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穩
(騰沖市滇灘鎮畜牧獸醫站,云南保山 679104)
目前,畜禽養殖正逐漸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隨著畜禽交易和流通頻次增加,動物疫病隨之撲面而來,給養殖行業造成極大的防控困難。村級防控體系是騰沖市滇灘鎮動物疫情防控的堅實力量,作為一線防控力量卻缺乏相應保障,導致防疫積極性不高、防疫技術的不到培訓、防疫安全問題凸顯等問題屢見不鮮。隨著畜牧產業發展和基層防疫力量的問題凸顯造成畜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壓力巨大。為有效解決基層防疫出現的問題,現結合基層工作和動物疫病防控實際提出對策建議,希望對村級畜禽防疫體系建設有所參考。
滇灘鎮畜牧產業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畜牧獸醫站緊緊圍繞加快推進特色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狠抓畜牧各項工作措施落實。按照“適度規模,標準化” 原則,進一步優化布局,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畜牧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滇灘鎮聘用18 名村級防疫員(騰沖市聘用9 名,滇灘鎮聘用9 名),組建滇灘鎮動物防疫隊伍。主要實現以下工作:①畜牧產業、畜禽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等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宣傳工作;②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的具體實施;③在落實“防檢聯動” 工作中協助官方獸醫完成產地檢疫中的臨欄檢疫;④畜禽疫情排查、診斷和報告;⑤畜禽存欄統計工作;⑥全面落實死亡畜禽收集和統計工作;⑦畜牧、獸醫技術的推廣和實施,依法開展飼養管理、良種推廣、疾病防治咨詢、一般性動物疾病診療等有關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工作;⑧完成日常巡查工作;⑨協助行政村指導好散養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監督散養戶畜禽糞污亂排、亂堆等情況;⑩落實鎮級和行政村委托的其他工作[1]。
2021 年全鎮實現畜牧業產值1.22 億元,同比增2.7%;實現肉類總產5463t,同比增2.03%;禽蛋產量140.2t。
全鎮生豬存欄達31900 頭,同比增8.87%;大牲畜存欄6980 頭,同比增10.6%;羊存欄4650 只,同比增4.8%;家禽存欄9.4 萬羽。生豬出欄2.4 萬頭,同比增1.7%;牛出欄1990 頭,同比增1.7%;羊出欄5480 只,同比增3.6%;家禽出欄11.7 萬羽,同比增3.6%。
結合滇灘鎮“十四五” 發展規劃中的畜牧獸醫產業發展規劃,深入開展“聯村入戶” 工程,重點開展以生豬標準化養殖、肉牛科學飼養、飼草飼料開發利用、牛凍精改良、豬人工授精等畜牧實用技術的推廣和培訓,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和養殖效益。2021 年全面完成農業面源污染普查,特種畜禽資源排查,畜禽遺傳資源普查。2021 年完成牛凍精改良809 頭,生豬改良1842 窩,舉辦科技培訓2 場107 人次。按照“1+3+6” 模式發展肉牛產業發展模式建設標準化肉牛養殖場7 個(每個村建設1 個標準化肉牛養殖場;每個養殖場可飼養300 頭肉牛;每個養殖場配套牧草種植用地600 畝)。目前7個肉牛養殖場全部完成建設,并通過騰沖市級驗收,進入驗收審計階段;每個養殖場可飼養300 頭肉牛。
2022 年全面加大了對飼料、獸藥、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專項整治工作力度,認真對飼養、屠宰、經營、運輸動物及其產品生產、儲藏環節的檢疫進行全面監管。一是簽訂了《云南省依法依規經營獸藥承諾書》 《騰沖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 《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動物防疫承諾書》 《非洲豬瘟防控責任承諾書》 《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承諾書》 《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承諾書》 8184余份。二是嚴格按照檢疫規程,開展檢疫工作,開展屠宰胴體檢疫14686 頭;開展動物及產品檢疫48623具(張或千克),其中:肉牛產地檢疫59 頭,牛皮1057 張,羊毛464kg,生豬47043 頭。
2.1.1 工作量大、無保障性工資
滇灘鎮聘用18 名村級防疫員,主要從事全鎮畜牧科技推廣、人畜共患病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獸醫技術服務和協助官方獸醫進行產地檢疫;2021 年滇灘鎮畜禽存欄137530 頭(羽),人均服務畜禽7640 頭(羽),其中:生豬存欄達31900 頭,大牲畜存欄6980,羊存欄4650 只,家禽存欄9.4 萬羽。2021 年滇灘鎮畜禽出欄148470 頭(羽),全面實現產地檢疫和疫病防控要求,人均檢疫量達8248 頭(羽),其中:生豬出欄2.4 萬頭,牛出欄1990 頭,羊出欄5480 只,家禽出欄11.7 萬羽。以上數據反映:村級防疫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實現全面的人畜共患病防控、強制免疫、產地檢疫等工作基層畜禽防疫力量亟需擴充和保障;由于市場經濟調節,畜牧科技推廣服務對于村級防疫體系幾乎無經濟收入,政府對強制免疫工作補助較低(滇灘鎮18 名村級防疫員月人均250 元),村獸醫主要通過畜禽疫苗接種和獸醫獲得經濟收入,普遍收入較低和極不穩定;無保障和收入低(不穩定)導致村級防疫隊伍老齡化嚴重。目前滇灘鎮18 名防疫員年齡最高為72 歲,最低為28 歲,平均年齡:48 歲。無保障和收入低(不穩定)導致村級防疫隊伍后繼無人問題比較突出。
2.1.2 村級防疫隊伍無風險保障和高危職業保障
