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鵬
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思政體系構建探索
朱鵬鵬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思政教育是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為有效發揮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思政教育作用,文章結合學生情況、課程特點和教學方法,首先,以匠心精神為課程思政主線,明確了四個具體課程思政目標;其次,梳理課程知識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構建可視化思政圖譜;然后,基于項目化教學完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最后,構造情感、價值、行動的三維思政評價體系,科學全面評價學生課堂表現。
思政教育;課程思政;項目化教學;教學設計;評價體系;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
2020年5月,教育部正式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專業課程基本載體的作用,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1]。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解決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這一問題,把教育教學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一舉措影響甚至決定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課程思政工作在各大高校開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幾個問題:一是思政教育內涵理解不透徹;二是簡單的將思想教育內容搬于課程之中,不能將思政元素與教學過程有機融合;三是思政課程評價系統不夠完善,不能全面評估學生思政方面的表現。這使得教學過程中存在思政目標不明確、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和不能科學全面評價學生課堂思政表現等問題。
為有效發揮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思政教育作用,文章結合學生情況、課程特點和教學方法,先明確了課程目標,并結合課程內容構建可視化思政圖譜,在實施過程中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于項目化教學中,構建情感、價值、行動的三維評價體系,科學全面評價學生課堂思政表現。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基礎。知識基礎方面,已學過汽車底盤檢測與維修和汽車構造這兩門課程;技能方面,學生能識讀汽車電路,熟練拆裝底盤系統部件,規范完成保養任務;在情感方面,汽修專業學生實操積極性比較強,但交流能力和故障診斷能力較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
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核心專業課,該課程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涉及機械、電氣、自動控制等專業知識,還囊括故障診斷和排除等環節。每一項目的完成都要求學生具備故障診斷的分析能力和排故的動手能力,這與項目化教學的性質相匹配。

圖1 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重構
項目化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2],該教學主要包括六個步驟:情景導入,明確任務;收集資料,制定方案;自主協作,具體實施;點撥引導,過程檢查;呈現成果,修正完善;評估檢測,拓展升華。它符合以行動導向為主的核心教學原則,即將工作與學習有機統一,實現“做中學”。項目化教學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運用的特點,既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儲備能力,又增強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既增強學生綜合分析的邏輯能力,又鍛煉面對錯綜復雜情況的社會適應能力[3]。它通過有目的地、系統化地組織學生在實際或模擬的專業環境中,進行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活動,讓學生在尋找、發現、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能力與情感體驗。
如圖1所示,結合學生樂于實操的特點,基于人才培養規格目標和汽車檢修行業機電維修崗位在汽車底盤電控方面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需求,重構課程體系,課程分為四個項目:汽車自動變速器檢修、汽車防滑控制系統檢修、汽車電控轉向系統檢修和汽車電控懸架系統檢修。
課程目標,在整個課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起到關鍵的準則作用[4]。結合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匠心精神為課程思政主線,制定以下四個具體目標:
(1)鑄造愛國的工匠情懷。結合課程內容講解國內汽車發展史,講解近幾年國內汽車企業自動變速器的技術突破和與國外的技術差距,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培養學生家國意識和形成強烈的使命感和時代擔當。
(2)培育敬業創新工匠精神。在學習液力變矩器工作原理和變速器機構變速原理等課程難點環節,容易出現學生逃避難點和放棄學習的現象。通過觀看蓋軍銜同志在極地惡劣氣候條件下修理雪地車的視頻,弘揚吃苦耐勞、敬崗愛業的工匠精神。
(3)培養規范嚴謹的工匠作風。職業素養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是從業者按職業崗位內在規范和要求養成的作風和行為習慣[5]。在項目化教學中,觀察并糾正學生在汽車檢修過程中不規范和錯誤的操作,引導學生在工作中養成規范嚴謹的工匠作風。
(4)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經過相關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之后,學生能基本完成對應的任務,但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間,鼓勵學生不斷提升。例如在完成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 ABS)檢修任務中,更換電磁閥總成的工作學生基本能完成,但是存在忽略擦拭作業面和效率偏低等問題。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的基礎上縮短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清潔作業面,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為保證思政教育的可實施性,繪制可視化思政圖譜。如表1所示,首先深入梳理課程教學內容,結合不同章節知識特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6],然后明確對應的思政目標和思政內容。將思政內容與課程知識點有機結合,引發學生思考,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
表1 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設計

