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公平互惠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激勵機制分析

2023-01-06 07:18:28于振英
當代經濟管理 2023年1期

于振英

(河北地質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31)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完善委托代理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考核機制”是試點內容之一[1]。根據《方案》中的所有權行使模式,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關系呈現出從國務院到自然資源部再到省級、市地級政府的“鏈式多重”特征。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并且存在利益分配關系時,委托人需通過設計最優契約激勵代理人努力工作[2]。促使代理人提升履行責任效率的關鍵是設計激勵機制,落實和維護所有者權益,以滿足考核要求,實現激勵相容以及收益分配的帕累托最優。另一方面,由于全民所有(以下簡稱“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客體是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承載著公共職能[3],部分自然資源資產收益應該由全民共享,用于提升民生福祉,因此委托代理機制設計以全民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進行激勵機制設計時不能簡單地以“理性人”假設作為分析前提,需要把行為經濟學中的公平互惠偏好引入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互惠性以及影響激勵效果的因素,為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收益管理制度提供參考。

學術界認為,委托代理思想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兩位學者通過思考企業所有者兼任經營者的弊端,提出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概念[4]。WILSON (1963)將委托代理定義為“依據一種顯性或隱含的契約,由行為主體指定,雇傭另一行為主體為其提供服務,同時授予后者一定的決策權利,并支付相應的報酬”[5]。20世紀90年代,傳統委托代理理論已經由最初的雙邊委托代理理論發展到多代理人理論、共同代理理論和多任務代理理論。讓-雅克·拉豐等(2002)探討了在不對稱信息狀態下如何通過激勵使經濟主體獲得潛在的互利收益[6]。由于傳統委托代理理論屬于單重委托代理理論,而現實經濟社會中出現了多重委托代理關系,因此國內外眾多學者立足于多領域,從多個角度對多重委托代理問題展開了研究。例如,PIASER(2008)研究了多重委托代理博弈中的激勵相容機制[7];RUD等(2018)通過多重委托代理實驗證明了市場結構是否會影響金融中介行為[8];董保民(1996)、楊治平(2003)、戰勇(2007)和劉燁(2009)從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對多重委托代理問題展開了分析;周勤(2004)、陳富良(2004)、徐林青(2006)、吳艷麗(2018)構建了多重委托代理鏈條,分別研究了公用產品定價、政府規制、博弈論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問題,說明多重委托代理理論在經濟學領域中的應用十分廣泛;胡婕(2002)、蔣海(2010)、凌士顯(2012)、余粵(2019)使用多重委托代理理論分析了金融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李懷(2019)、張慶君(2010)、安慧(2011)和鄭子松(2018)[9]則研究了農業領域中存在的多重委托代理關系。

傳統的委托代理理論和模型建立在“理性人”假設基礎上,認為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以“自利”為中心,只注重個人利益最大化。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進行的一系列博弈實驗表明,人們也會選擇“非自利”行為,關心他人的利益,從而顯示出對公平互惠的偏好[10]。公平偏好包括兩類:一是偏好關注收益分配結果是否公平,二是偏好關注行為過程是否公平。國外分析公平的收益分配結果的理論模型包括FS模型和BO模型,分析公平的行為過程的典型理論模型則是RABIN模型。此外,還有若干經濟學家建立了基于收益分配公平和行為動機公平的綜合模型,這些模型在行為預測能力和可操作性方面各有特點[11],對于分析和解決我國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國內學者對公平偏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經濟研究領域,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以“公平偏好假設”為主題進行精確檢索,共析出相關論文607篇,時間范圍為2005年至2022年,其中涵蓋企業經濟學科的論文數量占46.35%,集中于對零售商、制造商行為和供應鏈的分析上,著重探討經濟主體的公平偏好行為對博弈均衡的影響,例如姜躍等(2022)、魏光興等(2022)、林強等(2022)、李軍濤等(2021)。

