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瑩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下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課程思政教育,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體現出育人的功能,全方位培養高質量人才,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建設型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課程思政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尤其是對于即將邁入社會的高校畢業生,課程思政的開展非常必要。本文主要針對課程思政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融合思路和實踐融合策略展開相關研究與討論。
課程思政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理念,是高校踐行立德樹人工作,貫徹落實教育指導方針,實現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路徑。將課程思政融合到經濟學基礎教學中并不是重新開設一門關于思政的課程,而是在經濟學基礎原有的教學內容上合理滲透課程思政,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并進行有效探索與實踐,貫徹落實和發揮課程思政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教育作用,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做好學生的精神建設,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觀念、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做到德才兼備,形成獨立的人格,成長為國家需要的建設型人才。教師可以在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等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對課程思政進行深入地探索和實踐。在傳統的經濟學基礎教學中,教師通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忽視學生的思政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教師應加強兩個方面的共同培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階段的課程思政融合工作仍有待完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努力做好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1]。
在價格理論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將學生培養成高質量人才。價格理論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學生應充分掌握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系,市場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決定市場的供求關系,在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因素下,使學生充分理解均衡價格理論的形成以及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更好地理解彈性概念,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學生在正式邁入社會前,沒有真正接觸過市場經濟環境,很難捕捉到市場經濟的變化規律,教師要在價格理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正確理解市場環境的變化,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實習實踐,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鍛煉自身的社交能力,在價格理論教學中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在經濟學基礎課程中的融合工作[2]。
在消費者行為理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消費者行為理論也稱為效用理論,主要是對消費者在商品和各類勞務之間如何分配收入進行研究,從而滿足效用程度的最大化。教師通過在消費者行為理論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學生理智消費。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容易產生攀比心理,造成不理智消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少數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落入校園貸的泥沼。教師要幫助學生通過經濟學原理等知識進行理性的消費決策,杜絕為了攀比而產生的貸款行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向學校申請助學貸款、貧困補助等,解決自身的經濟需要。
教師可以在生產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企業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為社會運轉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持。生產是企業的主要盈利方式,部分無良企業企圖利用價格低廉的不合格生產原料進行生產,進而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將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會對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奶粉中檢測出大量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威脅廣大嬰幼兒的身體健康,可見生產安全的重要性。經濟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將成為企業的管理者,教師在生產論教學中不僅要教授給學生經濟學基礎知識,更要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為學生敲響警鐘,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要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忘初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貫徹落實思想政治建設,培養高質量高素質人才。
教師可以在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任何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都無法絕對避免失業與通貨膨脹問題,失業與通貨膨脹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發展都具有巨大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退出了經濟市場,造成大量人員失業,失去經濟來源;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也引發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經濟現象。為了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國家推出了各種就業扶持政策,高校開設了針對學生就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也要針對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進行探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讓學生正確認識就業,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積極做好就業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現階段國家為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業提供了多方面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運營支持,解決了學生的困擾和燃眉之急,同時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有效減輕就業壓力,為更多求職者提供工作平臺,共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3]。
將課程思政融入經濟學基礎教學中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圍繞價格理論、生產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等四大方向進行融合。本文具體闡述了課程思政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融合思路和實踐融合策略,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通過導入實際案例,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優秀的道德素養,全面落實我國的教育指導方針,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具備獨立分析經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進入社會后也能做到不忘初心,堅持學習,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緊跟時代步伐,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