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柏鶴
偏頭痛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1]。基于醫學專家研究分析,尼莫地平治療作用有限,已然無法滿足治療要求,故探究新型治療方案迫在眉睫[2]。通過分析偏頭痛的發病機制和患者實際治療需要,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生活質量應為主要治療思路,而阿司匹林治療方案的落實和推進可滿足治療要求,患者滿意度更高[3]。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2020 年本院收治的80 例偏頭痛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46.52±3.33)歲。觀察組,男20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46.59±3.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病歷資料齊備;病史清晰;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排除標準:有其他重大疾病或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療。尼莫地平(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3188)20 mg/次,3 次/d。連續治療6 周。
1.3.2 觀察組 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吉林金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151)50 mg/次,1 次/d。連續治療6 周。
1.3.3 臨床護理 兩組患者均接受臨床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生活(飲食、運動和作息)指導,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知識宣教可使患者快速接受和認同臨床治療方案,利于治療過程順利推進。生活指導可改善患者飲食、運動、作息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各項臨床護理措施聯合可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此外還需安排專人進行體征監測和指標記錄,確保治療數據真實可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偏頭痛情況消失,停藥1 個月后未復發;有效:治療后,偏頭痛情況明顯緩解,發作次數減少>75%;無效:除顯效和有效的其他情況。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緒、精神活力、社會功能進行評分,分值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3 不良反應發生率 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瘙癢、皮疹、頭痛頭暈,比值與治療安全性呈負相關。
1.4.4 治療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定量表進行評定,滿分100 分,>90 分為非常滿意;60~90 分為一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情緒、精神活力、社會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情緒、精神活力、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50%低于對照組的1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2.4 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97.5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比較(n,%)
為有效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需根據偏頭痛發病機制和患者實際病情制定臨床治療方案,如此才能提高治療效果[4]。為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繼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工作應以探究偏頭痛的發病機制為核心,遵循安全、高效治療原則,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5]。
經醫學專家深入分析,導致偏頭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生氣、情緒激動和生活規律改變,該病為慢性疾病,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在發作期主要以控制病癥為根本治療思路,配合臨床護理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穩控病情的目的[6,7]。尼莫地平是一類鈣離子通道拮抗劑,主要作用是擴張血管并降低血管收縮力,從而緩解偏頭痛癥狀,但長期臨床試驗表明該藥物臨床療效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易發生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不高[8]。對此,引入新型治療藥物勢在必行,阿司匹林為鈣通道阻滯劑,可對體內過量鈣離子進行阻滯從而降低細胞鈣質負荷,同時抑制交感神經釋放去鉀腎上腺激素,從而抑制血管收縮,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偏頭痛癥狀,臨床試驗表明阿司匹林相較尼莫地平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更高[9]。當然,臨床治療與護理密不可分,在治療基礎上通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用藥干預、生活(飲食、運動和作息)指導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其生活習慣的基礎上輔助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病情康復亦有顯著作用[10-12]。
綜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偏頭痛患者在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滿意度方面均優于采用尼莫地平治療的患者,由此可說明阿司匹林治療的巨大價值,與尼莫地平治療比較,更能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生活質量,患者對治療方案滿意度更高,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