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合曼江·居馬 鮑結丹
(新疆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廣大基層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相應的提升,同時,農民群眾在精神生活層面的要求和標準也隨之提高。目前,農民越來越重視群眾文化,搞好農村基層的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提高我國人民的綜合素質,對促進鄉村振興建設、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也具有重要意義。
這幾年,隨著國家實施脫貧攻堅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我國已經實現了全面脫貧,已經達到了小康社會目標,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此同時,農民對精神生活層面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標準。就目前來講,我國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已達到了較好的狀態,但也有部分農村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就南疆地區而言,農民群體文化素養普遍較低,為了滿足當前農民群體精神生活、文化需求方面的新標準和要求,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本文認為,有必要從南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出發,分析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結合鄉村振興、文化潤疆工作,并通過相應的對策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大基層群眾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當中不斷出現了電影、電視等現代媒體,欣賞收看各類影視節目變成了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種新方式;之后在基層群眾生活當中出現了電腦、手機、各類便攜式設備等系列現代科技產品,青年一代開始進入網絡文化生活,以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為目的廣場舞為主要文化活動方式在中老年人當中迅速發展起來,并且已形成了一股熱潮。在整個大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每當一個新鮮事物進入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后,就會迎來一個大眾文化生活的新轉型和新繁榮。
一是南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相對于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影視、歌舞、音樂等藝術表演,廣場舞、體育競賽等娛樂健身活動,參觀展覽、圖書閱覽、各類講座、藝術培訓等文化活動不斷走進人們生活當中,活動的形式不斷變化。二是人們的參與度不斷提升。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變成主動參與,人們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如青年人更多參與網絡節目、體育競賽、歌舞表演等;中老年人更多參與參觀展覽,各類講座,廣場舞等,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形式彰顯出更大的潛力和活力。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在基層群眾自身的積極努力下,基層文藝愛好者不斷發展壯大,比如岳普湖縣阿其克鄉巴扎(5)村成立了民間樂器演奏隊,主要是由一家四兄弟傳承熱瓦普彈唱,帶動了一批青年人的熱瓦普學習興趣,還有一批舞蹈愛好者在茶余飯后一起學習麥西來普舞蹈,帶動了一批舞蹈愛好者參與其中等等,這些群眾性自發組織的文藝團體,不僅提高了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而且對豐富基層文化活動起到了積極作用。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體系和領導體系不斷加強,鄉村基層領導對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農村的各類文化活動較過去也日漸豐富,縣一級建有大禮堂、體育館等,鄉村一級都建有村民活動中心、百姓大舞臺等,基層群眾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臺日漸多樣化,這不僅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了較好的活動載體,并且在基層群眾當中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隨著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縣、鄉、村一級的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越建越多,舉辦的文化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過程當中也出現了個別問題,具體如下。
我國中西部之間差距較大,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南疆地區,文化生活相對匱乏,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相關部門對基層的文化建設工作重視不足,對文化活動的資金投入不夠,導致一部分文化活動無法有效開展。還有一些大型的節假日慶典活動,因人員參與較多,需要的道具、服裝、人員化妝費用開支較大,村一級沒有相應的經費保障,活動無法按高標準去舉辦。
一場質量較好的文化活動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指導、策劃以及組織,南疆地區因經濟條件落后,專業人才儲備量較為緊缺,很多專業人士不愿意在南疆地區發展,因此活動的開展無法得到保障,留下的鄉文化站的干部也是身兼數職,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工作中。加上專業性的人才因為職業發展前景及工資待遇等問題,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這就導致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隊伍不穩定、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文化站職能削弱,直接影響了當地的文化活動的開展。由于缺乏專業人才,個別基層文化活動的建設質量還不高。