將公平偏好引入單重委托代理模型,用于分析激勵問題的文獻數量較多,早期的文獻偏重于理論研究,近年來的文獻則以應用分析為主。FEHR等(2004)通過博弈實驗發現,公平偏好能夠促進隱性合約的實施效率提升[12]。蒲勇健(2008)認為在考慮了物質效用和“動機公平”之后,代理人會在公平與自利之間尋求平衡[13]。李訓等(2008)將公平偏好理論融入傳統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當委托人雇傭了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時,應構建何種激勵機制[14]。傅強等(2014) 探討了單邊維度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代理機制[15]。鐘美瑞等(2017)通過研究發現具有互惠動機公平偏好的代理人的努力水平更高,能夠產生“擠進激勵效應”[16]。石巋然等(2018)、黃婷等(2019)、張德鑫(2019)、安慶賢等(2020)、西桂權等(2021)、潘林偉等(2021)、朱琪等(2022)在委托代理模型中融入了公平偏好因素,分別研究了金融、企業管理、商業經濟、衛生經濟、區域經濟等領域中的激勵問題[17-23]。王熹(2022)指出公平偏好會影響最優委托代理契約中的報酬結構形式和激勵效率[24]。王先甲等(2022)探討了具有公平偏好的雙代理人的競合行為,分析了情感因素和公平偏好對信息租金的影響[25]。

在眾多學者把公平偏好融入傳統委托代理模型的同時,也有學者將公平偏好理念與多重委托代理模型相融合。趙宸元(2016) 構建了植入公平偏好的鏈式多重委托代理模型,以期完善傳統委托代理理論[26]。在此基礎上,趙宸元等(2017)構造了考慮過程性公平偏好的鏈式雙重委托代理模型,通過對比完全理性和過程性公平偏好下各博弈參與者的收入,發現植入過程性公平偏好使其收入實現了帕累托改進[27]。此外,趙宸元等(2018)研究了公平偏好對鏈式多重委托代理的激勵效果和代理效率的影響,其結論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可用于分析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28]。

學者們對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的研究集中在法學和制度設計兩個層面。胡夢婷(2021)從法學的角度明確了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配置、中央與地方監管機構的權限以及利益管理制度,建立了激勵與約束機制,編制了自然資源資產清單[29]。李靜玉(2020)設計了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的具體路徑[30]。周玉等(2021)提出了制定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考核評價機制的方法和思路[31]。郭貫成等(20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論,對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進行了分解,明晰了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代理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權責利關系[5]。張一帆等(2022) 認為根據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的特征,應建立協商共治的自然資源資產新型委托代理關系[32]。譚榮(2022)從公共管理的視角,使用制度分析方法解析了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33]。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多數關于多重委托代理模型的文獻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分析金融、農業等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植入公平偏好的多重委托代理模型主要是在理論層面上進行激勵機制設計,未涉及到對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領域的思考。學者們關于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的研究,或者是基于法學視角,或者未考慮到從公平偏好的角度審視激勵機制。因此,本文立足于上述諸多研究成果,構建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多重委托代理模型,從公平互惠的角度探討最優激勵契約的設計,分析影響激勵效果的因素,并根據理論和算例分析結論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建立代理人履責考核機制提供決策參考。

二、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多重委托代理模型

(一)基本模型

趙宸元(2017)在傳統的H-M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鏈式(n-1)多重委托代理結構,其中n為委托代理主體的個數。鏈式多重委托代理結構的特征包括:①存在3個以上(n≥3)參與者;②純委托人和純代理人各為1個;③委托代理關系的個數為(n-1);④委托代理結構中存在(n-2)個中間人,中間人既是上一重委托代理關系的代理人,又是下一重委托代理關系的委托人[26-27]。根據《方案》,“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全民自然資源所有權,授權自然資源部統一履行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部分職責由自然資源部直接履行,部分職責由自然資源部委托省級、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因此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模式中至少包含國務院、自然資源部、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4個主體。國務院為一級委托人,代表全民行使所有權;自然資源部作為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既接受國務院授權成為二級委托人,同時又作為一級代理人直接履行所有者職責。由于接受國務院授權,自然資源部事實上也具有純委托人屬性,因此本文從純委托人的角度分析自然資源部的行為和收益。按照各地的實踐以及“不同層級、不同門類、各有側重”原則[34],省級政府為三級委托人和二級代理人,省轄市地級政府則為三級代理人,形成縱向鏈式多重委托代理關系。在第二重和第三重委托代理關系中,又橫向存在多個二級代理人和三級代理人,代理人橫向之間存在合作關系。這種所有權行使模式以所有者職責為主線,具有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特征,如圖1所示。

