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陽陽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山西晉中 030619)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加快構建現在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教育與大學教育是平行線,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曾指出:“制定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入學政策,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近幾年,我校建筑與藝術系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為領軍專業,形成了以產業結構為根本,技術技能為核心,職業能力為基礎,專業課程為內容,技術能力為目標的完整專業群體系。同時,以職業技能比賽為依托,師生積極踴躍參賽,專業教師積極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和山西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學生團隊積極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的“建筑裝飾技術應用”“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藝術插花”等3個賽項的比賽,著重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也從側面考量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本文就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群師生參賽所取得的成效加以總結,從而推動專業群建設及專業群教育教學改革,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打下基礎。
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從教學目標與學情、教學內容與策略、教學實施與成效、教學素養、特色與創新5個方面考查教師立德樹人、貫徹全國職教大會精神,落實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并結合專業特點將勞動教育、工匠精神、職業道德有機融于教學的能力,以賽促進育訓結合、書證融通,提升教師團隊協作水平,構建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良好生態。
“建筑裝飾技術應用”賽項以一個典型建筑裝飾工程項目為載體,分為建筑裝飾施工圖設計、建筑裝飾工程量清單編制、指令深化設計、建筑裝飾工程項目管理與實務4個模塊考查學生從獲取建筑空間信息、領會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清單算量、深化設計到施工項目管理完整任務的綜合技能,鍛煉學生精益求精、團結協作、綜合應變的能力。
“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賽項從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2個方向考查學生的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測量、軟件操作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2021年該賽項更名為“園藝”,更加注重學生園林工程施工能力的考核。
“藝術插花”賽項涵蓋中國傳統插花與現代花藝2個方向,分盤花、瓶花、筒花、碗花、花束、花首飾、桌花、物件裝飾8個模塊考查學生對插花藝術風格、花型結構、造型設計、色彩配置、花材整理與加工、花材保鮮等知識技能的掌握,同時考查學生的創新思路與創造能力,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1年該賽項更名為“花藝”。
職業技能大賽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1]。積極引導學生參賽,充分調動師生參賽熱情,同時制定競賽獎懲機制,激勵師生爭先創優。通過比賽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抓技能競賽,建時代新功[2]。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群三大賽項,考核內容涉及《建筑CAD》《建筑裝飾工程制圖》《建筑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裝飾工程項目管理》《園林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藝術插花》等專業課程,為了對接各賽項考核標準,教師團隊認真研讀賽項規程,分析歷年題庫,梳理各賽項考查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深入開展專業課程改革,修訂相關課程標準,開發理實結合的教學資源,確保知識點技能點全覆蓋。同時,加大各賽項實操內容力度,融入日常教學,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如為了鍛煉學生的庭院工程施工能力,將園林景觀設計實訓周2周增加為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設計周4周,大膽嘗試課程改革,學生能力大大提升,通過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樹立安全意識,鍛煉其專注負責精益求精的良好品格。
職業技能大賽既檢驗學生專業知識的扎實度,又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速度比拼[3],因此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成效。通過分析各賽項評分標準,提煉各賽項對崗位職業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教師團隊積極開展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任務驅動式的項目教學法。如在《建筑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建筑裝飾裝修構造》《園林工程施工》《藝術插花》等核心課程中引入行業新技術新工藝,使教學內容對接崗位工作任務,讓學生以企業真實的項目為驅動,團結合作完成各項任務,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升分工合作、團結協作的意識,同時采取過程化考核,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度。
“建筑裝飾技術應用”“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藝術插花”三大賽項分別以企業施工圖設計師、深化設計師、施工員、園林工程施工員、園林綠化工、插花員、花藝環境設計師等技術工作崗位的綜合任務為驅動,以各崗位職業標準為技術規范,引導學生規范化操作練習,鍛煉學生在實操訓練中遵守職業標準與規范。
“職教20條”中強調,“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職業院校育人首先是培養學生好的品德[4],對于企業來說,首先看重的也是員工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其次才是技術技能。職業院校要在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工夫,既發揮德育課、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公共基礎課的德育要素,使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修養,以此為基夯實技術技能水平,從而培養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5]。
各賽項參賽前的備賽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賽項考題取材源于行企業一線,前期備賽中需要經驗豐富、動手性強的專業教師或企業專家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培訓,而專業教師往往缺乏企業實戰經驗,因此要加大指導教師的企業實踐鍛煉,更好地指導參賽選手。
賽前,發動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在各專業班級進行廣泛宣講,在學生中掀起“參賽光榮、力爭上游”的氛圍,經過自主報名,層層選拔,最終確定參賽隊伍。通過選拔,學生們也能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上的不足。同時要定期對參賽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緩解賽前壓力。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引領,學校需優化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按照企業崗位要求標準引進相關設備,對實訓室軟件、硬件進行更新配套,其次要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打造專兼聘結合的教師隊伍,為競賽提供師資保障。