經濟相對落后的南疆地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經費在年度預算中的比重較低,不少基層組織把工作中心放到了經濟建設上,把有限的經費全部投入到經濟發展上,忽視了對基層文化的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不夠。個別地方文化站點的功能弱化,活動場所設施老化,文化活動設施更是少之又少,甚至還會出現活動場所被占用的現象,由于基礎設施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例如,南疆鄉村一級的個別地方群眾想跳廣場舞,有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因此,好多跳廣場舞的群眾選擇在大型超市或夜市門口借助燈光跳舞,這樣不僅影響了其他群眾正常的通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再比如,在南疆農村基層圖書館這類文化設施還不健全的地區,農民想要查詢一些種植、養殖方面的知識更是不容易,更別說舉辦閱讀類各類競賽。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特別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將文化活動的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了科技信息含量更高的活動中去,這使得傳統單一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已難以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可見,隨著人們的精神需求的發展,在南疆內容較單調、形式比較單一的基層文化活動很難完全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需求,傳統的文藝演出、表演、文化節等文化宣傳形式因科技信息含量不高,既難以吸引基層群眾的關注,也難以適應青年群體的現代審美需求。在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科技含量,普及人們喜愛的科技文化知識,成為了當前文藝工作者面臨的難題。因此,要想提高活動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就需要豐富活動類型,提高活動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跟上時代步伐,擴大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基層的農村文化藝人,熟悉基層的情況,更知曉群眾喜歡什么類型的文化活動。主導農村文化建設的文化藝人嚴重不足,導致各類文化活動不能貼近群眾,活動的組織缺少“領頭羊”,這對于基層文化的建設更是難上加難。在個別農村,雖然有意愿參與農村文化活動的群眾數量較多,但由于基層群眾缺乏相應的特長,又缺乏能夠對基層群眾進行培訓和組織的農村文化藝人,導致基層文藝活動很難有效開展。
首先,各級部門要在政策上向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傾斜,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更多基礎設施,為當地人民服務。如室內活動室、文化館、鄉村圖書室等,并做到全天開放,讓基礎設施帶來的服務惠及到每一名群眾。第二,各級部門以及文藝工作人員,應正確引導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取向,使他們遠離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活動,提高文化活動的品質。第三,應充分發揮相關文化部門的作用,突出農民的主體性,開展多種以農民為主體的培訓活動,讓農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規劃、組織和實施,激發農民基層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積極引導農民參與農村文化建設。
專業人才在基層文化建設中具有引路人的作用,在推進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培養一些有能力、有文化的農村人才加入基層文化建設隊伍,這也有利于農村文化建設。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很多專業人士并不愿意在此停留與發展,這直接影響了當地文化活動的開展,由于人才匱乏,個別基層文化活動的建設質量仍然較低。在已有的基層文化團體中可以挑選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來負責基層文化建設工作,調動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總之,政府需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通過各種途徑,選拔專業人才,不斷充實基層文化建設隊伍,積極發揮他們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結合目前南疆基層群眾需求,多建一些文化廣場和文化大院,改造提升現有的村民活動中心,增加一些燈光擴音設備供文化活動使用;建設室外運動場、室內乒乓球館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動場地。再者可以增添一些健身設施,供中老年人使用;加強基層圖書室建設,積極更新圖書出版物,使得基本達到農牧民需要的書籍在圖書室能夠找見;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提升服務功能,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更便捷、更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
目前在南疆農村呈現出來的是基層群眾積極踴躍參加文化活動的良好局面,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吸引群眾。比如文藝活動方面,不能僅停留在唱歌、跳舞的層面,還可以增加影視、戲劇等其他活動類型;體育活動方面可以組織進行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類球類比賽;棋牌類方面,可以組織中國象棋、國際象棋、撲克牌比賽;講座類方面,可以聘請專家為農民進行種植、養殖方面的培訓,也可以組織農民通過農業知識的學習,撰寫致富規劃,進行評比;還可以觀看致富類紀錄片,了解發達地區農民的致富經驗。總之,應通過各類辦法,改進活動形式,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
扎根于南疆農村的農村文化藝人非常了解當地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傳承當地文化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有效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就需要充分地挖掘農村文化藝人。農村各級組織可以通過農民的舉薦、投票等方式,將長期扎根在南疆,熱愛文化事業,在當地又具有一定知名度與影響力的文化藝人挑選出來。根據挑選出的文化藝人的特長,創辦群眾興趣班,比如舞蹈類、彈唱類、模特類等,通過他們來引領身邊的群眾積極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去,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不僅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鄉村振興努力提高農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在南疆農村普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社會主義新文化。豐富基層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增強其吸引力,挖掘一批農村文化藝人,由當地文化藝人帶頭,帶動群眾積極參與,使活動更貼近群眾需求。做好南疆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需要我們加強自身建設,大膽創新,結合鄉村振興、文化潤疆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發掘群眾文化工作的亮點,如此才能在南疆基層群眾文化事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