛遛?!保ǘ剂骸读羷Α罚?/p>

(19)還有小偷偷笑過之后,覺得挺不是味兒。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劣跡斑斑的貪官總是要暴露的。(2002 年《文匯報》)

例(18)中,“好男不跟女斗”傳達了說話人對前文話語內容中的人物“小陳”輕貶的主觀態度與對事情的處理建議。例(19)中,“俗話說”及后引俗語表達了說話人對貪腐行為的認識與否定性態度。

(二)語篇功能

“俗話說”通常會出現在話輪的開端或中間,造成新舊信息或不同話題之間的轉換?!八自捳f”在話輪開端起開啟話題的功能,在話輪中間起轉換話題的功能。

1.開啟話題

“俗話說”可以標記一個話題的開始,言者借“俗話說”及后引俗語就某事或某現象發起談話。例如:

(20)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可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群獅群虎居然能同住一室和睦相處。(2000 年《文匯報》)

(21)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而2006年元旦,每個人都能輕松“賺”得一秒鐘——根據預告:明天上午,北京時間將多出一“閏秒”。(2005 年《文匯報》)

例(20)和例(21)都是新聞報道的第一句話。例(20)中,作者通過俗語“一山不容二虎”開啟后文,報道了幼獅和幼虎這兩種看似不能共融的動物在動物園中共同生活的情況。例(21)中,“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新信息在前,由此引出新話題,標識話題的開始,后文都是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的報道。

2.轉換話題

在行文過程中,常常會從一個話題過渡到另一個話題,“俗話說”起到了轉換新舊話題的作用。例如:

(22)樹上紅花百朵,樹下落英無數。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但是,她——墻角的茶花,卻從元旦開始,可以一直開到四月份,據我長年觀察、記錄,她的花期長達120 多天。(1995年《人民日報》)

(23)木板、木皮一搭,老式望遠鏡一架,便成了一個守護茫茫林海的望臺。俗話說“一點星星火,燃盡萬座山”。山火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2003 年《文匯報》)

例(22)中,“俗話說”及后引俗語位于句群中間,語義指向前句“樹上紅花百朵,樹下落英無數”,對前句內容做出總結,與后句沒有語義關聯。例(23)中,“俗話說”及所引俗語位于句群的中間,與前句無語義上的關聯,語義指向后句的“山火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起到了轉換話題的作用。

三、話語標記“俗話說”的使用動因

(一)交際動因:信據力增強效應

話語標記“俗話說”及其所引俗語起到了提供信據來增強說話人論述語力的作用。Verhagen指出,交際語言的使用,不僅是為了提供信息,而且內含信據力(argumentative strength):提示言者立論依據,為聽者推理提供可信的論據[11]?!八自捳f”及后引俗語增強了說話人立場的信據力,證明了說話人的論述是有理據的,并進而對聽話人的言語或行為產生影響。例如:

(24)這次比賽顯示出,古巴隊的配合還相當不成熟。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古巴隊畢竟有八連冠的經歷和經驗,有老謀深算的“二十世紀最佳女排教練”歐亨尼奧。(新華網,2001 年8 月6 日)

(25)詹石磴對暖暖是在她從北京打工回來才開始留意的,過去,他還真沒拿眼細看過暖暖。俗話說,山窩里出鳳凰,這楚王莊位于伏牛山里,加上又臨著中原上最大的丹湖,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出美女就多,莊上的姑娘們一個個都長得身材修長唇紅齒白。(周大新《湖光山色》)

例(24)中,“俗話說”引出俗語“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來強化肯定后句信息的語力。例(25)中,“俗話說”所引出的俗語,與后文中的“這楚王莊位于伏牛山里……莊上的姑娘們一個個都長得身材修長唇紅齒白”發生聯系,“俗話說”引出具有社會規約性的經驗和認識來印證后文內容的可靠度。

