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民政廳
2021年以來,湖北省民政廳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的重大決策部署,切實扛起政治責任,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打非”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完善機制,壓實責任,周密部署。一是爭取高位推動。主要負責同志先后對“打非”工作作出批示。省政府建立由分管副省長為召集人的社會組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批準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資金綜合監管機制。省委和省政府將“打非”工作納入對市(州)領導班子的考核指標;省紀委監委將其納入對省直各單位監督執紀內容;省委政法委將其納入“平安湖北”建設考評體系。二是層層壓實責任。將“打非”工作納入年度民政重點工作評估內容,成立領導小組,組建信息比對、行政執法、部門協調和宣傳報道4個專班,印發方案,聯合召開動員會。全省各級民政部門主動分解考評指標,健全組織領導機制,細化實施方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三是推進部門協同。省民政廳充分發揮牽頭作用,探索建立“六函”制度,即對發現的非法社會組織線索,向業務主管單位發“提醒函”,向行業管理部門發“問詢函”,向有關管理部門發“征求意見函”,向非法社會組織發“約談函”和“責令整改函”,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問題線索移交函”,協同推進,形成打擊整治合力。2021年以來,共向16個省直部門移交問題線索26件。
聚焦重點,整體聯動,全程高效推進。一是問題排查無死角。省、市、縣三級同步發布公告,開設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采取網上篩查、發動舉報等方式,全面開展線索收集,逐一進行信息比對、甄別、研判、處置。武漢、宜昌、十堰等地組織拉網式排查,黃岡市對全市2770家網站進行全面摸排,襄陽市引導居民“隨手拍”,深挖細查非法社會組織線索。二是案件查處無遺漏。緊盯五類打擊整治重點和問題線索,持續精準發力。2021年以來,全省共收集非法社會組織問題線索305條,公布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引導登記37家,移交2家,正在調查處理4起。三是協同聯動無縫隙。與公安、文旅、網信等部門建立了定期會商、信息通報、線索研判、聯合執法、督導考核等工作機制,形成“發現—研判—處置”工作閉環。先后與有關部門聯合執法4次,指導基層現場執法7次,協調省委網信辦關停涉嫌非法社會組織網址(頁)32家,協調省通信管理局向全省手機用戶發送公益短信2次,協調省委老干局轉發并組織學習“打非”文件。
深入引導,完善制度,推進長效治理。一是思想發動經常化。堅持把“打非”工作貫穿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全過程。2021年以來,省民政廳多次召開會議,舉辦1期培訓班,交流經驗,研判形勢,部署任務。二是打擊整治制度化。建立“周通報、月總結”工作機制,加強工作交流、協調溝通。制定《業務主管單位主管社會組織管理辦法》示范文本,推動各部門落實本領域非法社會組織監管責任。印發《查處非法社會組織工作指引》《關于進一步提高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質量的通知》,規范執法程序、提升執法效能。三是宣傳引導常態化。舉辦社會組織登記管理人員、行(商)會秘書長和黨支部書記培訓班3期,解讀法規政策。推動將“打非”文件列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學習內容,全面提升各界防范意識。全年利用地方黨報黨刊、政府門戶網站、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打非”成果1000余篇,持續凝聚“打非”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