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建
(黃岡市蔬菜辦公室,湖北黃岡 438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1世紀50年代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不能忽視中國廣闊的農村地區,長期以來我國很多農村受限于自己的地理條件沒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取得足夠的發展,尤其是與城市相比,還處于經濟落后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黨中央預見性地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各種方式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實現發展道路上的“共同富?!?。
所謂鄉村振興戰略是指通過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經濟發展規劃,科學有效地實現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國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制國家,農民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很多農村地區還處于比較落后的低端生產力狀態。
為了發展鄉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亩粥l村振興戰略方針。產業興旺指要結合農村的特點探索出一條科學、穩定的經濟發展方向,生態宜居指農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生態,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鄉風文明指農村振興的過程中要注重農民精神世界的建設,只有精神文化需求與物質文化需求共同滿足才是真正的富裕之路。治理有效是要優化農村地區的基層管理,提高國家層面對基層的管理效率,生活富裕指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農民的收入,實現生活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見,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共同富?!钡缆飞?,農民是不能忽視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把“三農”問題定位為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必要性可以從三個層面闡述分析,首先,協調發展。非協調的城鄉發展關系導致經濟體不健康,發展不可持續,龐大農村長期落后會嚴重拖累國家現代化進程,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勢在必行。其次,拉動消費。在“雙循環”戰略中,農村是極重要的一環,幾億人的消費一旦強勁起來,持續下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巨大無比,因此要改變農業低效、農民不富、消費乏力的問題,并且,鄉村振興的落腳點也在于此。最后,穩定鄉村。發展鄉村經濟可以為城市人口分流,極大地提高整體社會的抗風險能力。
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擁有一定的科學種植專業技術知識、掌握一定的農業設備和使用技能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大力培養職業農民是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鄉村人才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職業農民的特點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熱愛農業。這是對職業農民的根本要求,是成為職業農民的首要前提。職業農民只有熱愛農業才能扎根農村,以飽滿的激情建設農村。二是要懂得農業生產技術。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作為職業農民,應該與時俱進,掌握這門技術,才能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三是掌握現代農業經營管理。只有懂得了經營管理,才能把現代農業生產效益發揮到最大化。四是要有作為,敢擔當。通過自身的能力、技術,在農村鄉村振興中,引領示范,帶領周邊農戶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提高產業效益,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共同富裕。
人才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培育職業農民就是農村人才振興工程。要通過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敢擔當的職業農民,來引領鄉村建設。首先,根據市場調研情況,制定詳細的職業農民人才培養計劃。根據職業農民各自從事專業的差異性,來制定不同的專業培訓計劃。在制定計劃過程中,要對調研數據進行深刻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培育計劃,課程設置以實操與理論相結合,以學促性真正實現教育培訓的目的。其次,推進職業農民的職業教育。根據職業農民的需求,設置專業課程。要針對職業農民的特點,采取課堂式集中、通過“線上+線下”的培訓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使職業農民能夠更好地學到專業知識。
此外,要加強職業農民培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職業農民既要“洋博士”,也要“土專家”,既要理論知識過硬,同時也能指導職業農民進行實地操作,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緊緊聯系在一起,打造一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師隊伍。要加強職業農民教材學習的針對性。由于職業農民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要由淺入深,多以圖片、視頻化教學為主,通過最直觀的學習,來鞏固職業農民培育。最后,還要按照農業農村部提出的“一主多元”培育模式,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教育主體作用,聯合科研院所、涉農院校等科研及教育機構,完善職業農民培育體系。
3.2.1 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F代農業的發展,需要以較完備的物資裝備為依托。通過先進的技術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設施化建設可以有效緩解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面臨的短板問題,進一步提升產業效益。這樣才能大大減輕農業的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抗災減災能力,實現高產穩產的目標。
3.2.2 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依靠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真正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湖北黃岡市黃州區百蔬源合作社為例,其理事長通過參加現代農業培育學習,掌握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特色化發展創新模式,將園區打造為集綠色生態、科技創新、觀光旅游、示范帶動強的現代農業生態園,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效利用與科技創新。
3.2.3 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現代農業產業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是將生產資料、市場補給、資源開發、環境優化、效益提升、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產業融于一體的綜合系統,是多層次、復合型的產業體系?,F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將生產、加工和銷售相結合,也需要將產前、產中與產后相結合,進一步有效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F代農業的實施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
3.2.4 用現代經營方式推進農業。現代經營方式具有市場性、高效性的特點,有利于調動農業參與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能大幅度地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的運營成本,提升農產品的產出效益,從而提升農業的綜合產值。
3.2.5 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隨著現代農業步伐的不斷邁進,新型的、先進的、綠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理念顯得尤為重要,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先進的發展理念來引領。比如,羅田縣“燕兒谷”作為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縣之一,其成功的原因在于明確了職業農民的培育方向,通過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以新時代的發展理念,帶動了周邊農戶共同富裕。
職業農民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通過相關知識的傳授可以提高職業農民對現代化農業的認知,但現代化農業的建立還需要相應配套的農業設施,這些設施的采購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大部分的職業農民或農業合作社都難以支撐這部分開支。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應積極協調,通過建立農業低息或無息貸款來支持職業農民的鄉村建設工作。以農業無人機為例,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農業無人機補貼體系,從國家補貼到省市級乃至縣級都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方案,通過這種方式來直接減少職業農民在購買無人機時的投入,鼓勵職業農民將新型農業設備應用于農業生產環節。
同時,除了農機補貼外還可以農業補貼的方式來支持職業農民的生產工作,如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農田每年予以一定金額的資金補助,鼓勵職業農民積極參與到生態農業的建設當中,通過這種補助的方式來減少農業的早期投入金額。整體來說,農業前期投入較大,自然風險不可控,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相關的保險公司發售農業險,借助金融體系為農業兜底,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技術流向農業。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障體系還處于發展階段,正在積極完善中,因此,應該多建立相應的保障體系,引導職業農民積極投身到生態農業的建設當中。
我國為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的建設工作,每年還對農業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用于職業農民的培育和農業技術的發展。為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需要進一步完善職業農民培育體系。
首先,需要建立全國職業農民信息數據庫。通過數據庫監督各地的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同時將農業資金的應用納入數據庫中,避免不法分子趁機攫取私人利益。其次,要建立職業農民分級制度,通過對職業農民考核建立分級制度,對高水平的職業農民進行補貼,以此來鼓勵年輕人參與到職業農民培育的工作當中。最后,國家層面要結合市場農產品的波動,引導職業農民的生產活動,比如,建立職業農民服務平臺,分享各類農產品的種植信息以及市場價格變化情況,科學引導職業農民的種植活動。完善培育體系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圍繞農業發展的促進機制,從信息共享、培育監督等多方面入手,促進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當前,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我國政府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才的培育。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培養造就一支強大的人才隊伍,凝聚鄉村發展人氣。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職業農民是農民的優秀代表,要更多地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敢擔當的職業農民參與其中。不僅如此,還要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激勵創新創意能力,來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水平,鼓勵社會資本支持職業農民的發展,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入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