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博 王 月 慈慧靜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人民醫院 山東 濱州 251800)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多發病于中老年群體,主要是指因心臟激動的傳導或起源出現異常致使心律發生改變,臨床通常表現為心悸、氣喘、胸悶等,嚴重患者會引發呼吸困難、反復咳嗽及肢體水腫等心衰表現,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與不同器質性心臟疾病、內分泌紊亂、神經系統異常、電解質紊亂、全身系統性疾病等均有關聯,除此之外,長時間服用具有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情緒起伏過大、飲用刺激性強飲料等也有可能引起該疾病,伴隨病情發展,機體心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通常采取藥物治療該疾病,可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種類較多,臨床治療效果受藥物種類差異影響,心律平和胺碘酮均是常用藥物,其臨床效果存在差異,故本文將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9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心律平和胺碘酮的療效,實際分析如下。
本文主要將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94例心律失常患者以抽簽法的形式進行對比分析,試驗組(n=47)女性及其男性之比是21:26,最大年齡85歲及其最小年齡48歲,中位年齡(65.19±2.47)歲,病程范圍即1個月至14個月,病程均值即(8.62±2.54)個月;參照組(n=47)女性及其男性之比是20:27,最大年齡86歲及其最小年齡49歲,中位年齡(65.27±2.68)歲,病程范圍即1個月至13個月,病程均值即(8.47±2.32)個月。比對試驗組和參照組心律失常患者基礎資料,統計學無數據指標之間的論證意義(P>0.05),經患者及家屬確認后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上交至倫理委員會后獲批。
選擇要求:經心電圖、心臟彩超等臨床檢查,明確罹患心律失常者;意識清醒、溝通能力正常者;基礎資料無缺失者。
篩查要求:伴其他類型心臟疾病者;惡性腫瘤疾病者;免疫系統異常者;認知能力、精神功能異常者;不支持此次研究者;肝、腎、肺等器官功能病變者。
給予參照組行心律平(北京中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50mg,國藥準字H13020582)150mg口服治療,每日3~4次,連續治療1個月。給予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行胺碘酮(江蘇漣水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2g,國藥準字H32022397)0.6g口服治療,每日3次,經1~2周治療后可根據患者癥狀表現降低藥量至0.2~0.4g,每日1~2次,連續治療1個月。
(1)觀察兩組患者心率及血壓水平;(2)統計兩組患者臨床療效。(3)觀察兩組患者心功能。
選擇(均數±標準差)形式闡述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心率及血壓水平,實行T檢驗計算,選擇率(%)的形式闡述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臨床療效,實行卡方檢驗計算,本文針對94例患者臨床資料均采取SPSS22.0 for Windows統計學軟件包分析處理,P<0.05,統計學呈現出相關指標對比分析價值。
試驗組舒張壓為(78.52±4.31)mmHg,收縮壓為(116.54±7.16)mmHg,心率水平為(83.49±5.27);參照組舒張壓為(73.46±4.19)mmHg,收縮壓為(110.95±7.83)mmHg,心率水平為(74.57±4.86)。試驗組心率及血壓水平優于參照組,T值分別為5.7710、3.6119、8.5302,P<0.05,統計學存在研究意義。
試驗組臨床療效中顯效31例,有效15例,無效1例,臨床有效率為97.87%(46/47);參照組臨床療效中顯效17例,有效21例,無效9例,臨床有效率為80.85%(38/47)。試驗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X2=6.1489,P=0.0131<0.05,統計學存在研究意義。
試驗組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為(43.02±2.94)mm、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為(47.06±2.93)mm、左心室射血分數為(47.16±4.31)%、6min步行距離測試為(316.87±36.79)m;參照組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為(51.12±4.08)mm、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為(54.03±3.18)mm、左心室射血分數為(41.12±3.86)%、6min步行距離測試為(282.73±32.24)m;試驗組各項心功能指標及6min步行距離測試結果均優于參照組,T值分別是11.0422、11.0507、7.1568、4.7846,P<0.05,統計學存在研究意義。
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機體竇房結激動障礙導致傳導阻滯或緩慢,單獨發作癥狀較輕,不影響日常生活,而合并其他心血管病會引發心功能不全導致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心律平屬于廣譜高效膜抑制劑藥物之一,可以促進膜穩定,阻滯β受體,臨床較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誘發的心律失常疾病,心律平作為治療心率失常的常用藥物,主要治療機制是降低患者心肌興奮程度以改善心功能,但其不良反應較多,不利于預后恢復[2]。胺碘酮是一種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其特點是具備非競爭性阻斷作用,可有效促進動脈血管擴張,提高血流量,降低心肌細胞耗氧量,通過對心肌及心房傳導纖維發揮抑制作用,降低鈉離子內流,改善臨床癥狀。除此之外,胺碘酮半衰期較長,服藥一定時間后可降低用藥頻率和劑量依然能維持療效[3]。將胺碘酮與心律平聯合應用治療心律失常可發揮雙重作用緩解臨床癥狀,同時能彌補心律平不良反應較多的不足,臨床價值更高[4]。
計算數據表明,試驗組血壓及心率水平優于參照組,且臨床治療有效率(97.87%)高于參照組80.85%,試驗組心功能指標好于參照組,P<0.05,統計學存在研究意義。提示心律平聯合胺碘酮治療方案在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療工作中有較高可行性,通過此方案進行治療,患者的心律失常病情改善,心功能明顯好轉,且對患者的血壓、心率亦有良好調節作用。
綜合以上結論,心律平與胺碘酮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可促使心功能恢復正常,改善血壓及心率,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