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品,張懷忠
(1.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1;2.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1)
近年來,我國住宅建筑不斷發展,施工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逐漸向著模塊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預制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型建筑結構形式,最初運用在企業廠房建設中,后逐漸拓展到住宅建筑領域。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具有較強的節能環保性能,同時在抗震性、耐久性方面優勢明顯,還能夠節約成本,迅速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掌握施工技術要點,控制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才能切實提升建筑施工質量,為人們創造出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1]?;诖耍訌妼︻A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要點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所謂的全預制剪力墻結構,指的是完全使用預制構件完成拼裝,在處理拼裝接縫過程中,必須科學地計算拼縫的承載力,能夠結合結構整體情況,保證其能夠滿足承載力需求,充分應用現澆結構施工工藝,避免具體實施中出現結構變形現象。全預制剪力墻結構預制率較高,具體施工中拼縫施工的難度也相對較高,往往要求施工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很多時候無法與現澆剪力墻結構保持一致標準,在地震多發地帶往往不推薦使用該結構模式,還需要在今后不斷創新工藝技術[2]。
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指的是在內墻施工采用現澆工藝,而預制結構在建筑外墻中應用的結構。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實用性較強,具體施工中根據國家相關現澆結構要求,根據建筑工程實際情況降低施工標準。內墻澆筑過程中,基本上采用和現澆結構同樣的工藝,保證內墻結構整體穩固性;而預制外墻施工則主要包括門窗保溫、陽臺防水等環節。
在預制裝配式框架結構中,包括梁、柱等主要預制構件,基于建筑工程現澆結構的有關規定,必須對節點位置、拼縫連接處位置承重構件進行優化,形成具有較高抗震等級的現澆剪力墻結構。具體設計過程中,應該以預制外掛墻板作為基礎,保證整體設計的科學合理性,盡可能實施百分百預制化率,避免建筑結構受到濕作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建筑行業長期以來都是資源消耗的“大戶”,但同時也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行業。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會消耗巨大的能量,特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具體施工中還會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同時,建筑施工中還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包括廢水、廢氣、揚塵等,也會帶來噪音污染、建筑廢渣等,影響整體資源的利用率。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結構屬于新型建筑模式,大大提升了建筑模塊化生產效率,在工廠進行預制加工,然后運輸到現場進行安裝,能夠大大減少施工現場污染問題,且能夠讓整體施工能耗更低,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率[3]。另外,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建筑結構利用預制外墻板,不用進行現場混凝土澆筑施工,能夠減少外墻模板利用,利用疊合板陽臺減少對混凝土、木材、鋼材等使用量,起到節約資源的效果。
