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王玉明
十年來,社會救助工作頂層設計不斷加強,相繼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健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鞏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底線更加穩固。
● 2012 年9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對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低保工作向著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方向邁進。
● 2014 年2 月國務院頒布《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一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規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8 項社會救助制度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8+1”社會救助體系。
● 2014 年4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推動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建設,促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全面提升社會救助管理和服務水平。
● 2014 年10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決定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并明確了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
● 2015 年5 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社會救助領域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的路徑與機制。
● 2015 年6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主要內容,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救助服務水平。
● 2016 年2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要求在全國建立起城鄉統籌、政策銜接、運行規范、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
● 2016 年9 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做好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形成政策合力,對符合低保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確保到2020 年現行貧困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2016 年10 月民政部印發《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對特困人員的認定條件、認定程序、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等作出明確規定。
● 2016 年12 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績效評價辦法》,部署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推動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
● 2017 年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
● 2017 年6 月民政部等12 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社會救助部門協同的意見》,強化部門協同、統籌救助資源、推進信息共享、創新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 2017 年9 月民政部、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意見》,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成效。
● 2017 年9 月民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通知》,明確進一步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思路舉措。
● 2018 年1 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形成救助及時、標準科學、方式多樣、管理規范的臨時救助工作格局,筑牢社會救助體系的最后一道防線。
● 2018 年4 月民政部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農村低保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 2018 年4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要求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助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 2018 年7 月民政部、財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 2019 年4 月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行政文書使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有關要求,用行政文書的標準化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規范化。
● 2019 年5 月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運行指引>的通知》,指導地方進一步健全完善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 2019 年9 月民政部、財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的意見》,推動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
● 2019 年12 月民政部、財政部、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資金監管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資金監管,確保社會救助資金科學合理預算、規范有效使用、安全高效運轉。
● 2019 年12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切實保障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權益。
● 2019 年12 月民政部、國家統計局印發《關于在脫貧攻堅中切實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指標體系,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范性和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認定精準度。
● 2020 年2 月民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方案》,部署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
● 2020 年3 月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更好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以及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2020 年6 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確保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及時將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 2020 年8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對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作出總體設計和系統規劃。
● 2020 年10 月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健全完善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
● 2021 年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保障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平穩,及時足額發放低保、特困供養等救助金,全力做好受災情、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確保困難群眾安心過年、溫暖過冬。
● 2021 年2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確保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2021 年4 月民政部修訂出臺《特困人員認定辦法》,適當放寬特困人員認定條件,重點對認定特困人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義務人或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涉及的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完善。
● 2021 年4 月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開展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的通知》,決定在2020 年實施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基礎上,開展為期一年的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
● 2021 年4 月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總體建設方案>的通知》,對建設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的總體思路、任務措施、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等予以明確。
● 2021 年4 月民政部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方案》,部署在三年全國農村低保工作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基礎上,開展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
● 2021 年5 月民政部、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 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 2021 年6 月民政部印發《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進一步規范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流程,推進低保制度城鄉統籌。
● 2021 年12 月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取暖救助工作的通知》,指導地方積極開展取暖救助工作。
● 2022 年3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等工作的意見》,部署各級民政部門加強組織領導,高質量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和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等民政工作。
● 2022 年4 月民政部印發《社會救助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2022―2025 年)》,在前期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基礎上,持續整治社會救助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
● 2022 年6 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扎實穩住經濟、完善社會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關要求,扎實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加大對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