Verhagen 提出衡量信據力的一個重要維度是信據方向(argumentative orientation)[11]。言聽雙方所激活的共享知識程度體現了言者的信據方向。Cornillie 認為信息來源的共享可能性決定這個來源的可靠度——說話人和交際的其他參與者可共享的信息來源具有最高的可靠程度[12]。俗語是交際雙方所共享的特定文化模型,引用俗語可以淡化言語表達中的主觀色彩,增強話語的信據力。例如:

(26)我們的各行各業特別是經濟工作同樣需要體現和發揚這些精神。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持之以恒。(1993 年《人民日報》)

(27)云巖區副區長翟彥、區工商局長聶剛招呼著20 多位“菜老板”一一落座:“在座的都是省內外的菜老板,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生意,今天都來不及回家吃年飯,我們代表區政府和170 萬市民感謝你們啦!”(1994 年《人民日報》)

“俗話說”及其所引俗語是言者施加給聽話人應遵循的社會規約性經驗或認知,體現了言者的事理立場。同時,這些話語信息也可激活聽者的背景知識,為其接收信息后進行語用推理和解讀奠定基礎。這反映出“俗話說”的信據力是主觀化和交互主觀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面子保全原則

言語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敘述、描述、評價、請求、征詢等基本交際行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不使用“俗話說+P”也能達到這些交際目的。因此說出“俗話說+P”即意味著并未將經濟原則置于首要考慮的要素。除了上文所說的信據力增強效應外,還有一點是遵循言語交流中的面子保全原則(Face-saving Theory)[8]。說話人使用俗語不僅是在傳達被語言社團普遍接受的公理或真知,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規約性的經驗或認知對聽話人施加語力,提高自己的威權性,甚至間接表達指令/建議/請求等言語行為。例如:

(28)丁鉤兒推辭不喝,那人說,丁同志咱們都是母親生養對不對?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也就是說咱家的老母親今年很可能就要去世,難道一個垂死的老母親敬您一杯水酒您還好意思推辭嗎?丁鉤兒是個孝子,在故鄉也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母親,讓這位老兄一通胡侃,他的心里酸酸的,母親敬兒子的酒,怎敢不喝?孝心化作力量,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莫言《酒神》)

例(28)中,“說話人”若直接要求聽話人喝酒就顯得不禮貌,但通過“俗話說”及其后引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來強化后續句“難道一個垂死的老母親敬您一杯水酒您還好意思推辭嗎”的語義,將聽話人置于一個大眾心理普遍接受的常理體系中,從而既避免了直接針對個人的對抗性,又通過大眾心理給其施加語力。

說話人使用“俗話說+P”構式遵循了面子保全原則。為了減少后續自我觀點對受話人產生的強加施行感,采用社會規約性的經驗或認知,符合民族共同的習慣和心理,將可能的勸誡/指令轉化為啟迪/教育,這種間接的表達方式在語言禮貌級別的連續體中,相比于直接的觀點表達其禮貌程度更高,越能在受話人心理和情感上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也就越容易推進言語交際的順利展開[4]。

四、示證性話語標記“俗話說”的由來

示證標記“俗話說”是由簡單形式的引導句演變而來,用來表達所言信息的來源。

一開始“俗話說”是主謂短語,“說”是表言說義的實義動詞,例如:

(29)就是計氏娘家,雖然新經跌落,終是故舊人家。俗話說得好:“富了貧,還穿三年綾?!彼运€不曾堵塞得這姑子的漏洞。(明《醒世姻緣傳》第九回)

(30)獨有李紈瞧出鳳姐的苦處,也不敢替他說話,只自嘆道:“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清《紅樓夢》第一一零回)

(31)有一位買了四塊肉,心中甚喜。心想:“這肉足夠一斤一塊?!弊邇刹?,他聞一聞。俗話說的不錯:肉賤鼻子聞。心想到家給老娘們兩塊,剩兩塊找大哥約老弟可以喝點酒。(清《濟公全傳》第十五回)

(32)他這話里有因由。說:“田掌柜的,有句俗話說:‘話說不明,如同鈍劍殺人?!降资窃趺匆欢吻橛?,你是細細的說明?!保ㄇ濉犊滴鮽b義傳》第七十四回)

