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虹穎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物質載體,是重要的教育教學因素。在職業院校教學中,使用與學生專業特點和學習特點相符合的優質校本教材,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將有利于職業院校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更加專業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職業院校活頁式教材建設,是院校改革培養人才教學機制的必然結果。職業院校想要進一步提升其教學育人的整體水平,就需要重視校本教材的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活頁式教材制度,才能更好滿足社會對技術人才與日俱增的要求。
在多種教育形態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非常緊密,職業院校為社會輸送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每年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因此,職業院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多采用固定的傳統教材,教材的更換的周期比較長,長此以往,教材更新速度明顯滯后于企業的實際發展,存在一些知識,企業已經不再需要,或者已經過時,但學校在還繼續講授的現象。同時,部分新技術內容無法即時在教材中體現,故而學生教材的很多頁面存在不曾翻閱的跡象,因為在真正工作的時候,過時的教材知識在實際崗位中根本用不到。
由于職業院校的某些教學條件有限,因此,在課本中部分實踐理論知識,是沒有可供教師與學生操作或演練的教學環境的。教師只能通過語言的講解或者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讓學生去間接地理解和感受理論知識,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這種現象對職業院校的學生未來的工作是極其不利的。
隨著市場競爭的愈加激烈,各行各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期許和更高要求,而職業院校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率,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專業要求,進而忽略對學生道德素質、意志品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的培養。[1]職業院校是學生完全成為一個社會人的最后過渡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擁有很大的學習、生活自主性,也是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養成的最好時機。如果只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就會造成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足,職業擴展受到局限等問題。
由于企業的技術需求和變化比較快,職業院校的教材內容更新慢,因此,傳統教材往往存在滯后性的缺點。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職業院校將專業與產業緊密聯系,因此就需要教材內容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即所學習的知識內容與企業的產業技術要求相一致。而活頁式教材的靈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職業教材滯后性的缺點。活頁式教材在裝訂方面,比較方便教材頁面插入和取出,同時也便于攜帶;在內容上面,傳統教材更加側重于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注重的是專業課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活頁式教材,它是以單個任務為基礎進行組織教學,更具靈活性。其次,活頁教材的形式強調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還有實踐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活頁式教材是要構建完整的教學資源。另外,教師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任務的調整。[2]最后,活頁式教材更強調學習資料功能,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轉變教師與學生課程角色。
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在人才的培養模式上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來,由于疫情、多變的國際環境、就業人數基數大等因素,造成了就業機會的減少,就業壓力的劇增的局面,再加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職業院校為了提升畢業學生的就業率、培養更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就需要盡可能優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以達成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目的。而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為學生的實際操作應用方面提供了環境條件,是促進學生由理論知識向實際操作能力轉變有利的教學條件。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建設是提升教學理論知識更新速度,促進教材內容與真正崗位銜接性的主要途徑之一,是符合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
產教融合是目前職業院校一種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有利于學生更早也更快地接觸實習機會,減少學生由學校教育到熟悉企業工作的時間,提升學生適應真實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利于提升學生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擇業時有更多的選擇性。因此,對學校實現人才的培養目標和企業招聘合格的工作人才兩方面都是有利的。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建設,是促進產業和職業院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產教融合教學質量的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3]
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決定學校的性質和教學目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材的性質和方向,活頁式教材在教育功能上,除了共性的德育功能之外,還要突出其職業引導功能。活頁式教材符合學生的專業學習規律,讓學生在由簡到難的知識學習體系中,不斷了解和理解職業特征,將知識傳授與職業的價值引領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擇業觀和擇業心態。[4]
開發建設活頁式教材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任務之一,活頁式教材可以靈活地更新教學內容,且在教材的內容選擇上,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操作性。[5]活頁式教材注重學生的職業素質,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導向,以企業的需求為職業導向,旨在培養符合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的高技術人才。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活頁式教材內容力求真實、客觀地反映專業技術特征,會加入大量的圖片表達,或者運用視頻資源,讓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和具體。知識內容也遵循由易到難的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規律,不斷深入,在保證學生學習廣度的基礎上,提升學習的深度,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滿足社會對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
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開發建設是活頁式教材自身特點決定的。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企業的技術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職業院校的課堂教學應該要及時體現企業的技術變革的最新動態。但由于職業院校的教師對企業的技術動態缺乏有效的了解途徑,因此,與企業相比,學校的教學內容更新速度遠遠滯后于企業技術的更新速度。所以,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由企業和職業院校相互合作,職業院校可以發揮其教育的優勢,而企業人員則適時地提供最新的技術相關內容,共同開發建設活頁式教材。雙元主體的活頁式教材開發建設模式是一種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工作方式。[6]
