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然 胡豪杰 趙子瑤 劉 慧
(安徽理工大學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在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城鎮化水平快速推進、制造業水平不斷提升、人口激增的形勢下,我國的大氣污染問題也變得日益嚴峻,我國的“首都經濟圈”等地區都籠罩在PM2.5污染的陰影下。在能源以及地理位置方面,地處我國東中部地區的安徽省屬于至關重要的省份。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安徽省的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并正值發展轉軌階段。一些地區對煤炭礦物存在較大的依賴性,重工業快速發展,但卻沒有及時治理環境污染,使得安徽省的PM2.5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整治。近年來,安徽省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PM2.5污染問題也愈發嚴峻,頻繁出現霧霾等惡劣天氣。在各類大氣污染物中,PM2.5、PM10已成為首當其沖的大氣污染物[1]。
在空氣動力學中,大氣中當量直徑不大于2.5μm的細顆粒物即為PM2.5。因霧霾中含有大量的大氣氣溶膠,這些物質大都可被人體吸入,特別是當人體吸入亞微米粒子后,會積淀于呼吸道等部位,進而使人體出現鼻炎等疾病,在這種環境下停留時間過長,還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概率,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霧霾天氣持續時間過久,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還會對氣候帶來一定影響,使農作物減產[2]。霧霾天氣的形成與濃度較高的PM2.5的不斷聚集密不可分。本研究將安徽省16個地級市作為研究樣本,對這些城市2021年3月至次年2月的大氣污染物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對空氣中的PM2.5和PM10在不同城市(點位)、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及各自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PM2.5與幾種核心的大氣污染物之間的相關關系。通過研究得出相應結論,進而更加高效地治理PM2.5。
從PM2.5歷史數據網(http://www.aqistudy.cn/historydata/)中獲取安徽省16個地級市在指定時間(2021年3月至次年2月)內的PM2.5、PM10、SO2、NO2、O3和CO濃度數據作為數據處理及定量研究分析的對象。
對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進行計算,來明確不同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皮爾遜相關系數(Pearson)被普及應用于對(x,y)兩種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程度進行測度,并且其數值最小為-1,最大為1。對總體相關系數的定義為式(1)。
其次,通過估算樣本數據的協方差和標準差,可以得到皮爾遜相關系數,常用英文小寫字母r代表,計算公式為式(2)。
同時可由(X i,Y i)樣本點的標準分數均值估計,得到與式(2)等價的式(3)。
通常情況下,|r|值介于0.0~0.2、0.2~0.4、0.4~0.6、0.6~0.8、0.8~1.0,分別表示兩者為極弱相關或不相關、弱相關、中等程度相關、強相關、極強相關。
3.1.1 不同城市(點位)PM2.5和PM10質量濃度的變化特征。繪制安徽省16個地級市的大氣污染物變化規律圖,如圖1、圖2所示。對圖1、圖2反映的數據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隨著季節的變化,各地級市的PM2.5和PM10質量濃度出現了顯著變化,并且整體變化趨勢基本相符[3]:表現出夏季最低,7月跌至谷底,冬季最高,1月數值最大,秋季濃度急劇增長的變化趨勢。
圖1 安徽省不同城市(位點)PM2.5濃度隨時間變化規律
圖2 安徽省不同城市(位點)PM10濃度隨時間變化規律
其次,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將PM2.5濃度值分為6個級別:濃度值介于0~35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優秀級別;濃度值介于35~75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良好級別;濃度值介于75~115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輕度污染級別;濃度值介于115~150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中度污染級別;濃度值介于150~250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重度污染級別;濃度值高于250μg/m3,表示當前的空氣質量處于嚴重污染級別[4]。依照該標準,將各市監測的PM2.5濃度數據劃分為不同級別,總結出一年內不同污染等級的天數,結果見表1。
表1 安徽省16個地級市一年內不同污染等級天數表單位:天
分析表1可得到以下結論。
①隨著季節的變化,安徽省PM2.5與PM10濃度也會發生顯著變化。一年內,冬季的空氣質量較差,而無論是在春季,還是在夏季,這兩個季節的空氣質量都處于良好,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因冬季濕度較小,機動車輛易于排放出大量尾氣,人們會采取取暖措施,因此冬季易于高頻出現霧霾污染天氣,而春夏季節,安徽省大氣內含有大量水汽,能夠有效地降低大氣顆粒物濃度[5-6]。
②作為安徽省兩種核心的空氣污染物,PM2.5與PM10濃度呈現出由北向南不斷減小的趨勢,并且濃度值由高位轉變為低位,存在明顯的空間分布差異[5]。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安徽省的區位因素息息相關:安徽省緊鄰上海、江蘇省以南地區,長江經濟帶地區的同步發展能夠有效降低安徽省的要素成本,有助于吸引資本,帶動當地工商業、建筑業的發展,帶動蕪湖市等安徽省南部地區城市的發展;而淮北市等安徽省北部地區城市原本就是能源基地,其能源發展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帶來一定影響[1,7],同時生態環境也付出了一定代價。
