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生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增強歷史主動、增強財政自覺,發揮職能作用,服務財政中心工作和海南自貿港建設大局,筆者結合財政監管和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內控建設實際,就高質量推進內控品牌建設談幾點想法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的明確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對財政監管和財政內控本質的認識,促進依法行政、依法監管,促進推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促進發揮財政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職能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和財政監管風險,提升財政內控在財政決策、財政執行、財政監督中的積極作用。
立足海南自貿港建設實際,進一步研究優化海南監管局多年探索形成的“服務部黨組和局黨組決策、服務財政中心工作,一手抓制度建設、一手抓制度執行,突出內控的主體性、全面性、特色性,加強內控與機關黨建、廉政、業務管理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機融合”(即“兩服務、兩手抓、三突出、四融合”)大內控工作機制和大內控工作格局,持續打造適應海南自貿港需要的具有海南監管局特色的中央財政監管內控品牌。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好創建內控品牌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財政監管和財政內控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持續解決影響創建內控品牌面臨的突出問題。針對處室內控基礎尚不均衡、制度執行不到位、內部運行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加強監管法治觀念和制度建設,加強預算資產財務管理和內部運行管理,加強信息文稿質量把關,加強監管業務工作底稿規范性,積極組織檔案抽查和內控考評,開展財務自查和內部管理檢查,組織好制度清理、修訂和匯編工作,切實解決影響內控品牌建設的短板和不足。
二是結合“兩個服務”,進一步發揮局黨組和局內控委決策作用。重溫劉昆部長《以高度政治自覺 強化權力監督制約 深化財政內控建設》一文和部內控委講話,引導全局干部職工加強對內控本質的理解和內控內在邏輯的認知,增強局內控委的決策力;根據崗位變化及時調整充實內控人員,吸收年輕人參與,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局內控日常事項管理,積極配合局內控委做好具體服務協調工作,落實好局黨組、局內控委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三是結合“兩手抓”和巡視整改,加強制度建設和執行修訂的“閉環”管理。結合近年新出臺的財政監管工作制度,對不適應當前工作需要的綜合類制度和業務制度,再次組織好內控制度、規程的修訂和完善。開展對2021年以來業務項目檔案質量、綜合管理事項的專項檢查考評,查缺補漏,防范業務風險、工作風險和廉政風險。
四是結合“三個突出”,進一步認清和擔負起局、處兩級內控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各處室內控基礎工作。處室管理崗(處室負責人)要主動謀劃所在處室內控工作,加強政策法規和內控學習、培訓,加強處室內復核,規范工作底稿填制。處室內控聯絡員應堅持原則,督促執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時效,防止工作拖拉延誤。進一步支持、主動配合局內控辦搞好“穿透”監管。
五是結合“四個融合”,全面優化內控環境,提升監管效能。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內控與黨建融合。創新方式方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落實好《財政部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管局黨建工作的意見》(財黨〔2022〕4號)提出的“要發揮內控作用,從源頭上機制上堵住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結合部兩輪巡視通報指出的監管局內控共性問題,加強重點事項、關鍵環節的有效監督,配合機關紀委開展重點工作督導。
——提高廉政風險意識,推動內控與廉政建設有機融合。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準確把握監管局履行法定職責體現的權力邊界,促進正確履行審核審批權、征收監繳權、監督檢查權、檢查核查權、執行監控權、評價評估權、處理處罰權(含移送權)、調查調研權、移送監督權、管理建議權等10項權力。加強日常復核審理和專項審理工作,重點關注是否存在程序不到位、違反規程拖延審核審批時間、政策法規引用不當、處理處罰“自由裁量權”過大,防止引起行政訴訟風險。不斷提高審核審批時效與監管工作質量,促進壓縮“自由裁量權”,促進處理處罰“寬嚴相濟”,促進全面正確用權,自覺接受監督,防范履職廉政風險。
——積極拓展內控與內部管理融合方式與內容。加強財經政策和內控“三基”學習培訓。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增強服務意識、促進營商環境與法治環境改善,防范工作風險、業務風險與廉政風險,促進全局制度體系完善與治理效能提升,促進高質量發展與自貿港建設等維度,講清楚內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財政監管風險的主要表現、防范措施。加強內控與法治(普法)有機融合。適應全面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需要,強化法治思維。加強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新修訂的黨章學習,做新時代遵守黨章、踐行黨章和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加強內控與自貿政策落實有機融合。結合海南自貿港法及已出臺的自貿港財稅政策,加強內控知識測試和海南自貿港政策法規測試,加強學習運用,有效防范可能出現的財政監管新風險。加強內控工作調研與穿透式監管。要以刀刃向內、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加強機關黨建、人事、財務、行政運行等內部運行重要事項的內控考評與日常監督。結合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內控工作調研;優選穿透式監管項目,加強制度規程執行力穿透監管。加強內控信息化建設。積極借助外力,統籌部、省網絡信息化管理要求,通盤考慮財政監管內控嵌入財政主體業務,加強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對接,發揮信息化在防控財政監管工作和機關運行中的風險作用。
——加強內控與干部隊伍建設的融合。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加強因私出國護照管理,落實好領導干部個人重要事項報告制度、財政干部親友干涉事項記錄制度、涉及交流干部有關財務管理制度、審核審批責任追究管理補充規定等。積極督促落實好干部管理使用制度,認真配合做好巡視整改,促進營造風清氣正的中央財政派出機關良好形象。
一是處理好內控決策-內控執行-內控監督關系。優化與完善局內控工作機制,進一步將內控與業務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將內控融入監管局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提高內控發現問題、提示風險、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專業能力水平。
二是處理好財政監管業務管理與機關文化建設關系。適應海南全面改革開放和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需要,適應依法治國和建設服務型政府需要,全面提升財政監管、財政執法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加強業務管理的同時,注重加強機關文化建設,建設“開放包容、共建共享、服務高效、清正廉潔”的機關形象品牌。
三是處理好防范內部風險與防范外部風險的關系。適應信息化、市場化和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環境,優化與完善業務管理機制、機關內部運行機制,有效防范內部風險。同時,注重加強與部各司局、監管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監管服務對象、地方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溝通聯系,構建信息共享機制,營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有效防范外部風險。
四是處理好加強內控基礎理論研究與指導實務的關系。及時總結提煉利用好監管成果,為完善制度和政策服務。結合財政監管工作主責主業,加強財政工作、財政監管工作規律性研究,加強海南自貿港財政監管風險研究,準確識別財政監管面臨的主要風險。加強財政監管內控本質和內在邏輯的研究和把握,提升政治、政策、理論素養,結合工作實際開展課題研究,努力把“海南監管局內控品牌”打造好、建設好、維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