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香 何偉 劉吟菊
江蘇省南通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南通未保)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緊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特殊困境兒童,探索實施“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將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切實打通困境兒童保護“最后一公里”。
黨建+基礎,整合資源聚優勢。作為全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第二批試點地區,南通未保在全國較早建立五位一體(微信公眾號、網站、信息系統、QQ工作群、12349熱線電話)的線上平臺,并打造了“愛出發”成長公益夏令營、“暖冬”助困、“愛潤青苗”社工幫扶、“童心圓”愛心助學、“微心愿”圓夢等十余個品牌項目,提供精準化、專業化、常態化幫扶。為進一步提升工作水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黨支部積極發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作為“童伴家長”與困境兒童結對幫扶,并建立“三個一”工作機制,即每周不少于一次電話回訪、每月不少于一次家庭走訪、每學期不少于一次學校走訪,扎實做好困境兒童保護工作。“童伴家長”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及時掌握困境兒童實際需求,精準鏈接現有資源,實現服務無縫對接、資源高效利用,切實增強了困境兒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了黨心曖童心、童心向黨心。
黨建+融合,精準幫扶重實效。通過數據分析和實地入戶摸排,項目確定了首批結對的103名困境兒童,并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心理狀況、家庭監護能力、家庭經濟狀況等進行綜合評估,從青苗助學、愛心助困、溫情助醫、陽光助智四個方面制定精準幫扶策略,著力實施專業化、個性化幫扶。“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常態化開展子項目10個,每年落實幫扶資金近70萬元。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推進,“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也在不斷夯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黨心暖童心、照亮成長路”一支部一行動,“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新啟動“愛心加餐”“暖心蛋糕”等子項目,由細微處著手,貼近困境兒童需求,覆蓋受益困境兒童近1500人次。相關成果經驗經過媒體宣傳報道,在南通市形成了關愛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也獲評南通市級機關黨建服務品牌優秀案例;“黨心暖童心、照亮成長路”一支部一行動獲評南通市級機關融合黨建示范書記項目。
黨建+創新,完善機制促提升。“童伴家長”關愛幫扶項目是南通未保在黨建和業務工作上的一次“雙創新”。一方面,實現了以黨建帶動業務工作、以業務工作助力黨建的良性互動,黨建工作實現了由“虛”到“實”的轉變,進一步推動黨支部政治功能與中心服務功能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實現了未保工作從一般性、共性化向專業性、精準化的提檔升級。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建立起“三庫”:一是動態數據庫。依托未成年人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分批次完成市區困境兒童入戶摸排,形成困境兒童動態數據庫,數據庫每月更新,既“進”得來,也“出”得去;二是幫扶項目庫,覆蓋物質幫扶、學業輔導、心理援助、興趣培養等各個方面,可以為困境兒童成長成才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個案跟蹤庫,針對少數特殊困境兒童實際需求,制訂精準幫扶策略,實施一人一策,跟蹤幫扶,目前已幫扶11名困境兒童,極大地提升了困境兒童自我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