③安徽省16個地級市的空氣質量普遍為“良好”等級,空氣質量等級較高的城市有黃山市、宣城市。其中,黃山市作為我國的旅游勝地,將建設生態保護區作為重心,以發展農林茶葉為主,當地空氣質量極好,使得當地的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處于最低水平,月均空氣質量普遍為優良等級。而分布有大量煤礦區的阜陽市等地級市,需要生產大量原煤、洗煤,煤礦配套產業發達,使得這些城市的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值處于最高水平,整體空氣質量等級較差。通過全面分析得知,空氣質量也會因產業以及工業化發展而受到顯著影響[7]。
3.1.2 PM2.5與PM10質量濃度的季節變化相關性。安徽省四季氣候存在明顯差異,夏天高溫,冬季嚴寒,在降雨量方面,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安徽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可以將氣候特點作為四季的分類標準,每年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8]。為了進行全面研究,將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的相關性直觀展示出來,對不同季節安徽省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規律大體相同,均表現為冬季達到峰值,秋季、春季濃度值較高,夏季濃度值處于最低水平。最后運用皮爾遜相關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得出:PM2.5與PM10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06,即兩者為極強線性相關關系,可以同步治理。
圖3 安徽省PM2.5與PM10濃度季節變化規律
3.2.1 分析過程。作為一種核心的大氣污染物,PM2.5具有化學構成較為錯綜復雜的特點,主要包含SO42-、NO3-、NH4+、有機物等,PM2.5通過與NOx、SO2、NH3等物質的化學反應,可以產生一些特定的顆粒物,這些物質含有二次組分[9],將4類核心的大氣污染物濃度與PM2.5濃度變化進行分析繪圖,研究這些污染物與PM2.5濃度的相關性。
以下使用SPSS軟件進行計算、驗證。
通過對研究數據進行K-S檢驗,判斷這些數據是否呈線性相關,得出相應結論。首先,如果顯著性為0.00,表明兩者呈線性相關。隨后使用皮爾遜(Pearson)相關系數進行判斷不同變量之間是否相關及相關程度。
3.2.2 PM2.5與4種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間的相關關系。同理,選擇2021年3月至次年2月安徽省4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濃度數據,對數據的顯著性進行檢驗,檢驗符合要求,之后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進行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PM2.5與4種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間的相關系數
對表2中數據進行分析可知:PM2.5與SO2、NO2、CO、O3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其相關程度存在一定差異。PM2.5與O3呈負相關,與另外3種核心大氣污染物呈正相關[4,10]。其中PM2.5與CO的相關性最高,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732,從中不難看出,兩者的相關性極為顯著。如煤等含碳物質的不完全燃燒以及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是大氣中CO的核心來源。其次PM2.5與SO2、NO2之間也呈正相關,其相關系數相應為0.524、0.652,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可能是因在特定的條件下,SO2、NO2是PM2.5形成前的核心氣態物所致。在不良的環境下,經燃燒后,一些化學燃料會生成NO2等在近地面大氣中滯留的大氣污染物,進而導致PM2.5濃度不斷提升。在氣相或液相氧化反應的作用下,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會生成H2SO4,之后與氨氣作用生成硫酸銨,因此二氧化硫是生成PM2.5二次顆粒物的前體物的罪魁禍首。而PM2.5與O3間呈顯著的負相關,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611,這就意味著O3能夠抑制PM2.5的生成。一些有機污染物會在光照較強、溫度較高的環境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O3[10],即O3的生成會損耗一些生成PM2.5的污染物,進而抑制PM2.5的生成[2]。
PM2.5、PM10是大氣中的核心污染物,SO2、NO2、CO、O3是大氣中含量較高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通過對不同城市、不同季節的大氣污染物濃度數據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①不同城市的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深度呈現出顯著的空間分布差異,并且季節不同,兩者的濃度空間分布情況也存在一定差異。整體來看,PM2.5每年平均濃度值呈現出北高南低、濃度值由北向南不斷下降的趨勢。淮北市的空氣質量級別較差,空氣質量良好的城市是黃山市。
②不同季節,PM2.5和PM10存在較為明顯的濃度差異,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點。冬季污染物的濃度值處于較高水平,秋季以及春季的濃度值次之,夏季大氣污染物的濃度值處于最低水平[11]。
③安徽省各地級市的空氣質量級別普遍為“良好”,工業化發展、一些核心產業會對城市空氣質量帶來顯著影響。工業化水平較為發達的城市,大氣污染物濃度越高,而以農業、旅游業為發展重心的城市,大氣污染物濃度往往較低,有著良好的空氣質量[12]。
④兩種核心大氣污染物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兩者的濃度呈線性相關,相關系數為0.906,相關性較為顯著,表明兩者具備同源性,可以同步治理。
⑤PM2.5與SO2、NO2、CO、O3四類核心大氣污染物的相關性均較強。與O3呈負相關,與另外三種大氣污染物呈正相關[10,13]。
⑥如果想要提升空氣質量等級,市民日常生活中應盡量使用不易造成環境污染的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在出行時,應盡可能地選擇綠色交通方式。此外,針對幾種污染物季節性變化差異的情況,建議大力增加城市綠色植被面積,并規范后期管理;限期整改城市工業生產的重污染企業和違規排放車輛;在冬季空氣質量最低迷時期,建議市政部門劃分時段,對市區道路、街道做好噴灑水措施,以沖洗道路積塵,吸附沉降空氣中的顆粒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