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淇華

空氣凝結,我在倒數計時。
6:30一到,我把所有遲到的學生擋在門口:“你們不知道晚自習開始的時間嗎?如果不懂得利用時間,你晚上留下來能念多少書?”
“我們籃球隊練球”“我們熱舞社剛練完”“今天老師留第九節加強”,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我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
“不要有理由,遲到就要受罰,現在進去收書回家念。”為了響應同人要我“硬起來”的要求,我決定堅持。
一位男學生用力撞開門,嘴里念念有詞,就要去收書。“你給我過來,剛剛什么態度?”
我扯開喉嚨使用威權恫嚇他,師生臉色都難看,這時我看到另一批“遲到大隊”接近,才知道剛剛被我斥責的學生還算是“早到”的,也才明白沒有充分溝通所下的命令都會有盲點。我決定不再堅持,放所有的學生進去念書,再和學生研究擬寫更“人性”的規定。
男學生背著書包,暗念一句國罵,就要沖出去。
“你不要走,過來。”
“老師要我走,我不能離開嗎?”
“等我說完對不起,你再走。”
“對不起?”學生被我搞迷糊了。
“我要說對不起,因為第一,我決策錯誤;第二,老師不應該對學生大吼大叫。”
“啊?”學生慌了,馬上卸除武裝,“老師,我才應該說對不起哩,我剛剛態度不好,還罵了一聲……”
“我有聽到,但沒關系,有誰不犯錯的。”
這個火爆的夜晚,最后有好萊塢俗濫電影的溫情大結局,兩個原本劍拔弩張的男人,最后棄甲卸兵來個擁抱,彼此微笑告別。
我不禁思考,先認錯的人,為何可以取得領導權?
一位擔任主管的朋友曾告訴我他如何在一批新進人員中,挑出領導人。“我找最敢認錯的那一個!因為新人哪有不犯錯的,但愿意誠懇認錯的,表現出了‘勇于承擔’‘愿意學習’與‘縮小自己’三大特質。”
“這不是我在研究所學到的‘領導人三大特質’嗎?”我對他的解釋非常詫異。
“是啊!而那些死不認錯的人卻愛推卸責任、不愿思考與自以為是。”
朋友的話讓我想到在學校帶社團時,最害怕遇到死不認錯的同學,其實,只有不肯嘗試的人才不會犯錯。
的確,認錯才是反省與學習的開始。反省并不是可恥的事,不反省的人才會讓人覺得可笑。
當那些不被看好的學生說出“這是我的責任,我錯了,請問我該如何彌補”時,我就知道,中了,又找到一員大將了。我們一般人真的不需要把認錯當作羞恥。
一次領導一個小團隊參加國際比賽,他們很明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我在社團網頁上留下一句話:“錯了就錯了,但誰可以告訴我,誰該負責任?誰要出來修正錯誤?”等了3天才終于有一個勇于認錯的同學回復。
犯錯時,請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說:“我錯了。”如此,你可能就是這個世界正在尋找的“對的人”。
(朵朵摘自《有種,請坐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