從言語行為的角度分析,任何我們所感知到的話,都是被“說”出來的。因此,“說”自身的詞匯意義并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以哪種方式“說”[13]。因此,在“俗話+說”結構的使用過程中,言說行為“說”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的“說”強調了后面所言內容是引述自俗語,“俗話說”中的“說”就從表言說行為轉變為表信息來源方式,這是從具體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語法化過程。

從引語的整體觀出發,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引語是由一個含有言說(或認知)類動詞的引導句作為主句和一個表示引述內容的賓語從句構成的復合句[14]。當“俗話說”的語義發生虛化,促使“俗話說”失去主句謂語地位,降位為外圍修飾成分,而原來的小句賓語則被解讀為前景信息。到了現代漢語中,“俗話說”已經是一個典型的示證性話語標記,例如:

(33)現在我也年過半百,俗話說,落葉歸根;在家鄉度過晚年是我最大的愿望。(路遙《人生》)

(34)小顧參謀嘛,年輕有為,腦筋活,點子多,敢說敢想。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們四個人加起來,我敢說絕對頂得上一個專職破譯師。(麥家《風聲》)

示證標記“俗話說”的演變和形成經歷了如下一個重新分析的過程:

“俗話說”是由復合句主句的引導句經過重新分析,喪失其主句地位后,語法化為示證標記。這一演變機制在其他語言中也能找到例證。比如英語中表認識立場的標記“I think”也經歷了相似的演變機制,例如:

(35)a.I think you are mentally tired.

b.you are mentally tired I think.

Thompson 認為這類賓語從句的主句已經不再是自立的句子,經過重新分析后更像是立場標記語,與句子狀語類似,是表示主觀性認識情態的固化了的立場標記[15]。

可見,這些由主句演變而來的主觀性標記詞具有跨語言的共性,符合復雜句中主句容易發生創新而從句比較保守的演變規律[16]。

結語

作為示證性話語標記,能進入“俗話說+P”構式的大多是可以分析為話題-述題、或條件/原因-結果兩個部分的表范疇判斷的俗語。從語義特征上看,“俗話說”引述的俗語可分為簡單判斷型俗語和條件(類指)型俗語。簡單判斷型俗語,表達單一命題,這個命題本身是自足的,并不蘊含或推理出其他任何命題。條件(類指)型俗語本身是一個條件句,且在語義內容上都可看作是一種類指,這一類俗語在“俗話說”所引俗語的數量上占絕對優勢,我們認為這是由消極禮貌策略所驅動?!八自捳f”具有強化言據性、表達威權性和浮現情感立場的人際功能以及開啟和轉換話題的語篇功能?!靶艙Α痹鰪娦兔孀颖H瓌t是“俗話說”的使用動因?!八自捳f”由作為復合句主句的引導句經過重新分析,喪失主句地位后,逐步變為示證性話語標記。

本文尚有些遺留問題,比如從教學角度而言,“俗話說”與其他類似的示證性話語標記“所謂”“人說”“據說”等,有何差異?它們是否可以一起構建示證性話語標記系統?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語義
為什么字看久了就不認識了
語言與語義
“社會”一詞的語義流動與新陳代謝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吃+NP”的語義生成機制研究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31
“V+了+NP1+NP2”中V的語義指向簡談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V+X+算+X”構式的語義功能及語義網絡——兼及與“V+X+是+X”構式的轉換
語言與翻譯(2014年2期)2014-07-12 15:49:25
“熊孩子”語義新探
語文知識(2014年2期)2014-02-28 21:59:18
“深+N季”組配的認知語義分析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一区|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自在线播放|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免费黄| 91免费在线看|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无码专区第一页| www亚洲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第一页亚洲|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97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伊人无码视屏|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91精品专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激情| 看国产毛片|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一区第一页|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精品污视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在线|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成人|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五月婷婷导航|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在线欧美日韩|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四虎AV麻豆| 欧美爱爱网|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123欧美字幕|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中文纯内无码H| 免费高清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