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紫譽 李春晶 于 悅 景子涵 劉佳俊
急性腦梗死典型癥狀為偏癱、感覺障礙等,部分患者可能會發生頭痛、嘔吐等,嚴重者可發展為腦疝、腦死亡。且該病屬于不斷進展、惡化的一類疾病,當患者發展為進展期腦梗死后,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功能損傷,出現局部缺血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奧扎格雷鈉作為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血管擴張,一定程度緩解病情,但單獨使用時,藥物靶向性單一,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認為丁苯酞氯化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該病,可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提高整體效果[3-4]。本研究就丁苯酞氯化鈉聯合奧扎格雷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98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8 例與觀察組50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21 例;年齡39~78 歲,平均(58.32±1.25)歲;病程4~13 h,平均(8.25±0.61)h。觀察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40~79 歲,平均(58.27±1.23)歲;病程4~14 h,平均(8.34±0.59)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首次發病;2)無藥物過敏史;3)近3 個月內無手術史。排除標準:1)近2 周內使用過抗凝藥物;2)精神類疾病。
對照組采用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新鄉東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11)治療,80 mg/次,2 次/d,靜脈滴注,連續治療2 周。
觀察組另外給予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治療,100 mg/次,2 次/d,靜脈滴注,連續治療2 周。
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偏癱、感覺障礙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上述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上述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神經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定,總分42 分,分值越低,神經功能損傷越小。3)生活能力: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表(ADL)評價,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4)血清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采集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膽堿酯酶(CHE)、白細胞介素-6(IL-6)。5)心電圖變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采用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測心電圖變化情況,包括T 波異常、ST-T 段壓低、異常Q 波、房性/室性期前收縮、QT 離散度、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情況。6)生命質量: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進行評價,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健康狀況越好。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能力評分及血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 評分、IL-6 低于對照組(P<0.05),ADL評分、CHE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血清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血清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電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 波異常、ST-T 段壓低、異常Q 波、房性/室性期前收縮、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率及QT 離散度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電圖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社會功能、精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
急性腦梗死是由顱內及頸部大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大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血栓、動脈栓塞等形成,引發腦梗死,而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心肌梗死會造成心源性栓塞[5-6]。臨床上常采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但不良反應大,患者接受程度較低。奧扎格雷鈉可控制前列腺素H2合成血栓素A2,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腦栓塞發生率,且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提高血液灌注,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疾病發展,但在疏通血管方面效果不佳。楊紅梅等[7]學者認為奧扎格雷鈉聯合丁苯酞氯化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治療效果,與本研究相似,不同的是本研究針對的患者為急性腦梗死患者。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奧扎格雷鈉聯合丁苯酞氯化鈉治療效果良好。丁苯酞氯化鈉的主要成分由芹菜籽中提煉而來,屬于脂溶性藥物,可抑制谷氨酸釋放,降低細胞內鈣離子水平,改善腦組織能量代謝和血液循環,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另外丁苯酞氯化鈉通過縮小腦梗死面積,減少神經細胞凋亡,與奧扎格雷鈉聯合使用時,可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組織損傷,改善機體的神經功能[8-9]。王御林等[10]學者認為奧扎格雷鈉聯合丁苯酞氯化鈉可抑制氧自由基形成,減少細胞鈣離子內流,提高線粒體功能,緩解血管痙攣,減輕神經功能損傷,與本研究相似。CHE 可水解乙酰膽堿,反映肝臟的合成代謝功能;IL-6 是常見的炎癥因子,可參與急性腦梗死中的致炎過程,使B 細胞產生抗體。而丁苯酞氯化鈉能夠阻斷缺血造成的腦損傷病理過程,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改善CHE 等血清指標。當奧扎格雷鈉與丁苯酞氯化鈉聯合使用時,通過改善腦組織缺血灌注區微循環,有效控制疾病發展,降低心電圖變化率。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T 波異常、ST-T 段壓低、異常Q 波、房性/室性期前收縮、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率及QT 離散度低于對照組。當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降低,疾病對患者日常行為活動的影響減少,可明顯提高其生活能力,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社會功能、精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當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對其他人的依賴降低,在提升幸福感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丁苯酞氯化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高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