圖1 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關系

以中間人省級政府和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為例,作為第二級代理人,省級政府通過代理履行所有者義務、承擔相應責任,使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使用代理人的產出反映資產保值增值程度),可獲得相應的權益收益,收益大小與其履行責任的力度有關,所以二級代理人的產出取決于其履行責任的努力程度。設省級政府的產出函數為:

y2=a2+θa3+μ,0≤θ≤1

(1)

(2)

(3)

將式(2)和式(3)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如果假設a2=a3,作為二級代理人的省級政府的凈收益高于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的凈收益,其差額為βθa3。所以,當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履責的努力程度相同時,省級政府(中間人)在委托代理關系中收益較高,占有一定優勢。但是事實上,由于各級代理人的職責不同,其努力程度并不相同。為了健全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收益管理和分配機制,要合理設計各級代理人的事權,做到權責對等。

由于國務院授權自然資源部統一履行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因此自然資源部既是二級委托人,同時,根據2022年的《方案》,自然資源部也具有純委托人的屬性,其凈收益為:

π1=(y2+y3)-(r2+r3)

=(y2+y3)-(α+βy2+α+βy3)

=-2α+(1-β)(y2+y3)

(4)

自然資源部作為純委托人的期望凈收益為E(π1)=-2α+(1-β)[a2+(1+θ)a3]。

(二)融入公平互惠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

行為經濟學家對公平的定義是:“當別人對你友善時你也對別人友善,當別人對你不友善時你也對別人不友善?!盵35]公平互惠則是指某經濟主體回報他人的善意行為(即“以德報德”),懲罰他人的惡意行為(即“以怨報怨”),從而進行有條件的合作。經濟學家們進行的有關試驗表明,如果公共品提供者存在公平和互惠偏好,則提供者之間更容易合作[36]。周業安等(2008)通過進行公共品自愿供給實驗,發現實驗參與者的公平互惠程度和公共品投資額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如果他人對公共品的投資增加(減少),則實驗參與者自身也會增加(減少)對公共品的投資額[37]。GACHTER等(2009)認為,在領導-追隨機制下,追隨者在選擇行為之前,傾向于先觀察領導者對公共品的貢獻行為,領導者的貢獻越多,越能激勵追隨者選擇高貢獻策略[38]。鑒于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以及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即各級政府之間)的行政關系,可把公平互惠偏好融入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各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經濟行為,探討提高委托代理效率的途徑。

-k{max[(π1-r2),0]+max[(r3-r2),0]

(5)

如果對式(5)中的π、r取期望值,式(5)可改寫為:

=π2+k[3α+(3β-1)y2-y3]

(6)

同理,當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具有公平互惠偏好時,其凈收益為:

-k{max[(π1-r3),0]+max[(r2-r3),0]

(7)

或者:

=π3+k[3α+(3β-1)y3-y2]

(8)

為了便于計算和比較,假設市地級政府的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與省級政府相同。

在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履行或者代理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存在自然資源耗竭風險、資產管理責任風險以及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資產貶值風險等。傳統的委托代理模型一般假定委托人是風險中性型的,代理人是風險規避型的。因此在鏈式多重委托代理模型中,純委托人自然資源部是風險中立者,中間人省級政府作為委托人是風險中立者,作為代理人是風險規避者,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則是風險規避者。省級政府的確定性等價收入為:

-k[a2+(1+θ)a3]-[(1+3k)β-k]2ρσ2/2

(9)