相對于傳統建筑結構模式,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數量較少,施工中所產生的建筑垃圾數量也會大大減少,能夠節約對建筑垃圾的處理費用,這對于建筑工程來說無疑能夠控制造價,降低成本。同時,采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結構,預制構件都是在加工廠車間完成,能夠實現批量生產,且生產加工環境也相對穩定,能夠有效地控制預制配件的質量,這對于提升住宅建筑整體質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預制裝配施工在現場進行安裝,能夠大大減少現場施工工作量,現場所帶來的噪音污染、粉塵污染減少,能夠加速整個施工過程,縮短施工周期,對周邊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也更小。傳統住宅建筑施工中,從外墻裝修、抗裂砂漿、外保溫等施工,需要2~4個月,但預制構件的生產在工廠中完成,現場僅僅需要進行組裝施工,能夠大量節約施工時間,還能夠節約設備、人力等成本。具體來說,裝配式建筑提前預制部件包括樓板、柱子、墻體、橫梁等結構,為了滿足裝配式住宅要求,預制構件的使用率應該高于53%。與傳統的建筑工程形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工程能夠有效地縮短整體建設工期,能夠節約人力資源數量,從而降低成本。同時,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也有所保障,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一些因素干擾,導致裝配式建筑在造價方面的優勢體現不夠明顯,強化對工程造價預算的方面研究,促進裝配式建筑應用范圍的擴大。
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前,必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布置堆場、構件運輸、吊具選型等。第一,布置堆場。應該根據工程實際吊裝方案,選擇便于吊裝的位置進行堆場布置,結合場地大小、運輸路線等內容。具體來說,堆場布置具體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根據構件類型對堆場采取分塊管理模式,依據構件的吊裝順序,合理地安排每一種構件的堆放順序;②保證構件堆放位置都位于吊具作業半徑內,避免在具體吊裝作業中進行二次搬運;③保證堆場中整齊地擺放支架,其中墻板構件應該滿足中心間隔在0.4m以上的要求,而疊合板平放一般在5層以下,同時控制梁、柱間隔在20cm以上,避免支架對吊裝作業造成不利影響;④預制墻體構件通常采用豎向放置的方式,為后續吊裝作業提供便利,而對于重量較重的構件,則堆放位置則應該盡可能靠近吊具。第二,構件運輸。在預制工廠加工好構件后,需要將其運輸到施工現場,而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變形、裂紋等問題,必須保證運輸臺架合理性,能夠對所運輸的構件進行有效保護。在搬運過程中堅持輕拿輕放原則,避免裝卸中造成磕碰。構件運輸中為了避免顛簸所帶來的影響,在臺架和車輛之間利用一定量的緩沖材料,并借助鋼絲、夾具等做好加固處理,避免車輛運輸中構件出現位移、搖晃。同時,應該根據工廠和施工現場距離,合理地規劃運輸路線,按照規定路線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必須滿足安全駕駛原則,避免急剎、超速等行為。第三,合理選擇吊具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構件安裝,應該根據具體施工進度安排,合理地劃分流水段,確定吊具型號、數量。同時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情況、建筑結構形式等,完成吊具現場布置工作,包括吊具作業半徑、吊具位置、作業面積、構件重量等因素,最終完成吊具的選型工作。
將預制構件順利運輸到現場后,按照既定的施工計劃完成構件裝卸、存儲,避免人為因素導致構件損壞。同時,凡是進入到施工現場的構件,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測驗收,在滿足相關質量要求后才能正式投入到使用中[4]。第一,完成吊點設置。吊裝技術是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最為關鍵的技術,由于住宅建筑預制構件體積往往較大,必須認真完成吊裝方案的設計。能夠根據預制構件體積、形狀等,采用分點位吊裝模式,通過事先計算方式,確定吊點的數量、位置,利用吊具等相關機械,將外墻板構件吊裝到相應安裝位置。也可以利用多功能鋼梁,實施平衡調運的方式,但必須結合構件實際情況設計平衡吊點,避免在吊裝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正式吊裝前還必須在墻板底部預留施工縫,一般在20mm左右,在縫隙中加裝鋼墊片,以便于提升整體摩擦力,避免墻板出現位移情況。