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潞 勞逸 何江濤 葉妍妍 王永領 陳康彪
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從當前階段來說,吸煙、職業因素、環境污染以及肺部的慢性感染是造成該病癥的主要原因。患者通常會表現出咳嗽、胸悶氣急、痰血等癥狀,并且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臂叢神經壓迫癥等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嚴重影響[1-5]。目前鉑類化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機體中的腫瘤細胞進行殺滅,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5-7]。但是,在通過該治療方法進行干預時,容易對機體中的正常細胞組織造成損傷,引發患者出現各種類型的不良反應,嘔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類,因此為了降低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治療所獲取的實際效果,本文對阿瑞匹坦與托烷司瓊對晚期肺癌順鉑化療所致嘔吐的治療效果展開研究與探討,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出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所醫治的90 例晚期肺癌順鉑化療所致嘔吐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納入標準:①患者病例資料完善;②具備良好的治療依從性;③對本次研究內容均已了解,同時填寫了相關文件。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基礎疾病;②研究期間退出者。將所有患者編號打散后分為A 組、B 組及C 組,各30 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注:三組比較,P>0.05
1.2 方法 A 組通過阿瑞匹坦聯合托烷司瓊進行干預。阿瑞匹坦膠囊:第1 天在化療前1 h 口服,劑量為125 mg,之后需在第2、3 天的早上口服80 mg。囑咐患者不要咬碎藥物,要整粒吞服。托烷司瓊:將5 mg 的托烷司瓊加入到100 ml 的氯化鈉溶液(0.9%)中進行混合,靜脈滴注,1 次/d,持續3 d[8-10]。B 組僅通過阿瑞匹坦進行干預,C 組僅通過托烷司瓊進行干預,B、C 兩組的具體操作方法與A 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效果 干預后的嘔吐分為急性與延遲性兩種類別,需通過以下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無效:患者的嘔吐癥狀與干預治療前相同或嘔吐次數≥6次/d;有效:嘔吐癥狀有所減輕,嘔吐次數在3~5 次/d;顯效:輕微嘔吐,嘔吐次數在1~2 次/d;痊愈:嘔吐停止[11-13]。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頭暈、口干、疲倦、過敏、便秘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急性嘔吐的治療效果比較 A 組患者急性嘔吐的痊愈率為80.00%,總有效率為96.67%;B 組患者急性嘔吐的痊愈率為53.33%,總有效率為80.00%;C 組患者急性嘔吐的痊愈率為50.00%,總有效率為76.66%。A 組患者急性嘔吐的痊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B 組、C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急性嘔吐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三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治療效果比較 A 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痊愈率為73.33%,總有效率為93.33%;B 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痊愈率為43.33%,總有效率為73.33%;C 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痊愈率為46.67%,總有效率為70.00%。A 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痊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B 組、C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延遲性嘔吐的治療效果比較(n,%)
2.3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三組患者頭痛、頭暈、口干、疲倦、過敏、便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從相關的研究報告中可以得知,順鉑化療引起嘔吐主要與患者體內的組胺、多巴胺、5-羥色胺3 受體(5-HT3)、P 物質等存在著一定的關聯。P 物質與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激肽1(NK-1)的受體進行結合就可造成嘔吐的情況。阿瑞匹坦對NK-1 受體有著比較強的親和性,患者在用藥之后,藥物會穿過血腦屏障與NK-1 受體結合,降低P 物質與NK-1 受體的結合率,進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治愈患者嘔吐的癥狀[14]。但由于單一使用該藥物對治療嘔吐的成功率僅為半數左右,因此合理的與其他藥物聯用是非常必要的。5-HT3與患者的嘔吐存在一定的關聯,該物質大部分位于患者的消化道之中,當患者接受化療時,配體就會對其激活,引發患者的嘔吐反應[6]。托烷司瓊可阻斷兩者之間的作用,降低患者發生嘔吐的情況[15]。
綜上所述,托烷司瓊與阿瑞匹坦兩種藥物聯用對晚期肺癌順鉑化療所致嘔吐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具備推廣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