式(9)中,按照蒲勇健(2007)關于確定性等價收入和風險貼水的定義[39],[β(1+3k)-k]2ρσ2/2為省級政府的風險貼水,ρ為絕對風險規避系數。浦徐進等(2010)證明,在委托代理模型中,風險貼水是一種自我履約機制,有助于抑制代理人的違約傾向,從而保證契約的穩定運作[40]。

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的確定性等價收入為:

+(1+θ)a3]-[(1+3k)β-k(1+θ)]2ρσ2/2

(10)

式(10)中,[(1+3k)β-k(1+θ)]2ρσ2/2為市地級政府的風險貼水。

三、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激勵

(一)最優激勵契約分析

中央政府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目標包括提升自然資源資產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從而實現全民利益的最大化。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則要考慮地方的經濟利益,所以會根據上級政府的績效考核指標對各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目標進行排序,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更傾向于追求經濟收益。由于“家底不清”問題仍然存在,再加上委托代理鏈條中各級主體在經濟發展、資源保護等目標上存在差異,因此本文假設中央級委托人與省市級代理人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

具有純委托人屬性的二級委托人自然資源部的目標函數是:

+θ)a3]

(11)

當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代理人選擇與上級委托人合作時得到的收入不低于其保留收入(保留收入定義為代理人與委托人合作的機會成本)時,滿足參與約束條件。委托人通過設計激勵機制,使代理人采取的行為可同時導致自身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此時滿足激勵相容約束條件。為了計算方便,假設中間人和純代理人的保留收入相等,用x0表示。

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的參與約束條件為:

-k[a2+(1+θ)a3]-[(1+3k)β-k]2ρσ2/2

≥x0

(12)

+(1+θ)a3]-[(1+3k)β-k(1+θ)]2ρσ2/2

≥x0

(13)

對式(12)和式(13)取等式,相加后將a2和a3代入,可得固定收入α:

(14)

再把α,a2,a3代入自然資源部的目標函數,得到:

(15)

(16)

將式(16)分別代入a2以及a3的表達式,可得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的最優努力水平以及最佳固定收入:

(二)結論

1.結論1

當中間人省級政府和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分別高于最優努力水平的1/2時,無論省級政府是代理人還是委托人,純委托人自然資源部與省級政府之間的關系是互惠的,市地級政府與省級政府之間也是互惠的。這說明在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中,只要地方政府達到一定的履職盡責程度,央地各級政府之間就存在公平互惠關系。

(1)省級政府作為代理人時與自然資源部之間的互惠關系。根據RABIN對友善函數的定義,若MNR表示純委托人,P表示省級政府,省級政府作為代理人時對自然資源部的友善程度為:

(17)

fP2(α,a2)=

(18)

(19)

(2)省級政府作為委托人時與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之間的互惠關系。設MG表示市地級政府,市地級政府對省級政府的友善程度為:

(20)

同理,省級政府對市地級政府的友善程度為:

(21)

式(20)說明,如果市地級政府接受省級政府的委托后能夠認真履行所有者職責,說明其努力水平a3高于最優努力水平的1/2。式(21)表明,如果省級政府意在有效激勵市地級政府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則分享給市地級政府的固定收益高于最大固定收益的1/2。

2.結論2

當代理人的努力水平a對委托人的產出y的影響系數θ大于零時,即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管理領域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時,委托代理主體之間的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與產出分享比例β正相關。

根據式(16),有:

(22)

根據式(22)中各變量的取值范圍,可知?Vβ*/?k>0,因此委托代理主體之間的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對產出分享比例β*具有正向影響,其影響程度取決于絕對風險規避系數ρ、產出方差σ2、代理人努力履行責任的邊際成本e以及影響系數θ。當θ>0時,說明如果代理人根據自然資源清單努力履行所有者職責,就會使委托人的產出增加,從而代理人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委托人與代理人的互惠合作、收益分配三者之間會形成良性互動關系,使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不斷得以完善和優化。