第二,起吊、下落過程。該環節施工中,吊裝機械施工人員必須能夠做好調運機械操作配合工作,嚴格控制起吊點、下落點。將預制墻板運輸到指定位置之后,不能直接將其下落,而是在距離地面半米的地方停頓,加強和地面人員的溝通,在全面保持平衡、精準位置之后,才能控制吊具進行下落。同時,在構件下落到快接近地面位置時,還需要經過地面技術人員的再次確認,保證和原有落點控制線一致,保證構件能夠吊放在準確的位置中。第三,適當地調節。在吊運過程完成后,施工人員必須能夠按照墻體的控制線,對墻體水平程度進行有效的調整,保證墻體絕對的垂直。具體來說,可以采用斜撐模式,控制斜撐角度在30~45°之間,在底部還需要預留一定的空間,高度在45cm,上部斜撐高度應該具有2m左右的空間,利用預埋螺栓進行固定,避免在調整墻體過程中對混凝土結構造成損壞。可以借助于支撐托板進行操作,向左右旋轉調整,托板長度能夠正常伸縮,待達到支撐長度后,對墻體構件垂直度、水平度進行再一次確認。而支撐系統拆除,則需要在預制墻板各個節點澆筑振搗滿足相應標準后才能夠進行,避免對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工程項目中,疊合梁、疊合板都是重要的構件。第一,疊合梁作為住宅建筑中預制門窗洞口上方的過梁、連梁,一般是通過現澆混凝土模式,將其和疊合樓板組成一個完整的結構整體,保證疊合梁與現澆混凝土剪力墻處于同一位置,將兩側主筋通過暗柱錨固的方式完成。具體吊裝疊合梁過程中,應該先完成測設,通過外掛板引測標高,然后根據測設情況,在相應位置中彈出標高,保證疊合梁能夠達到相應的位置,借助于夾具實施固定,在梁底需要做好相應的支撐,保證疊合梁垂直度、水平度都能夠符合相關規范,提升疊合梁整體位置的精準性。第二,疊合板吊裝過程中,首先必須進行定位,位置確定后還需要做好相應的固定,借助于支撐模式保證垂直度、水平度符合要求。一般來說,疊合板通常會選擇獨立支撐體系、鋼管支撐體系,在疊合板底部設置支撐體系,完成吊裝后,需要檢查拼縫水平度、疊合板縫寬度等,確保其能夠符合相關高度差要求,若存在高度差,則可以借助于頂托工具進行有效的調整,滿足吊裝要求。而樓梯板吊裝處理過程則必須更加細致,在梯段吊裝之前就應該完成休息平臺板安裝、調節工作,避免后續各項工序施工受到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平臺板會對梯段荷載壓力起到分擔效果,保證高度差滿足相關要求,才能確保梯段、休息平臺板以一個整體結構均勻受力。在具體吊裝前,拉結筋、梁箍筋需要做焊接處理,保證能夠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才能拆除掉夾具。
在預制墻板連接施工過程中,必須完成鋼筋連接以及灌漿等工序。第一,在鋼筋連接施工方面,對于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來說,施工中鋼筋連接作業相對較多,鋼筋連接十分穩固,關系到現澆結構和預制構件之間是否緊密,必須加強對鋼筋連接技術的重視程度。具體鋼筋連接處理中,對于接頭處往往利用直螺紋連接鋼筋灌漿,實際操作是用直螺紋鋼筋連接其中一端,另一端連接方式為水泥灌漿,可以通過鋼筋灌漿連接套筒模式,將直螺紋鋼筋與帶肋鋼筋形成復合式鋼筋接頭,為預制構件鋼筋連接處理提供便利。另外,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鋼筋接頭定位精準,利用鋼板進行連接,控制鋼板的厚度在0.5cm左右,結合具體的設計方案、施工要求等,在合理位置上實施開孔。而為了保證后續連接處理順利進行,必須控制開孔孔徑,以大于鋼筋直徑1cm左右為宜。在正式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前,還需要增設連接鋼筋部位。第二,灌漿操作。預制墻板吊裝施工完成后,落實鋼筋連接,認真檢查鋼筋連接質量,滿足相應標準后即可開展灌漿操作。正式進行灌漿操作前,可以在墻板底部保留20mm施工縫隙,為后續施工提供方便,但為了不影響施工質量,可以采用水泥砂漿對其進行封堵。具體灌漿操作應該從下到上,保證灌漿操作的連貫性,直到灌漿達到上口漿料有溢出,保證整體填充充實度能符合要求。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建筑行業迅速發展過程中,綠色環保、節能等成為必然發展趨勢,迅速占領建筑市場主流。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作為現代化建筑工程發展中重要種類,具有節能環保、成本節約等諸多優勢,還能夠縮短施工工期,促進建筑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該從施工準備階段入手,嚴格控制各個環節施工技術要點,按照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完成,發揮預制裝配式建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