現行村級防疫隊伍采用聘用考核方式組建,防疫人員在進行畜禽科技推廣、防疫接種、獸醫服務都直接與動物接觸,由于畜禽的“驚恐” 往往隱藏著潛在的危險和微生物安全具有隱蔽性的特點,加上村級防疫隊伍沒有相應的保險、高危職業病保障,使得基層動物防疫人員在服務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和病原微生物風險。
畜禽科技推廣、疫病防控、檢疫監管等法律、法規和制度落實的基礎是村級防疫體系建立健全。目前滇灘鎮村級防疫人員主要制度《騰沖市村級動物防檢員管理辦法》 對村級防疫人員、職責、條件等進行了明確,但是缺乏整個村級防疫體系建設必須配備與之相適應的制度保障,鎮村兩級防疫體系人員的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等法規和制度,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政策,確保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盡快落實到場到戶,進一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養殖水平。全面建立和完善村級防疫體系人員管理、培訓、考評機制和完善制度保障。對防疫人員日常公共衛生安全、人身意外安全和養老保障給予制度保障。建議推行傷殘、老弱防疫員離職補貼制度。政策應以人為本,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基層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關心,讓基層防疫力量享受社會進步的成果,積極改善民生、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3]。
3.1.1 繼續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推進產業化經營,加快培育畜牧龍頭企業發展;二是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要求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三是發展循環養殖,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和生態循環的適度規模養殖,提高種養業資源綜合利用率。
3.1.2 著力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措施,確保全鎮飼養環境健康安全
確實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切實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防疫全過程檢查指導以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強烈執行逐戶登記制度,做足應急預備,不斷提高科學防控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情,制定完善村級防疫體系相關制度和考核機制。
3.1.3 統籌安排、創新養殖業全鏈條管理模式
積極探索工作實際,在原村防員工作職責(耳標佩帶、免疫卡發放、指導免疫檔案填寫、疫情巡查、養殖數據統計、無害化處理)外,增加養殖環境消毒、養殖投入品巡查、養殖污染治理巡查、養殖安全巡查等工作。所有村級防疫員劃定監管網格,定人員、定區域、定職責、定獎懲,建立健全基層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養殖污染治理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分人保區” 對養殖業全鏈條的管理。
3.1.4 建立定期考核機制
建議鎮村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村委目標考核內容。加強村對動物防疫工作落實,同時也便于村級動物防疫員開展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工作。定期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村級動物防疫的工作開展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報酬補貼掛鉤,對防疫密度和抗體檢測不達標的不予兌現績效補助,對工作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村級動物防疫員給予表彰、獎勵,切實發揮村級動物防疫員的作用確保防疫工作質量[4]。
提高防疫員工資待遇,保證誤工補貼不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標準,根據村級防疫體系制度和考核辦法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考評機制,通過工資保障和考核考評機制不斷壯大和優化村級畜禽防疫隊伍,促使村級防疫人員積極主動投身到畜禽科技推廣、疫病防控、檢疫監管等工作中。著力加大動物及產品檢疫監督執法力度。確保鎮外疫情不入侵,著力增進為農服務意識,加強畜牧業服務建設,多進場入戶,多傾聽養殖戶意見和呼聲加強溝通和交流[5]。
根據防疫要求進一步完善村級防疫體系相關制度和考核機制,將村級防疫體系培訓做好規劃,及時彌補技術滯后和參差不齊的局面。建議將培訓納入年度計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每年對村級防疫體系舉辦2~4 期技術培訓,使其盡快熟練掌握畜禽科技推廣、疫病防控、檢疫監管新要求和新技能,使得發展與服務相適應。
村級畜禽防疫體系建設關乎動物防疫活動管理,預防控制凈化消滅畜禽疫病,關乎養殖業健康發展,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以及關乎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村級畜禽防疫體是畜禽疫病防控的實施者,是做好畜禽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礎力量,能否建設好村級防疫體系直接影響畜禽科技推廣、疫病防控、檢疫監管等工作的成敗,因此建設和完善村級畜禽防疫體系,加強管理防疫人員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社會公共安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