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璦琿鎮中心學校 寧勝楠
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音樂教學課堂。在加強課堂教學引導之下,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濃厚的學習氛圍。運用生本教育理念,對學生主體學習狀態開展評價指導,能有效推動小學音樂教學。
生本教育為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帶來了十足的動力。教師積極運用生本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依舊要持續關注生本教育思想的價值,在革新教育內涵以及完善教育視角過程中,讓小學音樂課堂呈現出獨特的意義。
第一,教學中運用生本教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圍繞學生的身心發展制定音樂教學活動,創設音樂教學活動體系,重視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在著手于學生的音樂素養發展之下,保證學生成為重要的關注對象。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也會在課堂學習中準確定位,找到學習中的不足,與教師共同突破音樂學習的難點。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學生對音樂學習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感知,解決學習中的不足,轉變錯誤的學習理念,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音樂學習。
第二,在生本教育有效落實過程中,對學生多項能力發展形成了極大的影響。教師圍繞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通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搭建,鍛煉學生的多項能力。通過開展音樂創作、音樂模仿以及音樂評價等相應活動,讓學生參與思考、探索,鍛煉學生反應能力的過程中,也會在音樂熏陶之下有所感受。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認真探討知識的主體,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除此之外,學生擁有活動探索的機會,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加強對音樂知識的關注和分析。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體現自身角色,更好地提高問題研究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最終,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和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逐漸升華學生的藝術素養,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第三,生本教育思想的合理落實,能推動小學音樂教師的綜合能力發展。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音樂學習感知,更好地把握知識學習的關鍵點。教師針對教學問題入手,在積累音樂教學經驗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學生更加熱愛音樂學習。
1.關注審美教育思想,加強審美認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審美核心素養這一教學思想,也是以生本教育為中心。通過音樂讓學生擁有豐富的情感,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發揮了獨特的藝術價值,彰顯自身的特色和魅力。音樂課程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審美教育形成理想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在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之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重要的關鍵點,能夠保證學生在落實審美認知之下體驗音樂學習。審美教育思想融入教學,讓學生產生審美的愉悅感。在審美教學思想中,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認真欣賞音樂的情況下,也逐漸陶冶情操,激發對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
2.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帶領學生發展進步。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思想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發展狀態,在德育和音樂藝術教育緊密結合之下,實現學生的能力進步。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理念正是貫徹落實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方向,有助于幫助學生沉浸在濃厚藝術氛圍之下產生獨到的見解。教師必須要針對音樂教學內涵著重探討,以真實的生本教育讓立德樹人工作有序開展,這正和“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理念相吻合,滿足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教育要求。
1.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凸顯音樂的學習魅力。音樂這門藝術課程有助于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情緒,為了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呈現,落實生本教育工作,教師可以通過現代教學技術把小學音樂學習的意義充分展現出來,以音樂學習魅力凸顯為主,保證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情境之下領略學習的精髓。現代教學技術有助于教師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圖片、視頻等相應內容的結合,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不一樣的音樂學習場景。營造良好的音樂藝術氛圍,有助于學生深度理解音樂藝術,把情境教學的實際效果充分呈現出來。在《豐收鑼鼓》和《童年》這些歌曲教學時,通過現代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音頻和視頻,在引導學生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跟隨現代教學技術的步伐,更好地融入到音樂作品之中。然后,通過現代教學技術把作品的速度、力度和風格等著重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把知識和技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終,學生產生強烈的音樂學習熱情,在認真探討音樂中的情感和力量之下,跟隨現代教學技術的步伐,提高學習效果。
2.實施音樂情景劇構建,促進音樂學習發展。教師還可以通過音樂情景劇的構建,讓學生走進音樂學習活動之中。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情感理解,開展相應的情景劇創設,通過改編、模仿以及創作等活動的結合,讓學生沉浸于濃厚的音樂情景劇氛圍之中,在準確把握音樂學習關鍵點的同時,更好地提高音樂綜合素養和藝術能力。
1.開展情境合唱,加強學習體驗。音樂合唱情境的開展是讓學生發揮主體地位的關鍵方向,每一個學生都是合唱的主體,這正是生本教育思想的精髓。學生通過合唱情景活動的開展,加深音樂學習體驗,將自身獨到的見解充分呈現出來,最終,在積極挖掘學習精髓的情況下,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學習體驗。
2.進行音樂鑒賞活動,加深學習理解。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過有效體驗課程內容,把感受和鑒賞作為重要方面,可以獲得感官上的愉悅以及精神上的滿足。教師在落實生本教育的時候,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把握音樂自身存在的獨特優勢,保證學生在欣賞中有著較強的創造性思維,也會在音樂賞析中張揚個性,擁有更加完善的人格。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動物狂歡節》內容欣賞時,學生跟隨音樂的旋律把握節奏和力度,集中注意力,想象動物們是如何度過狂歡節的。之后,通過音樂模仿動物聲音,并配備相應動作,提高音樂欣賞學習的興趣。最終,學生在音樂情感溝通下形成共鳴,逐漸陶冶情操。
新穎的教學評價模式的有效搭建,是促進學生音樂學習進步的重要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感悟,保證學生在認真參與音樂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獨到的見解。教師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搭建當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通過新穎的教學評價方案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評價之中找尋音樂學習存在的不足,由此升華知識學習。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通過搭建開放性的教學評價形式,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開展評價,找出音樂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后,在評價交流中團結協作,共同突破音樂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其他教學評價形式,讓學生參與音樂習題訓練、音樂活動體驗等,把自己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合理地掌握并運用。這樣,有助于關注學生在音樂學習的狀態以及學習心得,由此做出全方位的教學評價,使學生的音樂學習不斷進步。
總之,生本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感悟。教師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新穎的教學思想,通過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在生本教育理念的順利實施中,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學習韻味,沉浸于音樂學習體驗之中,從而高效把握音樂學習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