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清 王 艷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雹倭暯剑骸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頁。百年來,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些偉大成就是在偉大理論的指導下實現的,而偉大理論則是以一篇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文獻為載體的。它們每每在中國處于重大關頭之際,發出具有科學依據和時代精神的振聾發聵的聲音,引領中華民族堅定地走向復興。
1992年初,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嚴峻挑戰、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黨和國家發展處于重大關頭之際,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他以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恢弘膽略,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這是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集大成之作,是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發表講話,全面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高度評價黨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概括、總結黨的光榮傳統和寶貴經驗,提出新征程上的一系列根本要求,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鄧小平南方談話和習近平“七一”講話都是在全黨需要對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作出深刻回答的關鍵時刻發表的,它們開辟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光輝文獻。在意氣風發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的歷史征途上,我們十分有必要從鄧小平南方談話到習近平“七一”講話的不平凡歷程中擷取深刻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需要不斷發展創新,與時俱進是其重要的理論品格。它不拘泥于書本,不拘泥于現成經驗,注重探索未知的世界,注重回答新問題、解決新挑戰、開拓新境界,這是馬克思主義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奧妙所在。發展馬克思主義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雹佟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頁。近30年后,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同樣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頁。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主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鄧小平曾一再強調,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就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在南方談話中強調:“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頁。南方談話正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根據中國實踐做出的理論提升和理論總結。
南方談話發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關頭。它精辟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科學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堅定了擴大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其理論創新試舉如下幾點:第一,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突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以及共同富裕。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第一次把社會生產力納入社會主義本質范疇。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第二,從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角度認為改革和革命同等重要,為繼續推動改革奠定理論基礎。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頁。第三,針對姓“社”還是姓“資”這一長期困擾人們的問題,提出“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第四,明確提出兩個“不等于”,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這一理論創新廓清了人們思想上的障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基礎。第五,明確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學論斷,并進一步提出經濟發展要靠科技和教育。鄧小平把依靠科技和教育與社會主義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是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的進一步發展。第六,鄧小平提出“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頁。的重要論斷。上述觀點既是南方談話重大理論創新價值所在,也是鄧小平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
南方談話后,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七一”講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它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條條框框,指引了新時代的奮進方向。
“七一”講話貫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主題,總結了黨百年接續奮斗四個歷史階段的輝煌成就,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用“九個必須”闡述了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寶貴經驗。這篇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進一步豐富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其理論創新試舉如下幾點:第一,豐富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在科學把握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關系上達到新的高度?!捌咭弧敝v話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雹倭暯剑骸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頁。這四個“是”全方位闡釋了黨領導的極端重要性,為黨的領導提供了十分完整的理論支撐。第二,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捌咭弧敝v話指出,新的征程上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頁。。之前,我們更多的是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里同時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這一結合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文明相結合的問題,是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問題。第三,概括和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精神豐碑,也是砥礪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習近平“七一”講話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南方談話到“七一”講話,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一貫追求。它們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高度關注時代變化的要求,在反復的社會實踐中不斷進行理論總結和提升,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
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我們黨做過有益探索,取得過重要成就,但也經歷過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借鑒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吹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南方談話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國內外風云變幻的形勢下,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一系列風險挑戰,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并初步總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輪廓。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指出:“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雹佟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黨的十四大認真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4年的實踐經驗,指出14年偉大實踐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并從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統一等方面,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提出“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全黨”②《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頁。的重大任務。
南方談話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同時,外部環境變化帶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及新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比如,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結構體制性矛盾不斷積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日益顯現,政治生態出現嚴重問題,西方政治思潮不斷侵蝕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形勢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具體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方略,并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正如習近平“七一”講話指出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雹倭暯剑骸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頁。
面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的狀況,有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鄧小平以馬克思主義革命家的氣魄在南方談話中滿懷信心地指出:“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薄耙恍﹪页霈F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雹凇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頁。南方談話堅定了人民關于社會主義的信心。南方談話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進程中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全面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各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國國際地位在世界格局的劇烈變動中顯著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外延得到進一步豐富。黨的十八大報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容,并首次提出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建黨95周年的講話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論斷。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雹邸妒糯笠詠碇匾墨I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12頁。環視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習近平“七一”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頁。
從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到“四個自信”的提出,都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八膫€自信”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指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目標。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②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頁。沒有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可能會被葬送。