3.結論3

k、θ和eρσ2共同影響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契約的激勵效果。

(2)k和eρσ2對θ的影響。令D為θ*的分子減去分母之差,即D=3k(1+eρσ2)-2(eρσ2-2)-1??梢妅值越大,θ*的分子越高于分母,說明θ越大。

4.結論4

最優產出分享比例系數β*、中間人省級政府和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均與eρσ2負相關。

<0

<0

代理人努力履行責任的邊際成本e、風險規避系數ρ以及產出差異σ2發生變動時,對最優產出分享比例系數β*、省級政府的努力水平a2*、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a3*的影響均為負。因此分析委托代理契約的激勵效果時需考慮eρσ2因素的影響。

5.結論5

如果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對委托人的產出的影響系數θ一定,則中間人省級政府的努力水平與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同向變動;如果θeρσ2<2,則純代理人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與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同向變動。如果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一定,則省級政府的努力水平與影響系數θ同向變動,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與影響系數θ反向變動。

6.結論6

eρσ2對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分別產生不同影響。

如果不存在委托代理關系,即θ=0,得: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本文的委托代理模型假定不確定因素μ服從均值為零的正態分布,以各委托代理主體的期望收益作為分析對象,但是在現實經濟中,需考慮各種不確定因素對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影響。第二,為了方便計算,本文假設各級委托代理關系中的α和β值相等,事實上,α和β隨著委托人和代理人所處的層級的變化而變化,現實經濟中確定α和β值時要考慮到這一點。

四、算例分析

為了驗證上述結論,本文對影響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因素賦以數值,進行算例分析。

(一)k對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影響

考慮到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主體為各級政府,而且自然資源資產具有公共品屬性,因此本文認為各級主體的期望產出差異較小,風險規避程度不高,努力履行責任的邊際成本比較穩定。為了易于計算,設產出方差σ2=1,絕對風險規避系數ρ=1,努力履行責任的邊際成本e=1,各級主體的保留收入x0=0。海晶晶(2018)使用實驗經濟學方法證明,在公共品供給方面,領導者可以更有效地發揮政府的示范作用,由領導者帶動所提供的公共品的數量更多[41],據此,設θ=0.8(見表1)。

根據傅強等(2011)的定義,代理成本指委托人在信息對稱狀態下和信息不對稱狀態下的期望收入的差額[15],為ρσ2/(1+3k)(1+eρσ2)。由表1可知,如果k=0,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以及國土資源部的期望收入均為零,代理成本達到最大。引入公平互惠偏好因素之后,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的努力水平以及自然資源部的期望收入均隨著k值的上升而提高,代理成本則逐漸降低。因此,在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多重委托代理機制中,公平互惠偏好因素的激勵效果明顯。

表1 k對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影響

(二)eρσ2和θ對最優產出分享比例β*的影響

根據前文模型分析的結論,分別取θ為0、0.5和0.8,以及eρσ2大于、等于、小于2.5時(eρσ2分別取4、2.5和1.5),驗證eρσ2以及θ對β*的影響。

由表2中的計算結果可知,①當θ=0時,無論k和eρσ2如何變化,β*總是等于零,這說明經濟社會中各主體之間不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時,自然也就無激勵效應,所以為了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提升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有必要開展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②從橫向來看,當θ≠0、k一定時,eρσ2的取值越高,則β*值越低,即委托代理機制的激勵效果降低,所以要注重降低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努力履行責任的成本,減少其履行所有者職責的風險,縮小不同主體之間的產出差異和收益差異;③從縱向來看,當θ和eρσ2一定時,各委托代理主體之間的公平互惠偏好程度k對最優產出分享比例β*的影響為正。

表2 eρσ2以及θ對最優產出分享比例β*的影響

(三)θ對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影響

表3 θ對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影響

五、提升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激勵效果的對策

根據模型分析和算例分析的結論,為了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工作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升激勵效果:

(一)優化各級委托代理主體之間的公平互惠關系

通過對友善函數的分析可知,在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多重委托代理機制中,如果具備下列兩個條件,各級政府之間存在公平互惠關系:第一,在進行收益分配時,若委托人分配給代理人的固定收益超過最高固定收益的1/2,代理人履行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職責時越努力;第二,若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付出的努力高于最大努力水平的1/2,委托人就會分配給代理人更多的收益。所以要注重優化各級委托代理主體之間的公平互惠關系,合理配置央地政府之間的自然資源資產成本收益,激勵代理人努力履責,實現公平互惠、收益分配和履責激勵之間的良性循環。

(二)委托代理契約要體現出政府之間的協商合作

根據傳統的委托代理理論,在“理性人”假設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道德風險損害了委托人和其他代理人的利益。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的運行目標是全民利益最大化,因此各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是共容的,其委托代理關系呈現出協商合作的特征,可考慮以縱向政府間行政協議的形式明確各級委托代理主體的權利義務。協議內容包括:①編制并動態調整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權責清單,分級明確哪些自然資源資產由哪一級主體行使所有權,一般說來,由純委托人中央政府行使地域性弱、外部性強、可再生性弱、資源空心化程度高以及滿足國家戰略需要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各級地方政府行使地域性強、經濟屬性強、能夠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以激勵地方政府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管理;②由于各級代理人的職責不同,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方面付出的努力并不相同,為了健全收益管理和分配機制,要弱化“命令-服從型”等級關系,合理設計各級代理人的事權,以協商方式確定各級政府的所有者權益和代理職責,界定共同利益與各級主體的個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做到權責對等;③協商制定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績效考核方案,明確考核評價的標準,獎勤懲怠。

(三)合理確定省級和市地級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

省級和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應享有一定的經濟利益。多重委托代理模型分析顯示,省級和市地級政府所享有的產出分享比例越高,其努力水平和收益越高,激勵效果越明顯。具有純委托人屬性的自然資源部可按照事權與財權相匹配原則,結合自然資源資產集中度、自然資源稅的收入規模以及區域間自然資源資產存量均衡度等因素,確定省級政府對自然資源資產收益的分享比例,并考慮補償省級政府因承擔公益性自然資源資產的管理責任而付出的成本。省級政府負責編制由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自然資源清單,由于市地級政府履責的對象一般是以營利性為主的自然資源資產,因此除了使市地級政府得到的固定收益高于固定收益最大值的1/2之外,進一步合理確定其對收益的分享比例,以充分調動市地級政府的履責積極性,防止其參與收益分配的權利被弱化。

應當指出的是,全民自然資源資產委托代理機制運行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全民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合理確定省級和市地級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的同時,要充分發揮中央在利益分配過程中的作用,由中央政府進行統籌調節,實現自然資源資產收益使用的公益化和民生化。

(四)注重提升純代理人的公平感

(五)降低地方政府的履責風險

省級政府和市地級政府在履行全民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時面臨諸多風險,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資產保值增值風險和資產管理責任風險,其中資產保值增值風險表現為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資源資產價格與實際價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或者因自然災害、自然資源耗竭和生態環境破壞造成資源資產收益下降,使實際收益低于預期。中間人和純代理人的風險規避度ρ越大,通過提高產出分享比例β的方法所產生的激勵效果越會打折扣。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收益分配機制的激勵作用,需降低地方政府的履責風險。第一,中央政府設立財政賬戶,專門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加強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增強地方政府對承擔公益性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責任風險的信心,提升其風險承擔意愿;第二,建立公平的收益分配機制以及失敗容忍機制,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風險補償,鼓勵其在自然資源資產經營以及保值增值方面進行技術和制度創新;第三,建立經濟、社會和生態收益并重的考核評價機制,不“唯經濟收益論績效”,在評價各級代理主體的社會聲譽時考慮其履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力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视频a|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福利视频99|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五月天久久综合|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成人三级| 日本日韩欧美|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香蕉精品在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一级黄色欧美|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婷婷六月天激情|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欧美色香蕉|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AV在线天堂进入|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国产青榴视频|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色偷偷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玖玖精品在线| 青草精品视频|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第一页亚洲|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成人亚洲天堂| 国产91小视频| 国内黄色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青青操国产|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亚洲三级a|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