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榮成市民政局
山東省榮成市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專業運作、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體系,積極打造“海螺姑娘”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服務品牌,切實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獲評全國“2021年度社會救助領域優秀創新實踐案例”。
牢牢把握政府主導這個根本,統籌整合救助力量。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負責人任組長、35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定期開會,整合資源,解決問題。一是整合救助資金。自2019年起,將特困補助、醫療救助、危房改造、清潔家園等20多項救助資金整合統籌,極大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特別在特困供養保障經費上,近三年每年以15%的增速實施提標擴面,補助標準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整合救助信息。按照“全面整合、統籌實施”的思路,開發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將醫保、人社、殘聯等17個部門74項救助事項進行整合,根據特困人員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救助服務。三是整合救助機構。2013年起,榮成市先后投入5億元,對全市24處鄉鎮敬老院進行整合,關閉了7處不達標的養老機構,新建了一處市級社會福利中心,打造了7處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真正實現了集中供養、規范供養。目前,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總數達到1082人,其中失能347人、半失能199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81%,為全省最高。
重點突出專業運作這個手段,全面提升救助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投入1844.08萬元打造“海螺姑娘”居家服務項目,將所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服務范圍,劃分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3個等級,按每小時20元的標準,每月分別提供17小時、45小時、60小時的居家服務。一是服務體系突出一個“新”字。創新建立了“1+11+N”的三級服務網絡。“1”就是建設1處市級智慧監管調度中心。“11”就是建設11處鎮街居家服務站點,一個站點一名站長、一名副站長負責日常管理,配備1輛巡訪車、3輛電動車,點狀輻射22個鎮街。“N”就是組建N支“海螺姑娘”居家服務團隊,開展標準化服務。目前,有服務隊伍75支、助老員800多名。二是服務內容突出一個“細”字。開展助餐、助潔、助浴、助行、助醫、生活照料六大類服務,每項服務都制訂了規范的流程和詳細的標準,特困人員可隨時咨詢、預約服務,15分鐘內上門。自2020年運營以來,開展服務71萬次,累計服務時長79萬小時。三是服務考核突出一個“嚴”字。成立服務監管中心,所有助老員上崗前進行專業培訓,服務后逐一回訪,評價結果與工資掛鉤,實行末位淘汰。
全力暢通社會參與這個渠道,形成共建共享合力。抓好三個結合:一是與志愿服務緊密結合。榮成有志愿服務隊1380多支、注冊志愿者16.8萬人,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的服務引領作用,培育成立心連心社工服務中心等一批公益社會組織,開展21個關愛項目,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清潔理發、心理疏導、社會融入等個性化服務1萬多次,有效解決了“海螺姑娘”服務以外的補位需求。二是與暖心食堂緊密結合。現有暖心食堂507處,每天免費為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餐。三是與家庭醫生緊密結合。依托全市190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將所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全部納入個性化簽約服務,建立“一對一”“面對面”服務機制,每月上門進行一次健康巡診,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對慢性病患者指導用藥,對到醫院診療的特困人員提供便利和優惠服務,切實提高特困人員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