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下,企業為職業院校的教育提供最新的技術指導、最好的設備資源,為學生提供最真實的實踐操作環境。因此,職業院校的活頁式教材建設強調知行合一,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同步進行的編寫模式,堅持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同步開展實踐操作,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教學任務中的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強化學生的理論記憶。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提高其實踐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職業教育的教材要體現立德樹人的最根本教育理念。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院校活頁式教材的建設,是順應時代對人才高標準、高期待的要求,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到教學資源的一種體現。職業院校學生處于即將邁入社會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可能是學生最后接受學校教育的階段,其價值觀念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和整體校園風氣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職業院校是培養人才的戰略基地,社會需要的是具有高能力和高品質的雙向人才,而且在能力面前,高品質才更是企業招聘人才首先考慮的因素,任何高能力低品質的人才都是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職業院校要改變重視技能教育忽視德育教育的局面,在活頁式教材編排過程中,既要體現專業知識的內容,還要蘊含其引導學生、傳遞正確理念價值的德育教育。[7]
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建設是面向全體職業院校學生的,因此,在活頁式教材的建設過程中,要以全體學生為教材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新的教材內容必須以職業院校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為基礎,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就要造成學生學習知識方面的斷層,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化和系統化,同時也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產生負面的影響。為此,職業院校的活頁式教材建設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整體的基礎知識水平以及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周期,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結構順序設計學習內容,編寫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特征的活頁式教材。其次,活頁式教材在注重全體學生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學習背景、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堅持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強調的是每一位學生。[8]所以,在活頁式教材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活頁式教材的靈活性,切記一刀切,在尊重整體學生的共性需求的基礎上,也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靈活地安排個性化的教材內容。
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的在辦學特點上的區別之一就在于,職業院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是一種類型教育。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其承擔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因此,在產教融合的環境下,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要與企業對人才的需要相對口,活頁式教材內容要與企業的技術發展相適應。為此,職業院校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建設團隊,出了學校教師等相關人員,還要加入企業的專家人員。企業專家對于企業的最新的發展動態、發展趨向以及最新的技術運用方面有比較全面和準確的了解,能夠保證教材內容的職業性與實用性。再加上學校教師對企業的需求內容的教育性加工,在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規律的基礎上,變成教材內容。
校本教材的建設是一個經歷很多環節的系統性工程,也是教材內容滯后于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而在產教融合不斷深入過程中,職業院校的教育和企業的發展動態聯系更加緊密,因此職業院校的教材內容更新的速度也要緊隨企業發展的步伐,就需要加快教材建設的各個環節的速度,提高教材的更新效率。而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為提升教材的開發速度提供了可能。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出現“互聯網+”的行業運行模式,即可以通過網絡信息的平臺,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的有關企業發展和技術應用的信息資源,可以有利于加快職業院校教材內容收集工作。同時,經過大數據平臺的分析,能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需求的變化。其次,還可以豐富教材的呈現方式,不再拘泥于課本教材,教材內容可以轉變為在線視頻,遠距離直播等,最大限度地提升教材的即時性。基于職業教育注重專業技術的實操性,因此,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可以三維的展示和講解技術要點,包括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體驗工作的模擬環境,對提升學生的經驗積累和未來的就業都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產教融合的不斷深入,職業教育的教材內容在更新速度上要緊隨企業信息的變化。因此,在活頁式教材的建設過程中,職業院校要同步建立完善的動態性資源數據庫。在出現新的技術內容時,資源數據庫可以自動導入新的內容,并主動推薦給職業院校的教師和學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及時掌握知識的動態,節約教師和學生的查找時間。教師與學生可以在活頁式教材的動態資源數據庫設立個人賬戶,資源數據庫既可以給用戶推送完整、系統的知識結構,也可以根據用戶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推送教學內容和安排學習計劃。同時,在建立活頁式教材動態資源數據庫的時候,也要注重對數據庫資源的審查,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識內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職業院校學生還處于知識的學習狀態,對于知識內容的真假辨別能力不是很具備,也容易被虛假的知識內容所蒙混。所以,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要加強對活頁式教材動態資源數據庫的監督,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數據庫資源。[9]
職業院校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建設性人才,對社會的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產教融合的辦學理念為職業院校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企業可以為職業院校提供設備、儀器以及資金等教學資源,而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設立相關專業,為企業做好人才的培養。而活頁式教材的開發建設,是推動產教融合不斷深入,提升教學成果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