表1 (續)
注:ASR,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牽引力控制系統;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P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思政教育和教學環節有機融合,可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如表2所示,以ABS檢修為例,將思政教育融于項目化教學的六個環節過程中:第一步,導入ABS故障的真實案例,明確課程任務;第二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結合維修手冊和課本分析故障原因,合作探究,制定檢修方案,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科學的方法論;第三步,鼓勵學生結合維修手冊和檢修方案實施輪速傳感器、ABS控制單元等部件的檢修;第四步,糾正學生安裝制動管道等操作的規范性,分析不規范操作可能導致的后果,培養學生規范意識;第五步,呈現各小組ABS排故情況,并指出各小組對工作面的清理情況,弘揚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六步,拓展到大眾朗逸ABS故障排除,強化學生維修技能,增強崗位適應能力。

表2 ABS檢修項目化教學思政教學設計
由于思政素養并不像課程知識點那樣形象具體,當前思政評價是大部分課程思政的“盲點”[7],即使有思政評價也是定性評價。缺乏定量的評價,無法為課程思政的優化提供數據支撐,也無法很好地引導學生思政表現。遵循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定制課程思政評價系統。
如圖2所示,結合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實操性強的特點,根據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在情感、價值觀和行動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

圖2 課程思政效果評級體系
情感效果占思政評價體系的30%,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課前觀點等形式統計學生愛國情懷、民族自信和行業熱愛等方面的表現并做出定性的評價;價值效果占比30%,通過觀察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在吃苦耐勞、團隊協作和安全意識方面的表現給出評價;行動效果占比40%,在操作上的規范性、分析問題的科學性和發揮工匠精神方面的表現定性的評價。如表3所示,ABS檢修任務中課程思政的詳細評分標準。最后根據以上評價結果,給出綜合性評價。教師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對課程思政的側重點和教育方法進行調整,提高教學效果。

表3 ABS檢修課程思政評分標準
專業課程教學是課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要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明確思政目標,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構建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量化評價學生課堂思政表現,充分發揮評價系統的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根據結果優化課程思政設計。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6-05)[2022-07-09].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王心如.高職學前專業舞蹈課程項目化教學應用研究——以《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為例[J].大眾文藝, 2022(11):176-178.
[3] 楊亞威.項目化教學在中職汽車維護保養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汽車,2022(12):30-32.
[4] 李程程,蘇二正.“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思政元素凝練與教學實踐[J].輕工科技,2022,38(3):176-178,181.
[5] 李峻.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3):115- 116,119.
[6] 譚術魁.非思政類課程協同思政教育(課程思政)的共通性方法[J].大學教育, 2020(10):21-25.
[7] 林曉鋒.“三主線雙循環”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與創新——以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2,24(3):22-29,60.
Explor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hassi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Maintenance Course
ZHU Pengpeng
(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Xiamen City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China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 "trinity"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chassi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maintenance, the articl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udents' situation,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first of all, takes the spirit of ingenuity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in line of the course, and defines four specif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of the course. Secondly, sort out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curriculum, deeply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build a visu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p. 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is completed based 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Finally,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emotion, value and action to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students' classroom perform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Evaluation system;Automobile chassi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maintenance
G71
A
1671-7988(2022)24-177-06
G71
A
1671-7988(2022)24-177-06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24.033
朱鵬鵬(1990—),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汽車安全,E-mail:peterzhupp@163.com。
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JAT2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