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強調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薄皼]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頁。南方談話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驅散了人們思想上的迷霧,改革開放從此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八大后,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態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實現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面。到2020年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突破。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的主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從南方談話到“七一”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并且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充分展示出社會主義的強大活力,極大地鼓舞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道路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和國家的事業向什么方向發展,發展到什么程度,取決于黨的領導。黨堅強有力,黨和國家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反之,就會出現各種曲折。因此,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永續發展的根本保證。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建設。他指出:“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頁?!罢f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覺?!雹凇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1頁。在社會主義運動面臨嚴峻挑戰的復雜形勢中,鄧小平清醒地論述了加強黨自身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彰顯出我們黨的成熟與自覺。
南方談話后,黨中央科學分析自身建設面臨的新形勢,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目標、任務和途徑,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扎扎實實地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發出號召:新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9頁。。這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適應時代和實踐要求,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堅強決心。
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中央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企業和其他組織中設立黨委(黨組),做到黨的工作進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里。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總綱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以根本法的形式確立黨的領導地位。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篇貫徹和體現“兩個維護”的根本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首要位置,強調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
嚴明的紀律和規矩就是要在黨員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劃出界限。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入手。八項規定是黨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也是改進工作作風的一個切入點。黨堅持把反“四風”、反腐敗與反特權相結合,在干部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秘書配備、公務消費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治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送禮等不正之風入手,以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了全黨全社會風氣的整體轉變。此外,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委著力解決無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問題,嚴肅查處公開發表違背中央精神的言論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2015年10月,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印發,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黨在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得到進一步凈化和純潔。
習近平強調,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就是“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336頁。。黨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②《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頁。的好干部標準,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即: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提出,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為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開展了系列學習教育活動。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5年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2016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2017年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出安排和部署;2019年5月底開始自上而下分兩批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2021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些深化黨的自我革命的學習教育實踐,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經過持續努力和頑強斗爭,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自覺性普遍提高。黨的全面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有力保證,反腐敗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管黨治黨寬松軟現象得到根本性扭轉,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明顯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不斷增強。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黨的領導地位更加鞏固,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始終是鄧小平心中的頭等大事。在南方談話中,他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頁。他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黨的執政地位聯系起來,提醒全黨沒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就沒有共產黨的執政地位。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最后一條也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將其視為衡量姓“資”還是姓“社”以及檢驗改革成敗的根本標準。鄧小平不僅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視為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將其視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表現,這體現了鄧小平將實現人民根本利益視為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目標的價值判斷。近30年后,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頁。習近平將江山和人民等同起來,進一步闡釋了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黨執政的根本目的所在。從鄧小平南方談話到習近平“七一”講話,黨始終堅定人民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強調改善民生、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不斷發展完善人民民主權利。
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全體人民在艱辛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一個深刻教訓就是制定了不切實際的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目標,并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后,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鄧小平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頁。的新思想,改變過去所制定的在鋼鐵、糧食等工農業生產指標方面“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目標,代之以解決人民生活“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②《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540頁。的小康目標。南方談話近30年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全國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近一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習近平“七一”講話向全世界鄭重宣布:“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雹哿暯剑骸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頁。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目標。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薄翱梢栽O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374頁。
進入21世紀,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這個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距離共同富裕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解決共同富裕問題,習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雹荨妒糯笠詠碇匾墨I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784頁。他在“七一”講話中再次強調,新的征程上,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頁。。黨中央提出要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脫貧攻堅,使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正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舉措。此外,黨中央還為促進共同富裕大致確立了三個階段性的目標: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重要步伐;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2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方面,也體現在對民主權利的追求方面。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反復強調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8頁。。黨中央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在“七一”講話中,習近平再次明確強調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61頁。。全過程人民民主突出強調了人民在民主中的主體地位,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相比,它以合作取代了制衡,以協商取代了競爭,兼顧了民主的程序與實質,超越了單一的選舉民主,塑造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新形態。作為獨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鄧小平南方談話和習近平“七一”講話都是凝結了黨曲折輝煌歷史的重要文獻。它們在關鍵時刻堅定了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信念,吹響了新征程的號角,指引了發展方向。通過它們,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黨帶領中國人民所經歷的風險與挑戰,感受到黨在面臨挫折與挑戰中所取得經驗的正確與寶貴,更感受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的堅毅?;厥走^去,展望未來,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